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我的四叔
作者:杨玉英
“车,班车,快,快停,停下来,等,等我…… 妈,妈,我去,去眊您,我好想您,想您……” 泪水从打着皱褶的眼角溢了出来。睁开深深陷下的一双大眼睛,微微抖动着干裂而发白的嘴唇,低声呢喃道:“梦,刚才我做梦了……” 边哽咽边用一双枯瘦的手拭去眼角两行滚烫的泪水。
我和坐在床头边的哥哥连忙上前把骨瘦如柴的四叔从已经塌陷下的病床上小心翼翼地扶起来,喂了几口白开水。他扭过身子用暗淡的目光向窗外望了望,便抱头“呜呜……”绝望的痛哭起来。“苍天啊,求求您了,放过我吧,我上辈子做啥孽了,您为何要惩罚我?为何?妈,妈,您回来带我走吧,您一走了之,丢下我不管,现在的我痛不欲生,简直就是度日如年。命运啊,你竟是如此的残酷无情!”
病痛的折磨使四叔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疼的呲牙咧嘴。他蹲在医院的走廊里,皱着眉头,手托腮帮,对命运的打击没有一点招架的能力,他的精神都崩溃了。他想自尽,但想来想去,还得活着,身边还有这么多亲人的陪伴。看着四叔倍受煎熬,我心如刀割,饮泣吞声,可无能为力。
这是四叔第四次住院了,之前三次都是住十天左右出院了。可这次病情愈加严重,整整住了二十天。四叔是日思夜盼,期盼医生督促他早日出院,期盼医生突然带来的好消息,期盼每每打完点滴,疼痛减轻,最好是药到病除,病如手取。待来年春暖花开,春播秋收。若能回到从前,他一定要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珍惜眼前的一切一切。可这些愿望好像离四叔似乎很遥远,遥远……
必竟县城的医疗设备和药材比不上内蒙首府,便又带四叔去了几趟呼市,跑了三家医院做检查。医院是一个使人终于把命看得比钱更重要的地方。在医院里面,不分贫穷与富贵,所有的财富、地位、权势都似乎变得微不足道,所有的希望都来自于呲呲作响的打印机打出的一张张化验单与检查报告单,四叔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也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生命延续的长短只能由打印机打印出的白纸黑字做决定。四叔低头沉思,他怕,怕结果出来,他盼,盼之前检查报告都烟消云散。然而,又是那个然而,等来的检查报告都是一个模样,检查的结果与他想象的甚是遥远。医生带来的消息并不如愿,他的愿望也远远不能实现,显然是病情愈加恶劣。绝望,悲伤,害怕……坚强的四叔勉强掩饰住自己的失望,可不争气的眼泪忍不住在眼睛里旋转起来。一路上,那无声的哽咽不时涌上他的喉咙,他不停地抚摸着那瘦小扁平的肚子,胸口像压了一块巨石,是多么的痛苦啊! 苦命的人,常常是雪上加霜。

常言道:“好人一生平安。”为什么这句话在您身上没有应验呢,四叔?我敬爱的四叔,在我印象当中,您是这个世界上最朴素,最善良最诚实的人,您忙碌辛苦了大半辈子,临近晚年,难得享享清福,可您却生病了。生活啊生活,您为什么给四叔出这样的难题?为什么对四叔的命运不断地进行裁剪?四叔历经了贫困、饥饿和孤独的折磨,临近暮年,又经历了无情的病痛。一切都毫无办法,对于一个极普通的人来说,只好听天由命了。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合理的回报,不是所有的美好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实现,更不是人们所说的善终将有善报。
四叔年轻时家境贫寒,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耕地、放牛、砍柴、割草。每天五更起床去两公里外的山沟里挑水,不知挑断了多少支扁担,走过了多少条千沟万壑的山路,曾多次磨破那担着重任的肩膀,脊背都压弯了,手上的裂缝早已不计其数。有时被山坡上的小石子不小心拌倒,连水带桶滚了下去,四叔只好坚强地站起来,原道返回再重新挑一担回来,一家人就这样饱一顿,饥一顿凑合过日子。这样的光景,有谁愿意把自己的亲闺女嫁到这个“世外桃源”的富豪家去享清福呢?
四叔五叔都没成家,所以都和奶奶居住在一起,娘三相依为命。爷爷去世早,五叔还小,一家人的压力像磨石一样沉重地压在了四叔身上,实在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奶奶日思夜盼想让她的俩儿子各自都成个家,像常人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否则奶奶在黄泉之下也死不瞑目啊!
