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诗人的“天赋”
看沈俊杰老师的诗词作品
孔祥志
认真品读中国咸宁风雅颂第十七期咸宁诗词人物——当代咸宁知名诗人沈俊杰老师的六首诗词作品,有三个体会:

一、诗兴总随浪头涌
站在时代的潮头,把握社会的脉动,反映人民的心声,是沈老师诗词作品强烈的思想特征,从他的《以言集》《以言又集》《以言再集》等主要诗集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变革、改革开放等各个不同时期的伟大成果。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以及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特别是这次专场的六首诗作,有五首是赞颂建市二十周年、建国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以及党的十九大召开,书写的都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沈老师有很多比这几首写得更好的作品,为什么在他的专场却集中选了这些作品,在他的心里,只有这些作品才能代表他内心向往和创作主题。

二、诗情总与正能合
弘扬时代主旋律,宣传社会正能量,是沈老师诗词作品鲜明的社会特征。
颂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几乎所有的民族英雄,荆楚楷模、南鄂英模、长征精神、改革精神、抗疫精神、脱贫精神等,都是沈老师诗词作品中的主要内容,都能品味出教育人、鼓舞人的精神和力量,都能看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团结和人民幸福,同时,对于党内的贪腐作为,社会的不正之风,甚至敌对势力的野蛮行径的担忧、愤慨、批评和谴责,也是立场坚定、旗帜分明,起到了启示、警示、宣示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沈老师的诗词作品就是一部积极向上的教科书。

三、诗品总共人品高
格调工稳,语调平和,意调真实,是沈老师诗词作品突出的艺术特征。
言中见实、平中见奇,诗如其人。沈老师以他诚实的为人和娴熟的文笔,将诗意与人意、诗情与人情、诗品与人品形成了一个有机无痕的穿插和切合。细读他的诗,看不到大起大落的汪洋姿势,看不到虚声媚语的轻弹浅唱,也看不到卿卿我我的小我低吟。
热烈的情怀,真实的笔调,平实的语言构成了沈老师诗词的艺术风格。
特别值得品味的是在沈老师精心选出的六首诗词中,有一首是写给史上伟大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诗,而且别出心裁的在诗中加了一条闻一多的名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窃以为,这句名言应该是沈老师对其诗品的诠释,人品的写照,也是对我们所有诗人的要求。
作者简介:
孔祥志,男,1955年生,湖北通山人。汉语言文学专科、法律本科毕业。曾为江汉大学、鄂州大学客座讲师。曾任鄂州市、咸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正处级退休公务员。现为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系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咸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300余篇见于报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