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爱情·爱情诗
作者/朱昌永
(一)
爱,《现代汉语辞典》解释的意思是“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说文解字》中说:爱字在金文中是由“欠”和“心”两部分组成,看上图象形字,把欠变成了“无”字,却多了一个向下的足,以表示爱是一种行为与行动。原来的楷书“愛”字中间有一个“心”字,即用心去爱。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简化成现在的这个“爱”。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无能力去追根溯源,想必是只要你给我钱财,给我权利,我不用心爱你,口头爱你也可以。所以《谐史》给我们记载了一个有关“爱”的故事。有一天,丘浚去拜望一个和尚,这和尚见丘浚不是做官的,对他爱理不理的很不客气。正在这时,来了一个高级官员的儿子,排场很阔绰,和尚马上换了一副笑脸,出去招待他。丘浚很讨厌这个和尚,等那个官员的儿子一走,便气愤愤地问道:“你对我为什么这么不客气,对他为什么又那么客气呢?”这和尚是有名的滑头,马上就说:“哈,你误会了!你还不知道我的脾气吗?凡是内心里对他客气的,那就不必在表面上客气了!”这时丘浚手里正拿着一根拐杖,就在和尚的头上重重地敲了几下,说道:“照你这样说来,打你就是爱你,不打你就是不爱你了。所以只好打你,请你原谅吧!”古人在造“爱”字时,尚且懂得爱既是一种心愿,又是一种行动,两者是一致的,可见这里讲的那个和尚为了替自己的势利行为开脱,故意将心愿和行动对立起来,聪明的丘浚将计就计,和尚也只好自己吞食苦果了!真是“爱你莫商量”!
台湾女诗人席慕容说,爱,为的是相聚,为的是不再分离。

英国的雪莱说,当我们在自身思想的幽谷中发现一片虚空,从而在天地事物中呼唤,寻求与身内之物的通感对应之时,爱到我们所感、所惧、所企望的事物的那样情不自禁的、强有力的吸引,就是爱。
有人说,爱是一种旅程,一种运动,一种聚合的速度,是一种创造力,神圣的爱是无私的。
杨鸿儒教授说,爱是火热的友情、冷静的了解、相互的信任、共同的享受和彼此的原谅,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环境影响的忠诚。
总之,社会越进步越需要爱,时代越发展越需要爱,生活越提高越需要爱。在当今国强民富的新时代,更需要人们相互的爱、真诚的爱、奉献的爱。

(二)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爱情,是一个最难言喻的情感话题。自有男女,便有爱情。乾隆皇帝曾经也说过,情是世间最难说清楚的一个词。
思格斯说过: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
俄罗斯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爱情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的感觉中和谐的交融。”
复旦大学教授陈光磊说,爱情是人伦之始,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就是诗。爱情的诗,与诗的爱情同时诞生。正像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
爱情能把生活装点,
爱情是大自然的魔鞭……
一个信念铭刻在心底,
取代爱情的一切都不值一钱。
他的话是说得过分了一点。

作家李敖说,中国过去的爱情传统是不平等的,缺少相对主体的、人格分裂的、胆怯的、娼妓本位的、男色的、没有人权的、缺少罗曼蒂克的、病态的。
水浒传里王婆说,男女关系有五个条件,其中第四个条件是“小”,小就是技巧,就是细心体贴,不发生技术错误。就是结婚要送玫瑰花,离婚也要送玫瑰花。公鸡对母鸡是不讲究技巧的,公鸭对母鸭是不讲究技巧的,霸王硬上弓是不讲究技巧的,但高级动物的人不是公鸡,不是公鸭,也不是霸王,他自然在处理爱情时很讲究技巧。
荷兰画家凡·高说:“我是人,而且是一个有情欲的人。我要和女人在一起,没有爱情,我就无法生活,我要有个女人,否则我将冻僵,变成石头。”

张晓风说:爱一个人就是在冰箱里为他留一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爱一个人就是在寒冷的夜里不断在他的杯里斟上刚沸的热水;爱一个人就是喜欢两人一起收尽桌上的残肴;爱一个人就有权利霸道地说“不要穿那件衣服,难看死了,穿这件,这是我新给你买的。”爱一个人就是在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原来只是想听听那熟悉的声音,真正想拨通的,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爱一个人就是把他的信藏在皮包里,一日拿出来看几回、哭几回、痴想几回;爱一个人就是愿意共用一张餐桌,愿意同用一双筷子,喜欢轮饮一杯茶,合穿一件衣,并且同衾共枕,奔赴一个命运,共寝一个墓穴;爱一个人就不免想跟他生几个孩子,当然,这世上也有人无法生育,那么就让共同教育的学生,共同经营的事业,共同爱过的子侄晚辈,共同谱成的生命之歌,共同写完生命之书来作他们的孩子。

