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颊黑燕的选择
文/野蔷薇
偶尔间,浏览到了一个视频,在惊心动魄中顿起肃敬。想不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也被鸟类运用到了极致。
出生才两天的五只白颊黑燕在父母的鼓励下,先后跳下了400米高的悬崖。那般惊心的场面,既令人揪心,又令人赞叹。
噙着泪水和担忧,我一遍又一遍地观看,直到把这个视频的每一个细节看透,然后任由内心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肆意蔓延。
是幼鸟的父母太过残忍,还是我们的情感太过脆弱,抑或是人生一样,生存的环境太过惨烈,从孩提时就必须去适应?我不想知道答案,但我知道鸟儿的双亲决不是无的放矢的摧残。

四百米高的石柱上筑巢,鸟父母可谓是煞费苦心。或许众所周知的原因,因为在如此极高极端的环境下,才能立命无忧,才能确保幼鸟的安全。但出生仅仅两天,姿势尚未立稳,羽毛尚未丰满,就要面临鸟生的第一次生死选择,这是常态伦理无法想象的。
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幼鸟双亲决不会无知到让自己的孩子冒险,也决不会愚蠢到丧失理智,恰恰相反的是,可能在其尚未认知什么叫胆怯、什么叫害怕时,就让它们从悬崖上往下跳,在高空中练胆,才能在未来的山巅俯冲,才能在高远的蓝天飞翔。只有英勇无畏,才能适应恶劣生存环境,只有居高跳下摔不死,才有继续活下去的可能。
同样值得赞美的是,一种遗传的基因和本能,驱使着这五只幼鸟没有丝毫的胆怯和畏惧,它们一个个依次地往下跳,没有回望,没有犹豫和退缩,所有的只是镇静和坚定,是那样的义无反顾。
再轻的生命也有重量。当它张开嫩翅跳下,形成物理学上相当于自身数倍俯冲之力,使自己的身体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崖壁,一次又一次面临粉身碎骨,它们却是那么地无畏和执着。或许,它们亦意识到,既已跳下,不是生便是死。生则有了见识和胆量,即或摔死,也已无悔。

而它们的双亲当然知道,身为此鸟家族,血脉里已注入绝境求生的基因,祖祖辈辈都是如此。只有如此,才能使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适应未来所有的不测之险。因为它们自己也是这样从父辈怀抱中如此这般历险,而练就不惧之胆,练就适应摔打的本领,才会拥有坚强的性格,才有傲娇的身姿,才能繁洐到今天。
五只幼鸟在父母示范和鼓励下,经过这惊心动魄的近乎完美的一跳,完成了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两只幼鸟也许是选择起跳的角度问题,在下坠的中途,落在了岩石缝里,无法和在崖底等候的父母团聚,最终被在此觅食的天敌吞噬掉。但它们的勇敢仍然令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我们人类自愧弗如。
当最后一只鸟儿因为撞击致使短暂的昏迷后,也许是听到了父母焦急的呼唤,居然强撑着向发出叫声的方向滚落,最终获得了新生。 怀着对生的敬畏,对死的礼祭,我被深深地震撼,也被真切地感动。鸟类尚且如此,何况智高一等的人类呢!


【作者简介】王琪英,微信名野蔷薇,土家族。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人,公务员,县作协会员,县第九、十届政协委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2018年主编出版新场故事,2019年创作完成20余万字的黑竹沟民族风情故事。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巜皇木进京》《女左男事》。作词的QQ音乐有《远方爱神等你回来》巜爱的呼唤》《爱情的忧伤》《彝家索玛花儿幵》。诗歌、小说、散文在各大平台和刊物发表。是一个热爱生活、用心感悟生活的边城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