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章长篇小说
柳笛声声
夏峻 著
故事梗概
刘迪是位于大青山中柳沟村的一名留守儿童,他的父母亲都进城打工去了,年仅七岁的刘迪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
大青山乃伏牛山中一脉,因为山高路窄,交通极其不便,村中经济发展单调,农业种植靠天吃饭,农民收入低微,所以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到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打工去了,一年只有在春节回来一次。
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落后,刘迪已经七岁了,还没有上学,帮助爷爷放牛。爷爷教刘迪用柳树的枝条制成柳哨,可以吹出美妙的音乐和山里各种动物的叫声。刘迪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有一次姑姑刘莹打工回村,刘迪软缠硬磨背着爷爷让姑姑带自己进城,寻找自己的父母。姑姑经不住刘迪的央求,在返城的时候带着刘迪进城了。
火车上刘迪被人贩子迷失拐走,姑姑和刘迪走散,刘迪落在人贩子手里,被带到千里之外的山城重庆,人贩子对他们百般虐待,刘迪在人贩子手里受尽折磨。人贩子几经辗转,将刘迪卖给了渝北一家乡下人,这家乡下人姓张,生有一个女儿,起名叫张颖,因为计划生育抓得紧,张颖的妈妈生下女儿之后,就被做了绝育手术,所以从人贩子手里买了刘迪作儿子。
张颖比刘迪大三岁,对刘迪非常好,和刘迪结伴上学。刘迪聪明好学,学习成绩特别好,小学、初中、高中,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但刘迪很清楚自己的遭遇,时刻思念自己的亲生父母,一直想方设法,打探自己的家乡的情况。刘迪从家里出走的时候,只有七岁,而且没有上过学,只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周围全是大山,自己所在的村子叫柳沟,但不知道所在地区的省市县。刘迪想家的时候,就从柳树上,折下枝条,拧成柳哨,吹出声声柳笛,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随着岁月的流逝,刘迪长大了,且眉清目秀,身材挺拔;张颖也出落成一个楚楚动人的大姑娘,父母亲待他们非常好,有意将两个孩子撮合成一对夫妻,想通过这个办法,留住养子的心。张颖看着刘迪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长成一个英俊的青年,也不禁情有独钟。刘迪虽然也喜欢自己的姐姐,却另有一番心思,就是读书有成,将来好有能力,去寻找自己的家乡,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张颖知道了刘迪的心思,答应为刘迪保守秘密,但要求刘迪心里要有她,不管未来能否找到自己的亲人,人生取得的成就如何,都不能抛弃自己和年迈的父母。
刘迪的姑姑在火车上,上了一趟厕所,就丢失了侄子,立即在当地下车,发疯一样寻找,却没有侄儿的踪影。姑姑为此愧疚不安,下决心此生不找到侄儿,永远不嫁独守此身。为了方便自己寻找侄儿,姑姑找到一家家政服务所,应聘到一户有钱人家做保姆,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留意侄儿的信息。
记忆中刘迪想起自己是在郑州与姑姑走散的,因此他决定应聘到郑州一家大型公司上班,这样可能离自己的家乡就会更近一些。刘迪相信他姑姑和家里父母,一定不会放弃对他的寻找,说不来哪一天奇迹出现,他会与寻找他的家人们不期而遇,和失散的亲人喜得团圆。
刘迪到郑州公司上班的时候,负责接待他的是公司的董事长,董事长是一位中年女性,浑身上下珠光宝气,但人的面相,却是慈眉善目,没有成功人士常见的那种傲慢。后来干的时间长了,刘迪知道董事长姓名叫菊花,菊花的父亲是抗战名将,大陆解放的时候,与国民党部队一起败退到台湾,菊花与自己的父亲,便天各一方,几十年难得一见。两岸关系解冻后,台湾当局允许老兵返乡探亲,已经是台湾知名大老板的菊花之父,回乡找到菊花,父亲感到对不起菊花,为了弥补自己情感上的亏欠,便投入资金,在大陆筹建分公司,菊花担任董事长,菊花虽然事业有成,个人私生活却一塌糊涂,因为先天性不育,菊花与丈夫的关系不睦,丈夫且与聘请的保姆眉来眼去。这位被聘的保姆,恰好就是刘迪的姑姑刘莹,造化弄人,姑侄二人近在咫尺,实则陌如路人。菊花的丈夫看到保姆年轻貌美,便企图染指刘莹,无奈刘莹性如烈火,誓死不从,菊花的丈夫跪在刘莹面前,哭诉妻子先天不育,自己面临香火不续,实乃大不孝,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刘莹同情菊花的丈夫,但明确表示,自己不找到失散的侄儿终生不会出嫁。
