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村》
文: 陈慧飞
旅游是一味药,不仅可以治愈内心的寂寥,还可以拓展视野,陶冶心性。因为,沿途风光总有一幅画进入你的明眸,让你心澄彻透,雅悦去燥。正如爱好写作的我,我若不写,便会生病;所以,旅游和创作成了我余生的一味药。
-------题记

回老家办理祖屋拆迁手续的同时,我把周边游当成了一种调节生活的乐趣。
趁侄子转业归来尚待落实工作的间隙,由高挑俊美的侄媳开车载着我和嫂子四人一起去了趟益阳市新桥河的八一村。
我喜欢欣赏临山靠水的田园风光。因为二哥的大儿子在新桥河工作,便想去探个究竟。
我和二侄子、二侄媳第一次去新桥河,侄子用高德地图导航。途经“青龙洲”引桥,长长的引桥两边的土木尚未完全完成,有些尘埃起落。青龙洲大桥位于益阳市青龙洲上游,北接白马山路延伸线,南接虎山路,全长1636米,桥宽36.5米可容纳六道车流,有4个桥头堡。桥上长长的白色拉线像一叶叶丰满的羽翼插上桥的两边,似锦筝又似大鹏飞越资江,一路琵琶琴瑟。而资水两岸境态和谐,物种安详,自带一副水墨江山之画面。

小车在省实道上行驶,两侧稻田成棋,晚禾已收。成行的土垅有序排列,很是壮观。嫂子说: 现代农村不像过去,从翻田插秧到稻谷丰收,全程机械化操作。现在正是播种油菜种子的时候,耕好的垅道,有的已经播撒了种子,明年开春后可见成片的油菜田田。春天油菜花开之时,良田成为油菜花海,春季来踏青赏花的,花海人海两相呼应,成为风靡现代的网红地。
看公路两边被机器翻耕成行,整齐划一的油菜地,无不惊叹现代化工具给人力的解放。多年没欣赏油菜花开了,看连片的田埂,仿佛看到了春天油菜花开的那片鹅黄。

曾经听李琼演唱《八百里洞庭我的家》,总是撩起我对渔米之乡的神往。侄子说:八一村是新桥河的旗舰村。于是,我们一路直奔八一村。
八一村位于新桥河镇西部,距新桥河镇约5公里,属于典型的丘岗区,全村总面积5.8平方公里。经新桥河镇往八一村的路上有一条很深的渠,虽然渠水几乎见底,但渠线很长很直,嫂子不由得想起当年修渠往事。红旗渠早于1960年由河南林县人修筑红旗渠开始,后全国各地学习修渠、筑坝,意在引水浇地改善人民用水的需求。那时,人们都是自带干粮不计报酬自告奋勇地去参加修建;完全出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我和侄子由衷感叹:这事如果放到现在去做,不知有多少人响应?而毛泽东时代的人,就是不一样!
进入八一村前,道路两边有葡萄园和蔬菜园。爬上地势略高的坡段,前面便是“八一村”。洁净的沥青路面延伸着一幅别样的山光水色,有绿的翠竹、红车树、茂密矮草、六面玲珑的小憩亭。沿亭进去,矮山下便是一个宽阔的露天“乡村大舞台”、看台和健身驿站。鱼塘对面,良田千顷;蓝天白云之下,白砖红瓦民墅鳞次栉比,宁静清幽。站在临水小栈道上吐故纳新,我看到了眼前碧岭滴翠、迹绝喧嚣的空旷之美。

八一村曾经属于省级重点贫困村,有21个村民小组,701户、2226人。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300人。随着脱贫攻坚政策下来,全村90%的贫困户都享受到了产业扶贫政策的红利,贫困户每年人均分红达200元。之后,八一村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发展粉丝加工、蚊香生产、家庭小型养殖等产业。2019年,全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万元,2019年整村脱贫。
嫂子说:除了穷山恶水交通不便的地方,这世上本无穷人,只有勤快人和懒人之分。如今有共产党的好政策、好领导,大家都齐心合力,穷村也能变富裕村。
回程中,见路边一家村民环绕棚架上的瓜果青疏已是硕果累累,再放眼沥青路下未去的远方,极目处,每家每户所拥有的200-300方的大小白墙红瓦别墅、绿油油的菜畦,对满目“芳草沃野,平畴千里”之像心生絮语。
屋里的村嫂出来,见我们在欣赏她家的南瓜,顺手摘了一个要送给嫂子。面对素昧平生的村嫂之举,嫂子受宠若惊地要付款给她,她却笑盈盈地说:“自家地里结的,不值钱。”淳朴的乡情乡民,顿时让我们感觉走进了自己的家园。
那日,正是“立冬”。虽是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修养、收藏状态;也正是植被旷野,播撒希望的种子的时候。春生油菜,谷雨插秧;田地轮转,幽冥杳渺,天体著彰,原来,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1.12.11写于顺德

(图片来自自拍、网络)
作者简介:
陈慧飞,女,网名金贵妃,笔名生如琼花。1963 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广州市、北京丰台区作协会员,北京老舍文学院学员。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桃花深处有人家》、散文集《一帘烟雨,倾世花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