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妹邀我们昆明游
(十六)
文/周秀娥
在文化名人的办公室里,我们几个人喝着茶聊着天,偶尔,有人走进来串串门,主动跟我们打招呼。“您好啊,你们,新来的客人吧!”这是一位近五十岁的女士,她进门就主动跟我们说话,而且主动地介绍起自己:“我,一个广东人,成夜成夜不睡觉,全国各地求医问药,全都无效后,家里人联系来这里调养,我已经吃住在这里三个月,现在很好,我能睡着觉了!”中年女士在说着,我心里的疑问也追着。“怎么想起来这里的?”我非常好奇地问。“我爸妈打听的,我的爸爸,从公安局长的位上退休,你知道吗?他是多么心疼她的姑娘啊!我这个人,从小家庭条件过好,父母亲又娇生惯养,吃得鸡呀鱼呀好东西过多,我长大成年后,不知为什么就没有了觉,就是睡不着觉,儿子说妈妈成了不睡觉的神仙,全家人都万分焦急,不得不发动亲朋好友,到处找人问病,寻求好医,没有什么效果,才打听着来到这里,我现在也明白了,是那些年杀生过多,现在该好好管管自己,好好反思自己,尤其是管好自己的嘴!……”中年女士正意味深长地讲着,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些发人深省的故事。
正在这时,又来了一个中年男士,也是串门的,他一下子打断了滔滔不绝,正讲着故事的中年女人的话语说:“哈哈,这有好多客人!都是哪里来的?”当他得知我们是来自山东时,中年男士主动伸出手,跟我们握手“ !我,来自辽宁沈阳,我们两省很近,而且邻居省。我,来这里,很简单,从网上一搜,竟然找到这里,我毫不犹豫地坐火车,我过来已经有一个多月。”
中年女士见缝插针般抢过话头,“我来到这里,已经三个月,你们看看,我的脸色,我的气色,我的身体,变化大不大?”我有些好奇地问:“你们来这里到底是干什么啊?需要花钱吗?”中年女士说:“不需要花一分钱,我们在这里都是做义工,我会做饭,来这里的人很多,我们这些人,已经组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这里每个人,吃住修行都免费,莫非这里已经进入共产主义?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打问号,怎么想都难以抹去这一系列的疑问?有这么多人在吃住,自然有最起码最基本的花费,这些每天花销的钱,都是来自哪里?因为,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来到这里白吃白喝白住,这种情况,我是从未听说过啊?……
我们在名人办公室里,一直待到下午四点左右,一位器宇轩昂,看上去又有几份仙风道骨的中年先生,陪着一位看上去像是企业家模样的男士走进来。“啊,这就是我们一直等待的文化名人!”南昌妹妹站起来,主动迎上去,给我们介绍着,同时,南昌妹妹又跟文化名人介绍着我们。“山东,我的好朋友,爱写文章的律师朋友,今天慕名来访!”文化名人伸出手来,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南昌妹妹一再请求,文化名人才给我们一点开示,“天为棺盖,地为棺底,人永远无法走出这一步!污染,环境的污染,水的污染,食物农药化肥的污染,个别人的业力,竟然连累全社会;文明成果,人们共享,如高铁,如智能手机,地球村早已不是梦,出行便捷,随时联系,哪个时代的皇权享受过?烦恼何来?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内心?”
这时,跟文化名人一起进门的企业家人士(我个人凭感觉判断)说:“我最佩服先生,八十年代就事业有成,企业成功,功成名就后,个人竟然捐款上亿元发展文化,做慈善事业!”我瞪大了眼睛,莫非其他人的吃住等一系列花费,是文化名人的捐款和付出?我,一名执业律师,事事免不了法律思维,细节考虑得很具体……

周秀娥,中共党员,拥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专业,山东大学法学专业,双专业双本科文凭,现任山东大正泰和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从业20多年资深律师,作家,诗人,三木秉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律师团负责人。在《文学精英》《中外文学精英》等众多著名微刊、纸刊及十几种类网站发稿诗歌、散文、小说三千余篇(首),曾获全国春季征文二等奖,全国夏季、秋季征文一等奖,同时在抖音,快手,百家号等,拥有自己众多的粉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