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回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沙尘滚滚的增龙公路旁,蹲着一间矮小而又非常不显眼的茅草屋。周围荆棘遍地,荒凉寂静,这就是我当年的母校—香溪中学(沙迳中学前身)。
那时候的母校,里面仅有两栋简陋的师生宿舍,泥砖土壁,薄瓦遮天。在这前面,是我们当年求学,猎取知识的课室。每间课室就摆着那二十来套原始、残破不堪的桌凳,一块不够两平方米的木质黑板。老师板书时摇晃不定,时时发出“吱吜、吱吜”的声响。课室四壁尘埃剥落,不时粉刷在同学的身上。再抬头仰望,片片薄瓦历历在目,再细听,椼条里蛀木虫发出那尤使人厌烦的“吱吱吱”的声响。
到了五月梅雨季节,从宿舍通向教室的小路杂草丛生,连接外面的校道也略显狭窄。原来满是黄土的篮球场,这时,都已一改常态,泥泞四溅,倘若稍有不慎,将把你的衣着盖上黄白相间的“彩色络印”。
十多亩校办小农场:种水稻、种甘蔗、种花生、种蔬菜。学生同时还要兼顾养猪,半耕半读。在学校小农场里,师生们团队合作,洒下了不计其数的辛勤汗水。然而,也换来了丰收的喜悦。师生共同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似是滋润着清甜的甘泉。七月间,是付出后的收获。虽说是动乱岁月,但亦须老老实实、堂堂正正地应试。当年的高中毕业考试照样写论文,文理一科也不能落伍,假如考试不合格,请你准备补考吧! 艰辛的岁月,飘零的校园,动荡的时代,即使如此,却也人才辈出,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出力淌汗。
八十年代国势兴,校园环境大有改变,首先,修建教学大楼,师生至校如家。 九十年代再添新景,一栋三层办公大楼拔而地起,而且还通过了县一级学校评审和复评,现正准备为申办市一级学校作最后冲刺呢!学校也踏入县内教育强校之列。整个校园已全面实现楼房化,往日残败之景已一去不复返。跨入历史新纪元后, 教职员工迈步再前进,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洗涤,师生跃马扬鞕,开拓教育领域新篇章。
2010年,通过省级教育强镇验收;2013年再次获得省级复评通过。近几年,在当地党委和当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母校正更新换代,崭新的校舍和学生饭堂,园林式的校园处处都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教室是全新的。每间课室二十支光管,六台吊扇,多媒体教学设施一应具全。学生宿舍楼是全新的,都配上了冲凉房和卫生间,而且还配备了专业宿舍管理人员。教师宿舍楼也是全新的,全是三房两厅格局。足球场碧草如茵,篮球场铺上了一层绿色的防滑胶漆,塑胶跑道鲜染如锦,光彩夺目。
校道两旁绿树环绕,相拥相依。大树小树错落有致。林荫树下,漫步其中,即使酷热天气,也让你觉得清爽舒适。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无论是软件或是硬件,母校都已跃上新台阶。教师、行政办公一体化,全校装置了语音广播系统,全校统一使用多媒体教学,统一利用全国教学资源平台。全校多功能室场配备齐全,应有尽有。
全校师生精神风貌换然一新。上贤下礼,处处体现出新形学校特色。只要有人所到之处,必能看到文明之花绽放光彩。我们坚信,在党中央领导下,我们的母校全体师生将与全国人民一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昨天已过去。母校的明天将会更加炫丽耀眼,光彩夺目。教育、教学事业将会有新的飞跃!
祝母校明天更朝阳!
写于广州
2021年12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