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
文/焦同生
“柴贵大刀迎头劈下,岳飞手抖沥泉神枪横担铁门栓,嘡地将柴贵的金刀挡起,岳飞向小梁王的肋条刺去,一抬手将小梁王柴贵甩到马下……”老槐树树荫下,刘兰芳讲的评书《岳飞传》让端着碗边吃饭边听评书的人们如醉如痴……
一提老槐树,大家自然想起“要问你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也会想起黄梅戏戏曲电影《天仙配》里董永和七仙女的“月老”。但这里的老槐树却是在我的故乡,原名为五槐村的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南寨村。
在故乡我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这棵树已经有800多年的树龄了。它是我们村的标志之一,是被保护的物质文化遗产。
老槐树的树干由于年代久远,树的中间凹了进去,长成了C型。老槐树凹进去的里面,有一绺一绺鼓出来的树楞。
老槐树长的很茂盛,绿荫如盖。树上的槐背靠着一户人家的房边,前面是一条不到两米宽的土路,由于路窄,过往的车辆硬是将树刮出了一道深深的车轴槽。路的两边摆放着两排石头,偌大的树冠遮出了很大的一片树荫。夏天大家都端着饭碗坐在在树荫下路边的石头上吃饭。一边吃,一边聊天。那时候,听收音机是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文艺享受。大家一起在老槐树下乘凉,一起听刘兰芳播讲的《岳飞传》和单田芳播讲的《隋唐演义》等评书,听电台播放的《每周一歌》。那时候人们学会的歌多,都得益于跟《每周一歌》的学唱。老槐树也成了人们获得消息,交流感情的绝佳场所。老槐树也成了见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从呱呱坠地到走出山村成长的“目击者”。也见证了南寨村几百年的发展变化。
小时候我们小伙伴们经常从树后扒着树楞爬到树杈上玩耍。有一次,因为玩没有完成作业,第二天上课交不出作业,我和白白被古端芝老师撵出教室让我们补作业。因为怕被母亲打,都不敢回家写,就躲在老槐树后面的树凹里写作业,写完后探出头左右看看没人才赶紧跑出来……
到了开花的季节,淡黄色的槐花在树枝上随风摇曳,清香袭人。那时我们拿着长杆子去钩槐花。杆子头绑着用铁丝弯成的钩,将铁丝钩勾住槐花根枝一扭一绞就将槐花勾下来了。然后将槐花洗净拌上玉茭面做成“槐花拨烂”(井陉的美食之一)供家人食用。
多少年来,老槐树不仅给带来了清凉和槐花的清香,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历程,更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