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网络
文字:怅望秋水、曹雪芹(清)
《菊谱》
解: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而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是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是觉得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以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画,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又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何解语,使之狂言不禁。第九竟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之于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提之感。即此三秋妙景妙事都有。

《红楼梦》咏菊花诗十二首之一
七律·《忆菊》
文/蘅芜君(薛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七律·《忆菊》——步韵《红楼梦》中人薛宝钗之《忆菊》
文/怅望秋水
一季秋歌亦有思,深情忆我旧年时。
月华吮蕊丝丝绕,寒露凝香朵朵迟。
风起梧桐方恨老,韵追陶潜又谁知?
前盟尽付东流水,恁任浮生默默期。
注释:
1、“风起梧桐方恨老”,从唐代 殷尧藩《登凤凰台二首》中句“梧桐叶落秋风老,人去台空凤不来”化出。
2、“陶潜”,即陶渊明。

《小圣乐·忆菊》——步韵《红楼梦》中人薛宝钗之《忆菊》
文/怅望秋水
芙蓉香谢,柳残衰草老,又是秋时。
新篱旧圃,老铁着衣迟。
秋雨无声润陌,碎滴桐叶动相思。
忆芳远,苍凉久久,香冢埋痴。
闲步东园,借寒烟九日,与梦俦宜。
残蛩叨细,雁阵掠寒池。
露重霜深月冷,拾旧年一瓣盟知。
寄西风,芳菲不忘,三径幽期。
注释:
1、“九日”,即“重阳”,三我国传统的节日。
2、“三径幽期”,典出陶渊明《归去来辞》。

作者简介:
“梅饰空庭玉饰昏,梨花点点绣帘门,柔宣三尺闲愁散,雪月生来是我君”。
怅望秋水,又名“千雪千寻”,“秋水”,“云中月”。一介清冷,被称为“博海中的林黛玉”,“小李贺”,舞乐诗词均有涉猎,现原创作品约千首有余,次韵红楼梦作品40余首,多篇作品发表于《当代优秀作家精品文选》、《中华作家》、《世界华文作家》、《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诗无邪》、《中国朗诵艺术杂志》、《新文学》、《作家圈》、《阅读》、《品红苑》、《爱情诗刊》、《四季印象》、《春秋百家汇》、《岁月如诗》、《唐宋遗韵》、《诗意长安》、《诗天子书刊》等多家刊物。当代优秀作家编委成员,世界华语爱情诗歌编委成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曾获“诗词中国奖”,“世界华语最佳爱情诗歌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论坛大赛优秀作品奖”,作品同时也散发于多个文学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