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县第一个农会
的早期共产党员尹鹏武故居记实
文/石峰
2021年3月11日,笔者和肥城市委党校尹克诚老师一起到石横镇,由原镇史志办主任吕吉功、村负责人陪同,在尹鹏武同志的曾孙尹东升等引领下,参观了位于石横三村的尹鹏武故居。
在尹鹏武故居的东屋里保存尹鹏武曾用过的部分家具、用具的。尹鹏武的曾孙说:这些我们家都一代代精心保存着。
笔者作为从事肥城地方党史史志工作20余年的史志工作者看到尹鹏武工作、生活用具、用品百感交集,忆起他为肥城县的农民运动的兴起及发动组织石横有志青年英勇抗战的事迹,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更可贵的是石横三村尹鹏武的曾孙尹东升积极自筹资金,在尹鹏武故居创办尹鹏武故居展馆。泰安市委党史研究院(泰安市地方史志研究院)四级调研员袁立轩、肥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市地方史志研究中心、档案馆)原主任尉茂路、主任魏世忠,原副主任、二级主任科员石峰积极指导和支持,肥城市蓝水滴助残公益发展中心主任袁化朋给与联络、帮助,尹鹏武族侄、原肥城市委党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尹克诚先生,积极联络各级主管部门,引起各级主管领导对尹鹏武故居的重视。
2021年6月18号,展馆建设完成,并举办尹鹏武故居展馆开馆仪式。走进石横三村南北街,街道一侧建有长城样式的矮墙,向西走二十米左右,就有一条向北的胡同,向里十米就是尹鹏武故居展馆,胡同的北头是画有一群热血青年参加抗战的展板,到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尹鹏武故居”5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走进故居的院子,看到院子南边的柿子树上结满了累累果实——黄橙橙柿子。东屋即是尹鹏武故居展馆,布展面积150平方米,展室分为四大板块:少年立志出乡关、首创农协闹革命、倾家荡产为抗日、矢志不渝信马列。展出了尹鹏武同志组织贫苦农民,成立了肥城县第一个农民协会——石横农民协会及在石横发动组织百余人的抗日游击队抗战图存的动人事迹。展柜陈列着尹鹏武生曾经用过的桌子、衣柜,工作曾经用过皮箱、笔记,读过的书籍,还有1988年上级党组织予以彻底平反的决定文件。
开馆以来,山东省委党校级二级调研员“四五”党史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李福杰、肥城市陆房红色教育基地管理中心(肥城市烈士陵园)副主任王宜峰、肥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市地方史志研究中心、档案馆)主任魏世忠、山东省红色文化研究院工作人员、市委党校的老师、市残联、市纪委、市文旅局、市政协、教育局的领导,石横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及镇文化站站长尹承景前来参观指导;市委宣传部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蓝水滴公益,组织全市10大公益组织的会长前来参观学习;肥城市诗词协会成员、石横中学的师生,石横镇退役军人服务所组织全镇各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前来参观学习,追忆革命先辈足迹,赓续肥城红色基因,激发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尹鹏武(1902~1940),原名尹振祚,又名尹飞,肥城市石横三村人。为山东省早期党员之一。1916年就读于泰安第三中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1919年,到济南育英中学求学。1922年在共产党员王翔千等人的教诲下,第一批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党。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燕京大学,1926年,北京燕京大学毕业后,受党组织委派在烟台创办《时兆日报》,宣传马列主义,后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尹鹏武被捕入狱。后被保释出狱,到济南继续从事党的活动。1928年济南惨案后,尹鹏武转移到家乡石横,变卖家产,办起学校,以教学为掩护,继续开展党的活动。不久,按照上级党组织安排,在石横组织起200余名贫苦农民,成立了肥城县第一个农民协会——石横农民协会,推举贫苦农民出身的徐茂贵为会长,徐光菊为农会先生。农会成立后,多次在石横镇石横三村尹氏举人大院藏书楼二楼上秘密召开会议,传达党的指示,研究农会工作。农会坚决地和地主土豪劣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28年5月中旬的一天,石横200余名农民协会会员在100余名学生的配合下,手持标语,绕村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后,洪水般地涌向大地主尹xx家门前,振臂高呼革命口号,严厉谴责地主劣绅巧取豪夺的罪行,迫使他们退出了多征的粮款和贪污的修围墙款。石横以及整个肥城的农民运动、学生运动,波澜壮阔、声势浩大,在肥城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一斗争的胜利,在全县产生了重大影响。之后,各地农民协会纷纷建立, “打倒土豪劣绅” “铲除贪官污吏”的口号响彻肥城大地,使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受到很大冲击。全县农民运动的兴起,大长了贫苦农民的志气,大灭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威风。
1937年“七七”事变后,尹鹏武回乡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他亲自起草了《告民众书》,大声疾呼"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枪出枪” “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经过广泛动员与发动,组织成立了200人的抗日游击队。
在尹鹏武的动员下,其父及二弟尹翼武也参加了抗日队伍。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他不惜倾家中所有支援抗日,卖掉了家中18亩地,捐献粮食2万多斤。
不久,聊城抗日爱国将领范筑先派政治部干事展博联络尹鹏武一起抗日。他深知范筑先将军坚决抗日,毅然同意联合。尹鹏武领导的这支抗日游击队被编为“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本部第十七营” ,他任营长,尹祚棋任副营长。此后,十七营在尹鹏武的率领下,转战于肥城、平阴、长清一带,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做出了贡献。
1938年,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不抗日,专门与抗日队伍争地盘、搞“摩擦”。十七营面对着复杂的形势,队伍减员至50余人, 给养严重困难。期间,国民党让十七营改编为县保安大队,尹鹏武坚决反对。
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泰西地区于1938年1月11日成立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3月,尹鹏武便毅然率部队加入了自卫团,被编为自卫团第十七大队,尹鹏武任大队长,张杰任副大队长。之后,十七大队遵照自卫团命令,开进大峰山区活动,被编为大峰山独立营。
由于终日的奔波和艰苦的生活,尹鹏武染上了肺病,不得不离开部队到平阴隐蔽治疗。1939年下半年,尹鹏武肺病刚愈,便被肥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于会川请出, 尹鹏武开始在石横一带发展教育事业。
1940年春,鲁西开始了“肃托”错误运动。5月, “肃托”波及肥城,尹鹏武被视为“托派分子”受到逮捕审查。在受审期间,尹鹏武咬破中指,对天发誓,以此来表明自己对党的赤胆忠心。6月,尹鹏武还是在桃园镇南尚任村被错杀。他在给家中人的遗书中写道: “吾终生坚信马列,望我儿勿违父志。”临终前,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回答说:“我没有任何别的要求,只想再作最后一次演讲。我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
1988年4月,中共山东省委根据中央指示,作出了“鲁西肃托案是重大的冤假错案,应彻底平反,全案全结”的决定。尹鹏武、尹和民蒙受48年的不白之冤,终于得到了昭雪。
尹鹏武虽然离开我们80多年了,但肥城人民不会忘记尹鹏武为抗战做出的贡献,永远铭记着这位忠肝义胆的民族战士;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他的名字及其革命事迹分别载入《中共泰安地方史》 《泰安先驱》 《中央肥城地方史》(第一卷)《肥城人物志》《肥城英烈故事》等党史史志书中;他那种初心如磐的理想信念,失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新的伟大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