近期湖北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女匪首传奇》中的主人公楚云鹤书写了一幅牌匾,想送给她所倾慕的男主人百子,内容大意是:我愿把你的影子留下切成碎块凉干,腌成咸菜,等到我老了的时侯,再慢慢地下菜饮酒,直到天长地久。
当年胡适之在他朋友结婚时,在他朋友的折扇上写了两句话:“爱情的代价是痛苦,爱情的方法是要忍得住痛苦。”我看不待爱情如此,爱国爱公理也都如此。
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古诗十九首的一部分以及汉朝无名氏的作品,晋、宋、齐朝的《子夜歌》许多最好的唐诗和宋辞,都可以作为我们的例证。所以道学家将爱情从生活和文学中挤出,到底是做不到的。爱情的主要目的,不是爱的交流,而是相互占有,即肉体的享乐。纯洁的爱若脱离肉体的爱,是无法维持和保存的。就本性上看,男人的爱情易于改变,而大部分女性则倾向于从一而终。男人在爱情获得满足后,总觉得妻子是别人的好;男人渴望的是见异思迁,而女人得到爱情满足后,则情感日笃。但如果男人可以随意与不同的女子交合,一年内造出百来个子嗣不成问题,但女人无论如何一年只能生育一子,双胞胎除外,所以,男人需要更多的女人,而女人则必须厮守住一个男人。

聪明的希腊人用两个不同的词,性爱和情爱来区别,我们称作爱情的那种情感经历的两个极端不同的方面。性爱当然是指情欲之爱,而情爱则是指那种稳定的、负有义务的婚姻关系。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毁灭一切的、孤注一郑的。所以真正的爱情中会有一种痛苦的成分。真正的爱情感觉是:兴奋、狂热、刺激、焦虑、紧张、神秘和渴望。
(三)
自有男女爱情,便有爱情诗。
因为回眸一笑,便是金风玉露。卓文君的酒里,酿的是《凤求凰》的调;李白的酒里流的是“相思苦”与“尘与灰”。
爱情诗,是人类最美好的心灵之花!最生动的心灵之歌,永远嘹亮,万古常新,亘古鲜艳,魅力永存。
爱情诗,在我国文学传统上称为艳诗、艳体诗,是中华诗苑中千姿百态、色彩纷呈而又万年长青的艺术珍品。爱情和爱情诗都是与时俱进的,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爱情和爱情诗有着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表现。有着始终不变的品格,那就是:道德感情上的真、善、美,意志节操上的忠诚、坚贞、执着。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描写男女情爱和女性美的篇章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其第一首诗《关睢》是全书的代表作,他轻松自然地写出了普通老百姓对爱情幸福的热烈向往、顽强追求和无限憧憬。你听:“关之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千古绝唱的奇句。几千年来一直激荡在长江黄河,一直震撼着多情男女的心灵。《诗经》而后《楚辞》,《楚辞》而后出现《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是古代公认的艳体诗歌之总集。清朝末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敦煌曲子词》,其中存有许多优美动人的爱情篇章。从爱情诗作者的角度来考证,苏武的《离别妻》是最早的五言诗。张衡的《四愁诗》是最早的七言诗。
像汉乐府中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与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是天啊,天啊!我要与你相亲相爱,让这缠绵情意永不衰竭。如果高山变为平地,浩浩的江水已经枯竭,冬天里雷声隆隆作响,夏天里大雪纷纷飘下,蓝天与大地合而为一,我才敢于你把情意断绝。
像李白的《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长空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久魂飞苦。梦境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宋朝林逋的《长相思》是这样写的:“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意思是:青青在吴山,青青的越山,青青的钱塘江两岸啊,迎送了多少远行的人儿!然而又有谁能知道,那离别愁恨的心情!泪眼盈盈的你,泪眼盈盈的我,香罗带已经把咱俩永结同心。然而又有谁知,这离别使咱俩又各分东西,江水涨满,船儿即将远行!
元代蔡珪的《画眉》是用白描的手法写主人公的相爱之意,情味深长:
小阁新裁寄远书,
书成欲遣更踟蹰。
黛痕试与双双印,
封入云笺认得无?
意思是:在那精致小巧的闺房中,无比思念远在他乡亲爱的人儿,特别用心写了一封信,诉说分离后相思之情。情书写好了,又使人犹豫不定,到底寄去,还是不寄去?让我把刚刚画成的新眉,双双黛痕印在情书云笺中,然后封得牢牢的,不知道你认得出来否?

