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抗疫故事
——疫情当前,冲锋在前
文‖于杨
2021年11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席卷庄河,我市迅速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赵玉刚,1991.12参军,在部队期间表现优异,通过刻苦学习,顺利考入军校,1998年毕业后成为一名军事主官,在部队期间荣获三等功5次。2003转业后成为司法干线一员 ,工作兢兢业业,业绩突出,2014年任命为庄河市司法局蓉花山司法所所长,2017至今任庄河市司法局兴达司法所所长。先后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大连市优秀调解员、辽宁省防激化先进个人等。作为一名有着10多年军龄的退役老兵、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永葆敢于吃苦、不怕牺牲的政治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

疫”不容辞 “刚”毅不屈
“听说新胜社区书记因身体原因居家隔离了?那我愿意报名做替补,无论如何我都是一名党员,也是退伍军人,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必须勇往直前,请组织相信我”……赵玉刚同志了解到自己所包保的新胜社区书记,因身体原因需居家隔离这一情况后,主动站了出来,义无反顾挑起整个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大梁。为了把工作落实到位、落实到户、落实到人,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奔走在辖区的每一个角落,苦口婆心地向居民强调这次疫情防控的严峻性,摸排各种潜在的隐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勇于担当 “刚”柔并济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式,他坚守一线,甘做防控工作的“孺子牛”!他利用微信平台,每天及时向队员传达防控最新消息,及下达布置最新任务,并积极动员,提升科学防控意识,逐步建立全员抗击疫情的信心,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蓬勃力量!“赵所长,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觉得你这个人真凶,但是,这几天接触下来觉得你太好了,有什么问题都能帮我们解决,让我们干起活来也有依靠。”一位五十多岁的村民组长这样说到。


为了将疫情对百姓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赵玉刚同志不厌其烦的和社区工作人员协商着生活物资和药品等的配送问题,从核酸检测的物资准备、人员调配到医护人员的就餐、站岗人员的保暖再到居民组长的防护、志愿者们的通勤,赵玉刚同志都深深记挂于心,不顾严寒、不分昼夜,既是“指挥员”,也是“服务员”,一次次将温暖送到老百姓的手中,一次次为战友们解决后顾之忧。


由于封城封门,又逢夜晚,居民下水道堵塞十分严重。他亲自联系疏通下水道师傅,然而维修师傅开始不愿接这活,当得知真相后,为赵所长的举动所感染,连夜修复。而赵所长忙的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下水道疏通后匆忙吃了几口凉饭又接着去参加会议,准备明天的核酸检测物资,不但是这些,还有居民房屋漏水,特困户吃不上饭更是牢记于心!
同时赵玉刚同志在抗疫中不忘老本行,期间调解家庭纠纷,使其离婚家庭得到缓解,邻里纠纷得到合理解决;动员监外执行矫正对象参与志愿者服务,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使其尽快回归社会,做优秀公民;普法工作更是做在前,辖区居民都能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对于个别发表不当言论并带有诋毁志愿者的居民,赵所长都会严肃处理,使其公开致歉,群众拍手叫好。


默默无言百炼成“刚”
舍小家为大家,用真情书写党员初心使命,用行动践行军人退伍不褪色的誓言。他作为防疫战场的尖兵力量,总是冲在最前沿、不叫苦、不叫累,用坚强党性筑起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体现了司法干警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起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的热血忠诚,赢得了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

他亲自把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送到最困难的群众手中。
他加强管控,出行和来访人员无一人能“钻空子”辖区内无一例阳性。
他组织指挥方法得当,居委会班子成员、志愿者搭配合理,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他紧张有序的布置检测排查工作得到了更多群众赞同与肯定,在赵所长的带领下辖区群众踊跃报名做志愿者为辖区防疫贡献一份力量。
他安排核酸检测有条不紊,思想工作紧抓不懈,群众思想稳定意识高。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到了群众和上级的认可,也为庄河市疫情防控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即便平凡如我们,也是筑梦中国的一颗螺丝钉,疾风知劲草,危难显本色,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他说“入了党,总要为组织竭尽所能拼过命,才是真的尽力了,才配的起胸前的党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说抗击疫情,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慎终如始更加重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带领队员用爱心,细心,恒心和忠心,筑起一道抗疫的坚实堡垒,带给辖区百姓最大的安全感,白衣执甲在前方抗击疫病,排除万难在后方建立屏障,正是这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更加坚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者简介
于杨,女,1996年7月出生,辽宁庄河人,2018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现任庄河市司法局兴达司法所司法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