那年头,条件有限,家家都不富裕。想出门打工还得找关系托亲戚,我的本家姐夫有超人的头脑,在前期砖窑是包工头。看在亲戚的份儿上带四叔当了堂堂正正的工人。“工人”多么荣誉的称号!每当从工地坐上大巴回家,穿着那身见人衣服和提着一个棕褐色的帆布大提包,最耀眼的是那条金光闪闪的铜拉链,那气派让村里老少都赞叹不已!
从农民到工人,三村五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可又有谁知晓,四叔去工地挣命般的受苦,每天起早贪黑,勤勤恳恳,为了奶奶能在晚年过上几天好日子,更是艰苦奋斗。他对生活充满了无限希望!表姐夫对四叔平易近人,后来姐夫的砖窑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人工扩建到机器制砖,砖窑大批招工人,便把四叔提拔成代班的。也就是记个工,跑个腿,再苦再累比起之前人工搬砖省力多了。尤其是出砖那工夫,窑里像个大火球,炙烤的地皮都发烫,好像划根火柴就能把空气点着似的,稍稍一动就浑身冒汗,实在让人喘不过气来,何况背上还有“重负千斤”。每当从窑里面出来,弓着腰,身子向前倾斜,拖着两条沉重的腿,有气无力地迈着踉踉跄跄的步伐。头上热气腾腾,精疲力竭,浑身疼痛,整个人像刚经历了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衣服都湿透了。在风餐露宿的生活环境下,四叔省吃俭用,咬紧牙关,坚持不懈地在砖窑干了整整十二年。
时间啊,这么飞快,可生活的道路又是如此的曲折而漫长。转眼间到了寒冷的冬天。地洞三尺,滴水成冰,砖窑也没活干了,四叔只好背着行李回家了。那时村里没有电,没有煤,家家户户冷冷清清,生火做饭、取暖都用烧柴。四叔起初拿耙子去东坡树林里搂些干树叶,可树叶不经烧,再说时间久了也没那么多树叶了,且去搂树叶的人也比较多。村附近的断枝残草,早已被砍的光秃秃了。只好去偏僻的山沟里去砍死树根。由于山高路远,陡峭难爬,没等到了目的地,就疲惫不堪,气喘吁吁了。只能坐在比较平稳的石头上缓缓气,歇歇脚。可后背像浇了一盆凉水冰凉冰凉的,四叔不得急忙用龟裂的手举起沉重的斧头,使劲全力去砍和这块土地融为一体一动不动的老树根。有时一不留神被坚硬的树根弹回来把手指划破流血了,随手扣土撒在伤口上,手臂振动的已经麻木了,似乎毫无察觉。用受伤的手继续去砍坚硬的树根,那种感觉可想而知,可对于四叔来说,便是习以平常的事了……
好不容易砍好一垛柴,用绳索捆好背着下山。可回家的路还是崎岖陡峭,蜿蜒曲折,这是一件多么艰难和沉重的事啊!人们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行走在下山的羊肠小道上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腿被压得发抖打颤,肩膀常常被磨破,有时一不小心连人带柴就会滚落下来,摔得遍体鳞伤。只好强忍疼痛,把柴收拾捆绑好,重重地压在了弯曲的脊背上,咬紧牙关继续背着下山。四叔那极其瘦小的身躯,几乎被材压得看不到人了。
实在无力支撑时,身子向后倾斜,把柴靠着比较牢固的石头上缓缓气,歇歇腿。北风呼呼地刮着,怒嚎着,如咆哮的狮子。风像一把把锋利的刀,无情地扑打在他身上,身上的破烂衣服实在抵挡不住这刺骨而冰冷的寒风。脸冻的通红通红,不知何时留下的鼻涕已经冻在了胡茬上,融为一体了。可还坚持扭曲着身子,迈着蹒跚的步伐向家走去。
每当回到院子里,奶奶早已双膝跪在拼接的玻璃窗前的土炕上,急切等待着。四叔看到锅里热气腾腾的饭菜,勉强地挤出一丝微笑,见奶奶嘘寒问暖,四叔早已把饥肠饿肚忘的一干二净了。
四叔把零碎的木柴堆在奶奶的灶堂里,其余的整齐地堆积在石墙下,以便开春出门了,奶奶好歹有柴烧。就这样寒来暑往,从砖窑到砍柴,从砍柴到砖窑。
随着岁月的流逝奶奶也渐渐老了。她小小的身躯,大大的智慧。一辈子总是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事情置之度外。做的一手好针线活儿,左邻右舍的棉衣棉裤,大多都是奶奶帮忙缝制,当然她的亲戚也不例外。乡里乡亲都感激不尽,赞不绝口! 突然有一天,奶奶的亲侄子(也就是我的表叔)来看望奶奶,顺便和奶奶报个喜,说自己在丰镇六中被分为一校之长。学校正好也招门卫与清洁工差事的人员。于是奶奶给邻村的远房亲戚捎个话,让四叔回来跟着表叔去知识的殿堂“上班”呢!
