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不孤独
文/吕芳
“我的城市——西安,因一场疫情,这个1300万人口的大城市按下了“暂停健”,作为一名在外地工作的西安人,我无时无刻不在网上关注着西安的疫情,每天新增的感染人数时刻揪着我的心,但更触动我心灵的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志愿者、警察、物业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他们斗风雪、战严寒,始终把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常使我泪水溢满眼眶,情难自已,写下这些文字。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必须和病毒赛跑”。在发现疫情后,省内各市的医疗队深夜集结支援西安来了:有咸阳市医疗队、渭南市医疗队、商洛市医疗队、安康市医疗队、延安市医疗队……其它省份的医疗队也来了:甘肃、广东、河南、宁夏、黑龙江、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全国各地的“逆行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的医疗队来了,他们是怀着感恩的心支援西安来了。武汉救助车队跨越900多公里奔赴西安疫情防控一线,……古城西安的街道各省的救护车一辆接一辆。
12月23日西安封城后,陕西粮农集团第一时间就积极筹备粮食运往西安,省内各地也源源不断的把新鲜蔬菜运往西安,使西安人有充分的生活保障。

12月25日西安风雪交加、气温骤降,医务人员在风雪中全神贯注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一直到深夜,他们每做一个人,就要快速用手消液重新消毒一下手,手消液迅速带走手上仅有的一点热量,手冻得通红肿胀,但大家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积极的态度;防护面罩里的热汽冻成冰又被融化;医务人员就着风、和着雪在露天地里吃饭;困了、累了就倒在地上或靠在椅子上眯一会,他们连续奋战、夜以继日转战数个小区为居民做核酸检测,就是为了让西安能早一天回归正常运转,而他们大多是90后,00后的孩子,花样年华的美少女个个都变成了钢铁战士,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整整七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有些医务人员还在生理期……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他们已是身心疲惫到极点,但他们硬是咬牙坚持着!
风雪中,志愿者们无私奉献:他们登记、扫码、核对每位居民信息、维持秩序,社区、物业工作人员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喊破了喉咙,喊哑了嗓子。
路卡的交警严防死守,他们在零下10度的深夜,在凛冽的寒风中表决心:“你们放心睡吧,我们为你们站岗!”他们伟岸的身躯在冰天雪地里显得那么高大!
大风刮不倒战士的身躯!大雪压不垮勇士的脊梁!大家都是一群平凡人,却在寒冷的冬夜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山东菏泽的村民王春凤在零下8度的地里,自愿把自家的10万斤白菜连夜捐送给西安,当有人问他们夫妻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们最朴实的一句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希望这些菜能给西安人带来温暖”,当问他们冷不冷时,他们说“冷是冷,但心里是热的”。这就是一位普通农民的思想境界!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啊,让听者为之动容!
安徽的爱心人士捐赠46.8万元的物资、包括42万片暖宝宝、480台小太阳,经过了19个小时的爱心接力,终于把物资顺利运送到西安。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
“解放军来了”!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的子弟兵,空军150人的医疗队紧急增援西安、他们中有进驻过火神山医院“红区”与死神掰手腕的专家、有奔赴过汶川地震的勇士、有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的精英、还有奔赴过小汤山抗击非典的专家、医疗队成员涵盖呼吸、感染控制、重症医学等多个科室人员。这又给西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
“千年古都.并不孤独”,我的城市病了,但有这么多“逆行者”、这么多“热心肠”的人和我们肩并肩、手牵手,古都一定会很快恢复到往日的繁华!
一幅幅感人的场面,一句句暖到心里的话语……为我们坚决战胜疫情增添了无穷的信心!我们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人们的生活终将恢复到平静与温馨!

作者:吕芳,女,陕西省金钼集团职工,陕西渭南市作协会员,陕西省编剧协会会员。有微剧本《悔》荣获首届梅娘文学最佳人气奖。编剧的多部碎戏在陕西一台播出;报告文学《牛红军和他的产业园》入选陕西省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主编的《报告文学集》;小说《命运》获得中国青年作家网征文比赛小说组一等奖,散文常在渭南市文联刊物《华山文学》上发表。参加征文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