跨越七十年的再相逢
刘文钊(47军退役军人志愿者)
那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背影,
离开湘西已经半个多世纪,
您的名字,依然和我们朝夕相伴。
像藤蔓一样在湘西人心田生长,
像高山一样在湘西大地巍然耸立……

1949年9月,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如火如荼,中国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扫荡残敌。第47军在解放湖北沙市、宜昌后,渡江南下,进入常德、慈利一带集结待命。9月下旬,全军奉命经营湘西,拉开了湘西剿匪的序幕。湘西,是二野入川作战解放大西南的必经之地,境内有湘川、湘黔公路通往四川、贵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湘西地区山多林密,地势险要,历朝皆属统治薄弱区域,历史上土匪各霸一方、相互争斗、盘剥百姓。新中国成立前期,节节败退的国民党残余,在湘西把大批特务及正规军遣散,收编大量惯匪,与帮会相联系,编成“反共救国军”,利用土匪势力的游杂武装,阻止解放军前进,妄图建立湘西“敌后反共根据地”,破坏、推翻人民政权,残害人民群众,严重危及社会新秩序的建立和稳定。
在此背景下,47军在中央军委统一部署下,奉命进军湘西,开展由军队、地方和人民群众紧密配合的湘西剿匪作战,经营湘西。头顶闪亮的红星,像一道耀眼光芒,刺穿黑暗,迎接新中国曙光。经过艰难复杂的斗争,牺牲了千名烈士,结束了湘西匪患久远、危害甚深的历史,有力地保护了湘西人民安居乐业,稳定了社会秩序。
七十年恩情永不忘,湘西人民心里惦记着当年剿匪的解放军,湘西剿匪胜利70周年,最想见到的就是为湘西百姓翻身解放而浴血奋战的47军指战员。今天湘西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就是当年部队官兵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他们当中,1000多名优秀儿女长眠于湘西大地,用热血浇灌湘西这片桃红柳绿,生长出一种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不忘初心,不负人民;不畏艰险、敢于拼搏……他们的名字,与山风相伴,与沅水同长,他们把胜利的果实,给苦难的湘西人民分享。当年的解放军亲人,你们在哪里?时值湘西剿匪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之际,湘西人民群众、湘西地方政府对曾为湘西解放而挥洒鲜血的人民子弟兵充满了关切。
如何再次取得联系?为寻找曾为湘西百姓安居乐业流血牺牲的部队,并联系上这支部队,纪念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颇费了一番周折,纪念活动筹备工作顾问、47军老兵志愿者孙赤兵发动了老战友寻找,反复沟通协调,感谢老部队老首长、老战友大力支持,终于联系到当年曾执行湘西剿匪任务的老部队(139师)。孙赤兵和湘西代表邓海燕一行,带着湘西人民的惦念,专门从湘西驾车赴老部队“打前站”,联络七十年前曾驻辰溪县的人民军队,就湘西剿匪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筹备工作前往接头。
一支部队,与他的驻地,和曾聚拢在它的旗帜下的士兵,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情结。作为一名曾在47军服役的战士,我忘不了那魂牵梦绕的军营。时隔几年,又来到这支写满“猛进”精神的“猛虎部队”营区。大门内,路灯明亮,营区非常寂静,主道路名“猛虎大道”,映入眼帘的是道旁“初心使命”雕塑,由一只拳头紧握钢枪造型的主雕和书页造型的辅雕两部分组成,在灯下焕发着熠熠光采,“莲花星火一枝枪,井冈建师紧跟党”,阐释着红色基因是这支部队的根脉所在、灵魂所依和力量所系。

清晨,我在嘹亮的起床号声里醒来。号声落下,军歌响起,营区各处传来喊番号的声音,沉寂的军营霎时变得生龙活虎,战士们跑在院内的“井冈山路”和“南泥湾路”上出操训练,一天的时光在雾霭朦胧中清晰起来。晨光中的猛虎大道两旁,“怕死怕苦莫入猛虎旅、猛击猛进才是猛虎人”的战车雕塑巍峨耸立,彰显着官兵的“虎胆兵魂”;寓意着“继往开来”的旗帜雕塑,迎风招展、高高飘扬,两组巨石雕刻成旗帜造型,一侧刻有一组雕像和两组浮雕,展现了部队历经南泥湾大生产、黑山阻击战、抗美援朝等重大任务考验,另一侧雕塑展示的是部队在新时代练兵备战的生动实践,猛虎大道尽头为莲花广场,十七块浮雕墙,写满了部队官兵的南征北战历程,在这样的营盘里,耳濡目染全是部队战史,心中升腾的是奋发昂扬的战斗精神。
在部队史馆里,我重温了部队历史,详细了解了部队近年建设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就荣誉。部队的红色历史源自“莲花一支枪”,从一支枪,发展为一支队伍,先后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晋冀杀敌、南泥湾大生产、黑山阻击、平津战役、南下追歼、湘西剿匪、抗美援朝、赴滇轮战等大小战斗战役上千次。