大约一礼拜后,四叔回来了,满心欢喜,急着让奶奶给重新拆洗、缝补好衣服以及被褥急迫赶往学校。穷家薄业,缺衣少食的日子,也不允许四叔在家多呆一天。告别了十二年的砖窑生活,于是信心十足,满怀希望,踏上新的征程,去新的环境去开启新的生活!
四叔在马路边紧挨大门的一个二十多平米的砖瓦水泥建造的房子里安了家。比起曾经在砖窑的生活条件是优越了许多。城市的夜晚灯火璀璨,照亮了四叔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多市民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四叔孤独一人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学校有孩子感冒发烧出去买药的,买笔墨纸砚的,有开会的,加班的,给孩子复习功课等。四叔总是整装待发,不间断地开门,关门,直到深夜。当寂静的校园里还未有一个人影的时候,四叔已经拿着扫帚奔波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把原本甚是不堪的整个校园收拾得井井有条,通往每个班的小路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那年头,门卫的工资都不高。四叔自己又不会做饭,一日三餐外面吃,当然过时过节大多是表叔以及学校的爱心老师给带饭。再加上零用开销,每个月的支出远远大于收入,把自己在砖窑积攒下的小金库作为补贴。四叔虽穷,但志不穷,宁愿自己捡破烂,也不收别人的一分钱,一分施舍。于是他抽空在校园内捡废纸,饮料瓶去换零花钱,学生多了,饮料瓶自然也就多了。
有一次开学,四叔只忙着低头打扫卫生。突然眼前一亮,金光闪闪的一叠人民币呈现在眼前,他连忙把钱捡起来攥在手里。焦急地四处张望,站在原地等啊,盼啊。只到那位学生出现,只见脸色苍白,东瞅西瞧,慌慌张张。四叔连忙走上前问:“孩子,你在找……” “门卫爷爷,我把妈妈给的学费丢了,您看见了吗?” “这儿呢,请收好,这可是父母的血汗钱哪!”孩子脸色煞白,瞬间泪目。接过钱边鞠躬边说:“谢谢您,爷爷!” “去吧,快去报名吧。” 他那沾满灰尘的脸,额上一条条曲折不均匀的皱纹,在这一瞬间舒展开了。朵朵白云给清朗的天空增添了一抹色彩,阳光总是充满温馨。
高耸的楼房,繁华的城市,热闹的街道好像和四叔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总是孤零一人,马不停蹄地在校园里忙来忙去。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酷暑还是严寒,无论风雨还是漫天飘雪,无论五更还是深夜,始终坚守在门卫和环境卫生工作的第一线。在那流逝的岁月里,您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这份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整整十年。在这所富丽皇堂的学校里,您没有文化可言,只有默默奉献。在月光的照耀下,您的每颗汗珠都闪烁着点点光芒。您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一切……
远在天堂的奶奶,您不孝的孙女儿想您了,永远忘不了您生前对我的万般疼爱。可您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把四叔和五叔托付给我照顾,我却没遵守诺言。四叔生病了,病的不轻。为我没尽到责任而感到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奶奶,求求您原谅和宽恕我吧,否则这辈子我都不会安心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五叔、大姑、小叔、爹和哥哥,以及俩表姐紧紧地围在四叔身边。人活着,这种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多么重要,即使四叔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艰辛,只要有这种感情存在,也会感到一种温暖的慰藉。假如没有这种感情,那四叔活在这个世上会有多么的痛苦与悲哀啊……
一张饱经风霜刻满皱纹的脸,一双黝黑粗糙的手,像是记载了他六十五年的千辛万苦。
四叔仍在呻吟着,疼痛占据了他的一切……
作者简介:

杨玉英 原住内蒙古丰镇市南夭村 现居凉城 初中未毕业 发表作品有《我的前半生》《弟弟,姐姐很想你》《我家门前的南河沟》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