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6点,临县曲峪镇开阳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由开阳村党支部书记郭建強主持。

会上,全体党员认真学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精神。党支部郭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发出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的号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开阳村党支部郭书记对党员干部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党员干部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迅速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传达学习,切实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砥砺奋进,为乡村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为乡村的振兴与发展不懈奋斗。
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需要靠我们党员干部带头摸索。把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我们相信,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年轻的开阳村党支部书记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绘制出一张宏伟蓝图。
开阳村位于曲峪镇西北,黄河岸边,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所辖两个自然村,总面积10000平方米,耕地面积2548亩,总人口1240人,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红枣种植为主导产业,年产量为百万斤。
开阳黄河滩枣,枣质优佳,粒大肉厚核小,有油性,食之香甜可口,久负盛名。经审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813号公告,山西省临县曲峪镇绿色开阳红枣专业合作社报送的“临县开阳大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开阳黄河滩枣种植历史悠久,据民国《临县志》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临县就有枣树栽种,克虎寨、索达干、枣园子一带枣树居多数,而开阳村较为驰名。现开阳村内有大片古枣树群存留,已知的树龄有四百年之久。
开阳村的自然景观巧夺天工,水蚀浮雕闻名遐迩,水蚀浮雕主要在黄河岸边,是石头经过万年的风吹水蚀后,自然形成的一幅幅如出自名家之手的丹青水墨画卷,如暮雨山居、故园之梦,因为距离长、规模大,又有“百里画廊”之称。从碛口古镇溯黄河北上 20 公里 ,
黄河水蚀浮雕精华地段就集中在开阳村一带, 顺着沿黄河旅游公路北上,南起开阳滩水红花,北抵黄土峁约五公里的路程,随处可见悬崖巨壁上一幅幅繁华似锦、奇趣横生的纯天然浮雕壁画,在河中乘船远观,可见或气势恢弘、或婉约清淡,极具水墨写意及抽象浮雕意味的画廊长卷效果;
近看时,可看到其以石雕、浮雕、缕雕为主,兼有平面线刻与透雕、圆雕等,形状各异,视觉生动,可以说它是集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于一体的黄河百里画廊,规模之宏大,形象之生动离奇堪称国内一绝。这一极具观赏价值的黄河崖壁天然浮雕画廊,约形成于 2 万年前的地质运动中,主要因为千万年来的地下水溶蚀作用与河水冲蚀作用加之风沙的吹蚀,使崖面凹凸不平并渐渐连成一片。
开阳村的古代遗迹颇多,如古庙宇、葬墓群、古山寨、古柏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力量的冲击下,大部分的建筑已经被毁坏,所幸残存的也只剩些破躯烂壳面目全非了,只有结合村中老者们的追忆来推测想象当时的一些盛况。
古庙建筑: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开阳村内外曾有古庙宇十八座,分别有关帝庙、二郎庙、火神庙、财神庙和、城隍庙玉皇庙、观音庙、三教圣人庙和子孙娘娘庙、文昌庙一座、弥勒佛庙,西边是、罗汉庙、河神庙、龙王庙、佛殿庙、水神娘娘庙。
种类之全、规模之盛为一般村庄所罕见,但可惜,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除少数几座因年久失修自然坍塌外,其余大部分是人为破坏。除文昌庙和罗汉庙的原址被修路和新建民居占用外,其余十六座庙的旧址、基址都尚在,但可惜留下的也只是些破窑烂洞、断壁残垣了。
让人高兴的是美丽的(沿黄一号)旅游公路穿村而过,旅游公路驿站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红枣采摘园对外开放。助推了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的加速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村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编——高乔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