作为参加湘西剿匪的一支光荣部队,官兵们没有忘记那段战斗的岁月。史馆内设有“湘西剿匪”的陈列版块:“1949年12月,139师奉命返回湘西担负剿匪建政任务。全体指战员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剿匪,全歼土匪2万有余,帮助沅陵地区八个县建立了人民革命政权和地方武装,清除了百年匪患,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史馆外的放映室,我们观看了部队编排的音乐舞台剧《莲花一支枪》。军营大学校里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官兵们把部队的征战史,自导自演编成一幕幕战斗舞台剧,搬上了屏幕,从“莲花星火”“万里长征”“南泥湾大生产”“黑山阻击”“湘西剿匪”“抗美援朝”到“阔步强军”共分七幕,概括了部队的辉煌历程。官兵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其剧本编排、动作眼神、灯光舞美、后期制作都属上乘,充满兵味的舞台剧演出,让人耳目一新。

转业回地方,再没机会看战士演出的、充满兵情兵味的节目了。从舞台剧《莲花一支枪》里,我再次感悟到军人的理想信念。历史证明,我们的军队之所以能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这部舞台剧里,我再次感悟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江山,守江山,就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过去,先烈们打江山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今天,部队官兵担负的强军使命,在新时代正在以不同方式进行着新的传承。不管部队驻地如何变,精神不变,本色不变,人民军队依然是人民的子弟兵,打仗还是一样勇猛,执行任务还是一样坚决、迅速,听党指挥,保护百姓,永远是军队骨子里的宗旨。

七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收到湘西人民的牵挂和问候,部队官兵的心情同样高兴而又兴奋:没想到70年前部队剿匪的历史深深印在湘西人民的记忆里,没想到一支部队被湘西群众如此深情的惦念,更没想到会有湘西代表不远千里寻找部队联系对接。作为曾执行湘西剿匪作战任务的老部队,愿与湘西(辰溪县)政府建立长效的、良好的军地沟通交流对接联系机制,始终和湘西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续写新时代的爱民新篇。
再回连营,一天多时间,我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湘西代表与139师部队官兵的顺利对接,这是此行最大的成功、最大的收获。这初次的联络是极为成功的,双方仅仅在湘西剿匪胜利50周年、60周年纪念活动有过往来,多年未有紧密联系,欲通过此次“湘西剿匪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双方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开辟新的路径,为发扬红色传统,发挥各自优势,建设新时期军民鱼水关系进行有益探索。这次“打前站”对接为的就是今后更好接洽开展工作,随后湘西地方党政领导会专程到部队走访,具体商定如何共同庆祝纪念湘西剿匪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

临行前,大家的手紧紧相握。这是湘西人民与朝夕怀念的老部队跨越70年再重逢的相握,是历史的相握,饱含眷恋不舍,承载着光荣梦想,寄托着壮怀激烈,蕴含着奋斗牺牲,都深深地融在军民鱼水深情中。作为47军的后辈,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亲眼见证时隔70年光阴的重逢,何其有幸。我们现在,不是正生活在未来的回忆中么!
祝福七十年后的再度相逢,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愿拥军爱民的双手一直紧握前行……
有一种联系无法割裂,
那丛根脉曾用生命浇灌,
有一种沟通难以阻隔,
那座心桥曾被热血浸染。
忠诚英勇的子弟兵,
质朴感恩的湘西儿女,
团结奋斗 不畏艰险,
携手让湘西天地换新颜。
七十年的挂念,
化作再次心手相牵,
心跳撞击着心跳,
臂弯挽结着臂弯,
昂首在阳光鲜花的新时代,
湘西明天的景色更斑斓……
2022年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