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自己安排学生在练习本上对十幅浮雕次序与名称画图予以说明,结果发视有部分学生对最后三幅的序号甚至三幅名称的位置标注均有不同间题,为了便于理解,自己将这三幅浮雕可能的几种序号列举出来,以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种是依课文顺序介绍,前七幅依次是1、2、3、4、5、6、7,这无异议,而后三幅序号从西到东依次为10、8、9。
第二种则完全依浮雕个数排顺,即后三幅为8,9,10。这只是一种机械式的排列次序而已,没有三幅浮雕之间的主次或者历史时间排列之别。
第三种是依三幅浮雕的历史事件次序排列,次序从西往东应为10、9、8。
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排序只是机械的记忆位置而已,第三种则符合站在正面的位置从左至右(从东到西)的历史时间次序。那么作者所介绍的先中间后两边的次序则体现了一种逻辑顺序(由主到次),这一种介绍应该是科学合理的。
总而言之,不论三种序号怎样排列,三幅浮雕的各自位置始终不变,即“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居于三幅浮雕中间,其左面(东边)是支援前线,右面(西边)是欢迎慰劳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