明代宋濂的《越歌》采用江南民歌的形式,用新颖的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封建社会中广大妇女向往幸福美满的心情:
恋郎思郎非一朝,
好似并州花剪刀。
一股在南一股北,
几时裁得合欢袍。
大意是:我眷恋情郎的感情十分强烈。时间既长,恋情悠悠无尽,好比那并州著名的花样剪刀。虽然我俩深深相爱,但却长久分离,就像剪刀的两叶刀片一样,一个在南,一个在北,相距遥远,几时才能裁好结婚的绣袍。

明代无名氏以一个少女的口吻写的《捏泥人》非常生动有趣:
傻小子,我的哥!和块黄泥捏咱俩个。捏一个你,捏一个我捏,捏的来一似活脱;捏的来同在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破。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
清朝吴嘉纪在赠诗庆贺朋友结婚时是这样写的:
洞房深处绝氛埃,
一朵芙蓉冉冉开。
顾盼互惊成并蒂,
郎君背后觑侬来!
意思是:洞房深处优雅整洁藏温馨,新娘梳妆,特像荷花吐芬芳。左顾右盼,忽惊镜里出现并蒂莲,原来是郎君在背后偷偷看我梳妆打扮,惹得她笑着偷偷地深情款款。

我一向对古代诗词感兴趣,有平仄,有押韵,有规律,对现代诗词以及外国的诗歌不那么青睐。因为九十年代我订阅了两年《诗刊》和《词刊》。几乎一本看完后还没有做读书笔记的感觉。白话也不像白话,散文也不像散文,长短句也不像长短句,而且标点符号都不要。但当年我拜读了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抒情诗文后,觉得有些小诗也很耐人寻味。例如《雾起时》这首诗:
雾起时
我就在你的怀里
这林间充满了湿润的芳香
充满了 那不断要重现的少年时光
雾散后却又是一生
山空
湖净
只剩下那
在千人万人之中
也绝不会错认的
背影
‘这首层次分明的诗,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雾起时”,写少年时光的恋爱。第二部分是“雾散后”,“山空”“湖净”是雾散后的自然景象,意味着寂寥、冷清,甚至有点儿悲凉。但是你的背影仍留在我的心中,在千万人之中也不会错认。等到老了,回忆起来,它就像雾那样朦朦胧胧。

我还拜读过蔡丽双的抒情诗,其中《静候心上人》通俗易懂:
坐在紫藤花架下,
笑意美如花。
衣衫花叶绿。
彩裙美似霞,
静等心上人,
踩响情的诗,
踏出爱的画。
站在紫藤花架下,
香浓人如花,
星星眨眼笑,
新月树梢桂,
静候心上人,
浇灌情的蕊,
培植爱的芽。

还有一首《思念》写得也很别致,比喻精到:
如果我思念春天,你就是翩翩花蝶;
如果我思念秋天,你就是满山红叶;
如果我思念夏天,你就是绿荫迭迭;
如果我思念冬天,你就是瑞雪满天。
如果我思念渡河,你就是征帆一叶;
如果我思念揽古,你就是一堵城堞;
如果我思念登高,你就是一座峰岳;
如果我思念读书,你就是精粹篇篇。
现代一些作家和作者估计是模仿从国外翻译过来的诗歌。如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所写的爱情诗中,其中有一首《给丽拉》:
丽拉,丽拉,
我患了痛苦的相思病,
我憔悴,就要死去。
快熄灭了,我燃烧的心灵;
但是我的爱情有何用!
你嘲笑我的痴心。
笑吧,丽拉。你很美,
即使你美而无情。
还有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郭沫若的《死的诱惑》,汪静之的《不能从命》,刘大白的《邮吻》,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林徽因的《情愿》等等等等,语气和格式都和国外作家类似,且都写得很美,令人陶醉。
鄙人今年已是三十三公岁的人了,三十公岁以后,懒得看书,懒得动笔,懒得调情。退休六年来还是今年的七一建党节写了一篇《我看柳永》。那是专门论宋词的,至于唐诗、宋词、元首、清代戏剧等,现在的有些大学生只是偶尔涉猎其奥妙之处、精微之深,不一定懂得。所以我奉劝现代的一些年轻人不要以为现在是飞机高铁,日行千里,即便是在大洋彼岸,网络也能在第一时间将你和心上人联系在一起,哪里会有什么时间留给相思?其实多读一点古今的爱情诗词,可以了解人生,知晓人世,了解中国,知晓华夏,体悉儿女之恋情,感受历史之变幻,懂得悲欢离合,品尝酸甜苦辣,接触灵魂深处,深入内心世界,从而可以陶冶性情,纯化感情,升华境界,笔下有情。

最后,我用汪国真的一首抒情诗作结:
花明柳暗
风疏雨密
景色与谁同赏
幸光阴未负年华
云与月
两不相忘
摇红烛影
何需寻酒
深爱自成佳酿
任湖水近远山长
有君伴
不费思量
2021年9月1日写于陋室

生昌永,1956年2月生,湖北英山人,中共党员,公务员退休。学过篾匠,当过油漆工,参过军,教过书,任过村干,30岁由民师考入师院,转行从政,历任县教委办副主任,县公安局法制科长…。喜爱文学艺术,诗词楹联,易经命理风水有深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