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泌阳:县老记者协会3名会员获评“优秀新闻工作者”
崔贵友
近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表彰全县优秀新闻工作者,县老记者协会王有震、王瑜廷、闫照有3名会员榜上有名。
泌阳县老记者协会围绕泌阳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不忘初心、发挥余热,根据自身优势进行了大量新闻报道宣传,涌现出十几位经常在各级报刊上稿的会员,这次受到表彰的王有震、王瑜廷、闫照就是这个协会成员中的佼佼者,提起他们3人,没人不翘大拇指的。
会员王有震这次被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是他既荣登“中国好人榜”、被河南省老记者协会评为“老有所学成就奖”以及被授予“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和泌阳县首届“泌阳好人”荣誉称号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王有震数十年如一日,为我们火红的时代而歌,特别是他在面对家庭连遭变故、相继失去妻子和儿子、独身一人抚养年幼的小孙子的情况下,仍然笔耕不辍,经常身背采访包走村串巷和田间地头,广泛深入报道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和新人新事。还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防疫第一线抓拍镜头,先后报道了县民政局、蛟龙救援队、马谷田邮政支局投递员宋国法、"中国好人"张喜凤等10多个单位和个人,使泌阳县这些人的名字及其感人肺腑的壮举登上各级报刊,他还以关心下一代为己任,帮助贫困生和贫困儿童,使不少因病、因灾、或因家庭变故等特殊原因而致贫面临失学的孩子,能够重返校园念书,老百姓称王有震是“慈善作家”、“爱心记者”。
会员王瑜廷原是县文广旅局主任科员,他在兼任焦竹园纪念馆时间,广征博采,收集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写出纪念馆数十万字的展版文字和免费开放申报文本,为鄂豫边革命纪念馆的筹建和陈列布展做出突出贡献。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日子里,王瑜廷主编的《泌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完成,全书30万字,翔实记述了1924年泌阳县有共产党人的活动以来,老区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历尽千难万险、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的伟大胜利。记述了老区人民对党无限忠诚,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付出的伟大牺牲、做出伟大的贡献。是泌阳老区历史的全纪录,对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发挥了积极作的用。同时,在对革命老区的新闻宣传过程中,王瑜廷根据县纪委领导安排,为全县廉政教育馆组织文字,完成该教育馆的陈列布展。为县烈士陵园的重新修建,组织文字和陈列布展。写出具有突出贡献的老区村史材料数十万字,完成《盘古神话》故事通俗读本8万多字,为泌阳的新闻宣传和红色文化宣传作出一定贡献。
从泌阳电视台退休的新闻老兵闫照有,始终挚爱自己钟情的新闻工作,笔耕不辍,坚持用手中的笔写新闻也写文艺作品,为时代而歌。他深入到双庙街乡夭庄曲艺队采访,详细介绍了这个曲艺队十多年来扎根农村,坚持用先进的曲艺文化占领乡村文化阵地,以多种题材和曲艺形式歌颂党的农村致富政策,助推乡村脱贫攻坚,鼓舞村民创业致富。并以大调曲子的说唱形式赞美农民致富后《幸福日子唱着过》的小康生活。
今年7月,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他又满怀激情的采访报导了泌阳老记者协会员们为庆祝建党百年、重走当年红二十五军路过泌阳的长征之路。宣传报导了会员们重温红色历史,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的昂扬风采,受到多方好评。脱贫攻坚是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大工程。闫照有不负使命,以新闻和其它体裁形式作品做好宣传引导和鼓舞助推。为配合这一时代主题和中心工作,几年来,闫照有紧扣脱贫攻坚主题、先后创作发表了诗歌《村官真棒》、唱词《驻村情》、快板《夸夸村官李媛媛》、天津快板《孙老汉找孙女》、山东快书《借牛》、三弦书《下乡》和大调曲子《李豁子的幸福生活》等曲艺作品;还从一个侧面表现此类工作内容的小说《山妮》和《那个小菜摊》,还有荣获市一等奖的新剧本《刘冰快餐店》。另外他还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创作发表了长诗《四十年诗与远方》,在庆祝建党百年创作发表了长诗《致敬 红船》,配合抗击疫情宣传,他创作发表了长篇快板《抗疫战中一红梅》等曲艺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