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是一种神奇的食物,它可以煮着吃,蒸着吃,烤着吃,炸着吃,也可以蒸熟,压成泥拌点面,做成小圆球,放在油锅里炸成一种小吃,叫做红薯丸子,外形圆圆的,象征着团团圆圆。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那时候盼过年,就对吃的最惦记。被我们念念不忘的、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好吃的,在今日早已是屡见不鲜,但是,这么多年里,红薯丸子一直是我的最爱,那也是多年前,母亲给我们精心准备的过年吃的甜点。
在我们农村老家,谁家婚宴喜事,每桌上一盘红薯丸子是少不了的。如果炸出的丸子两两连在一起,那主家特别高兴,因为是特别喜气的好兆头,预示小两口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恩爱和睦,幸福长久。
今天天阴着,外面好冷,宝宝闹着让我带他出去玩,我告诉他外面有冻冻(天太冷),他刚跑到门口,我说冻冻来了,他吓得赶紧往回跑,我抱着他告诉他,外面太冷,等太阳出来了我带你出去玩。看他不高兴想哭,我就问他,你想不想吃好吃的,他立马笑着点点头,问我什么好吃的?我说你听话不,他说:“我听话。”听话那妈妈就给你做红薯丸子吃好不好呀?他笑着说:“好啊,好啊”!
说实话,我炸红薯丸子不是内行,小时候就知道吃和玩,只记得吃着好香好甜,妈妈做的工序我是早已忘光光了,每次回娘家想吃了还是妈妈做,我也没看她怎么做,妈妈也不让我动手让我好好照看娃。
上次在家我也尝试自己做,想着很简单,结果却做成了一锅模糊汤,把油和红薯全糟蹋了。吃一暂,长一智,自己也慢慢的摸索出来了,上一次估计是蒸熟的红薯没有加面粉,就直接揉成小圆蛋下锅了,这次我一定要成功。
于是 ,我就拿两个红薯削皮,宝宝也要帮忙,就给他一个,他坐在小凳子上认真的削皮,我就把削好的红薯洗干净,用菜刀把它切成薄片,我切的时候,宝宝站在边上,我每切一下,他就嘴巴里说着咯噔切,咯噔切,还用小手挥舞着,好像给我打节奏呢。切好后就开始上锅蒸,宝宝一会问熟了没,熟了没,心急火燎的。不一会儿就蒸熟了,放在盆里凉一会,用勺子把它压成泥,我说还加面粉,宝宝赶紧跑去找面粉了,还说:“快,妈妈我给你帮忙。”小跑步的跑在我前面找面粉,给红薯泥加好面粉,我在揉红薯面团,他给我把盆子捉住,嘴巴里说:“我给帮忙捉住,要不然盆子就会跑的”。揉好面团,我把它们分成几小块,又把它们搓成条,揪成小疙瘩,一个一个的揉好揉圆,宝宝也帮忙揉,揉好的小圆球,像一个个小汤圆。

这时候,我让宝宝坐那里耐心等待着,起锅烧油,油温六七成,下锅了,慢慢的搅动着,不然就会粘锅,一会儿颜色变了,金灿灿,黄亮亮的,香气扑鼻而来,这次才像妈妈做的颜色了。我赶紧捞出锅,装盘子里,稍微凉一下,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尝尝,嗯,真不错,甜香酥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就是妈妈当年的味道,红薯丸子好吃工序却不简单,也是需要动动脑筋的,我把做好的红薯丸子端上桌,宝宝也特别爱吃,一口一个一口一个吃的很香很开心,还说:“红薯丸子真好吃,甜甜的,圆圆的,像汤圆,妈妈你真棒!丸子圆圆吃着甜甜。”受到小宝的夸奖心里甜甜的。真的好高兴,这次真的做成功了。

母亲,女儿传承了您的又一门手艺,思绪又拉回到了过去,那个时候是物质困乏时代,生活十分艰难,那能吃上油炸的东西,只有日子富裕的人家过年才做的,每天就盼着过年,过年才能吃到香甜可口的红薯丸子,但那个时候,妈妈不让我参与,一是怕我闹不好,糟践了东西,二是心疼我,天冷怕冻坏我的小手,都自己一个人张罗,我也是个懒姑娘,也就不看不学了。
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日子越来越好了,想吃啥都有,随时可以有。做一种美食,怀念一种味道,说白了就是怀念那个曾经为你做美食的人。每每回忆起那种感觉,美好温暖的让人心里都开出花来了。有时候,我们爱一种食物,是出于一种情怀,它是不能忘记的回忆,也是不愿失去的美好。而今我更愿意传承母亲的味道,那是骨子里永恒的记忆,影响着我的生命成长历程。
缕缕香味夹着浓浓的亲情,既哄好了孩子,满足了味蕾,增添了舌尖上的幸福,又掌握了一项传统的小吃技术,红薯丸子真好吃啊!

作者简介:张恩会,女,幼师专业大专学历,文学爱好者,喜欢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并将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发稿编辑:张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