菊花察觉了丈夫和保姆之间的关系,却因为自己生理上的缺陷,宽恕了丈夫情感上的不忠。看到刘迪青年才俊,性情和睦与人为善,思维敏捷勤勉有加,菊花便将刘迪收为义子,继承自己的产业。菊花的丈夫获悉此情,心中恼恨万分,便利用自己总经理的身份,处处与刘迪为敌。刘迪不知道总经理因何缘故,寻衅闹事与自己作对,而总经理名义上是自己的义父,自己的难处又无法对义母诉说。这个时候的刘迪,更加思念自己的亲生父母,却不知道他们在哪里,自己究竟根在何方?刘迪折下门前的柳枝,熟练地拧成柳哨,含在口中,吹响自己醉心的柳笛。
声声柳笛,引起了刘莹的关注,这柳笛声如此熟悉,仿佛一直鸣响在她的心灵深处,她突然想到,自己那天回乡,看到侄儿刘迪和父亲在河边牧牛,侄儿刘迪就吹出这样的柳笛声。难道这个会吹柳笛的人就是自己失散的侄儿?刘莹竭力否认自己这样的意念,天底下的事哪有那么多的巧合。
刘迪在观看一家地方卫视的综艺节目“笑傲江湖”,发现这节目里很多人都是凭着一技之长,在众人面前登台演出,不知道自己吹的柳笛能否在这个栏目里表演,刘迪试着给栏目组的人打电话联系,不料栏目组的人鼓励他报名。
刘迪走进了“笑傲江湖”栏目,走向舞台,面对着热情的观众。刘迪首先介绍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希望自己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刘迪的柳笛声声嘹亮特色独有,而且能吹出各种动物的叫声,博得了台下观众的一片叫好,也赢得了评委们一致的称赞。
这期节目播出以后,在全国各地引起热烈反响,中央电视台“等着你”栏目组在郑州的志愿者,看了这期节目后,不但对刘迪精湛柳笛技艺感兴趣,而且对刘迪当年被人贩子拐卖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他特别查考了“栏目组”的数据库,发觉刘迪的遭遇,与豫西某地一户家住深山的老夫妻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之信息相近,便找到了刘迪打工的这家公司,知道刘迪这些年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就将所掌握的信息告诉了刘迪,建议刘迪和对方的父母作骨血比对,刘迪同意了志愿者的建议,到医疗部门抽取自己的血液,将血液样本严格封存,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北京央视“栏目组”,工作人员立即将双方的血液进行了比对,99.99%的相似,生物原理证明,双方有直系的血液关系。中央电视台“等着你”栏目组,为刘迪他们赶制出了一期特别的节目,当大门打开,刘迪看到自己的父母,还有姑姑一起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刘迪立即泪如雨下,紧紧地与亲人们拥抱在一起。刘迪与亲人们互诉失散后的思念之情,中央电视台“等着你”栏目组在制作这期节目的时候,刘迪特别通知远在渝北的姐姐张颖,来到了节目现场,向观众和自己的亲人们介绍姐姐张颖,并明确指出张颖也是他的未婚妻。
在互诉别情中,刘迪获悉姑姑刘莹就在董事长家里做保姆,更是喜上加喜。“等着你”栏目组特邀的社会各界专家,对这期节目进行现场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位专家一针见血点明问题的实质,指出刘迪的遭遇,关键就是“留守儿童”问题,在目前我国社会脱贫攻坚的这场战斗中,受地理环境及其各种因素的制约,许多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青壮劳力大多数出外打工,孤寡老人和单亲儿童,成了许多农村常见的现象,有效地发展经济,特别是地域经济,让农民朋友们在家门口就能找赚钱的门路,不用出远门就找到就业的岗位,彻底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类似刘迪的不幸遭遇,才不会再次重演。
