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话一则
沈俊杰
一日,“八零后”诗翁杨畈老邱先生,在“咸宁诗联”论坛发一词《少年游·杨畈酒》云:“横桥美酒苦荞烧,绿树作帘招。溪边古柳,朝朝闻味,丝动醉弯腰。 撷来一派春光巧,邀客饮三瓢。翰墨调情,银笺动兴,田老赋风骚。”
俄顷,有靓女才女之称的秦家凤丫头回一帖:“建议换个题目:杨畈老烧。”
隔日,诗翁见,复凤丫头曰:“是换网名吧?再题一酒:‘秦川西凤酒,一滴动诗情。老朽无才力,空杯叹五更。’一笑!”
书生沈某见之,自觉有点意思,于是对诗翁私聊以复:“见您与凤丫头回帖,有味!亦戏题四句,开个玩笑,未敢公开发,只私发与您,望见谅勿怪:‘醉眼望秦川,情思火样燃。挂帆心欲往,惟恐续弦牵。’”
过数日,诗翁回复“一笑了之。”吾会心一笑:“可不一笑了之,若何?”
又一日,吾回复其词曰:“‘翰墨调情,银笺动兴,田老赋风骚。’好兴致,欣赏!”
隔天诗翁以诗为复:“对酌杯中酒,三衔月下卮。穿肠情动处,牵出故园诗。”
沈某见,又题四句以复:“改题杨畈烧,把酒乐逍遥。难得刘伶醉,袒胸辞入朝。”
过数日,凤丫头回诗翁“秦川西凤酒”句:“西凤他乡酿,哪如杨畈烧。杯中泥土味,胜过酒帘招。”
不时,诗翁云:“草草奉和,‘廉颇虽老矣,鬼火腹中烧。把盏知音觅,琴台月影招。’”
随即,凤回曰:“这是要继续玩下去?”诗翁接曰:“首版说了算。”
书生沈某又见之,跟帖一绝:“首版说玩玩,无须再拐弯。直言花样巧,预备过三关。”
隔日,凤回复:“昔时初出庐,至此五年余。成百接龙句,重来一遍无?”
诗翁见,集句步韵奉和凤曰:
“新妇入青庐,——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蹉跎岁月余。——唐·李冶《寄校书七兄》
相看两不厌,——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能饮一杯无?——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时逢中秋,沈有几日未上网。忽一日,沈上网见之,即和一绝凑热闹:“业已驻新庐,年华不惑余。薛涛笺叠出,堪效一回无?”
诗翁见之,即复曰:“又要续写诗话了。”沈某随即说:“老师说了算,这诗话还可写么?”翁接曰:“笔已淌墨,你能停吗?”沈复曰:“那就续下去?!”
文人墨趣,聊作笑谈,是以记之。
作者简介:
沈俊杰,字圣通,湖北孝感人,汉族,中共党员,咸宁市商务局副处级退休干部。曾任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华诗词网》执行坛主兼联版首席版主十年;咸宁报业集团所属咸宁论坛之“咸宁诗联”版首席版主十年。2020年(含)前,先后担任《咸宁诗词》《咸宁诗联》《潜山诗词》《潜山诗联》主编。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咸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咸宁市潜山诗社社长;咸宁市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有《联言对语》《以言集》《以言又集》《以言再集》《漫谈对联艺术的诸多讲究》《赋体入门指要》《散曲概述》等专著面世。还曾参与《鄂东南女子诗词选》《古今诗人咏咸宁》《咸宁市对联集成》《诗咏香城泉都系列丛书》的编纂工作。并主编《庚子壮歌》《风雨同舟》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