崔雨荷也收看了这期“等着你”的节目,对自己的义子之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崔雨荷也知道了保姆刘莹就是刘迪的姑姑,刘莹平时在这个家里就比较单调,而且对崔雨荷尊敬有加,知道了刘颖和刘迪的关系后,崔雨荷把自己的丈夫叫来,对自己的丈夫说道,自己身染绝症,已经到了晚期,去日将至不久人世,她死后,希丈夫和刘莹结为夫妻,公司产业一半归给义子刘迪,刘迪将来所生的第一个儿子,要归在她的名下,继承崔姓门户;另一半归给刘莹和丈夫,是对刘莹善待她的奖励。菊花退下来后,刘迪和张颖办理了婚事,二人喜结连理,姑姑刘莹为二人主持婚事;刘迪和姑姑刘莹,还有新婚的妻子张颖一同回了一趟老家,拜见自己的亲生父母,当年和自己相依为命的爷爷,痛失爱孙哭瞎了双眼,但是九十多岁的老人油干灯枯大限将至,却一直咽不下那口气,刘迪回到古籍,专程看望命悬一线的爷爷,老人家猛地睁开双眼,看了刘迪一眼,头一歪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离开自己家乡十七年了,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还和十七年前一样,刘迪想到了专家的点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关键之处就在于农村的贫困,就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不改变这种情况,骨肉分离的悲剧随时都可能发生。刘迪和姑姑刘莹当场决定,在自己的家乡投资建厂,开发伏牛山中的农产资源,一方面带动地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让自己的父老乡亲们在家门口同样可以找到脱贫致富的出路。
主要人物表
刘迪:大青山中的“留守儿童”,在和姑姑刘莹进城寻找父母的途中被人迷失,落在人贩子手中,遭到人贩子的折磨,后逃出魔掌,沦落乡下被人收养,学业有成应聘到达公司,最终找到自己的亲人。
刘莹:刘迪的姑姑,为寻找失散的侄儿,应聘到崔雨荷家做保姆,在崔雨荷离世后,与崔雨荷的丈夫结为夫妻。
张颖:刘迪的姐姐,渝北乡下人,美丽善良,后成为刘迪的妻子。
菊花:公司董事长,刘迪义母,善待刘迪。
目录
第一章 去找父母
第二章 姑姑带领
第三章 火车迷失
第四章 噩耗传来
第五章 凶恶人贩
第六章 逃脱魔掌
第七章 沦落乡下
第八章 有了归宿
第九章 互诉心思
第十章 私定终身
第十一章 勤工俭学
第十二章 固执姑姑
第十三章 刘莹苦恼
第十四章 义收螟蛉
第十五章 蓄意打压
第十六章 初闻柳笛
第十七章 菊花之痛
第十八章 惊现贼踪
第十九章 同病相怜
第二十章 遥望中原
第二十一章 姐姐来郑
第二十二章 山重水复
第二十三章 深情呼唤
第二十四章 血浓于水
第二十五章 花好月圆
第二十六章 近乡情怯
第二十七章 痛定思痛
第二十八章 出路何在
第二十九章 头条新闻
第三十章 未雨绸缪
第三十一章 第一书记
第三十二章 省长来访
第三十三章 张颖的心
第三十四章 生母现身
第三十五章 痛说前因
第三十六章 解开心结
第三十七章 道明真情
第三十八章 变生不测
第三十九章 抢抓机遇
第四十章 大功告成
第四十一章 按捺不住
第四十二章 不为所动
第四十三章 身陷囹圄
第四十四章 经历考验
第四十五章 义愤填膺
第四十六章 挺身而出
第四十七章 仗义援手
第四十八章 雷霆之怒
第四十九章 自掘坟墓
第五十章 欢庆胜利


作家简介:夏峻,原名夏建芳,曾用名夏新穗,男,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1年6月生于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东村二组,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家协会理事。自幼酷爱文学,勤于写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已有小小说、诗歌、散文、新闻作品300余篇见诸报端。出版有长篇小说《窦家寨》《晨光》《驻村第一书记》。曾参加河南省“奔流文学院第六、七、十二期作家研修班”学习,在《奔流》文学期刊(2019年第2期)发表短篇小说《反哺》,哈尔滨《青年文学家》(2021年第2期)发表小说《请客》,第6期发表诗歌《早春素描》。其中,长篇小说《晨光》荣获第三届三门峡市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诗歌《我骄傲 我是一名中国人》获“仰韶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诗歌《我骄傲 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荣获河南省离退休干部“不忘初心跟党走,赋能助理再出发”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诗歌创作朗诵大赛一等奖。现在河南日报农村版三门峡记者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