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联故事新编】第十集
临危不惧突重围
巧借地利少胜多
“嫂子,嫂子借你一双小手,捧一把黑土先把敌人埋掉……”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嫂子颂》,让国人记住了那个粗犷、执拗、充满英雄气概的赵尚志。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赵尚志不但是威震中外的著名抗日将领,更是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的民族英雄。无论是在他曾奋勇杀敌的尚志市,还是留下过他足迹的哈尔滨尚志大街及北疆的崇山峻岭,“尚志”二字已成为英雄和光荣的代名词,深深刻在每个龙江人的心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创造出无数英雄故事的传奇人物,感受他的苦与乐,见证他的执着与坚韧。
现在就让我们追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赵尚志同志的事迹吧。他一向以英勇善战著称,指挥过的许多次取得胜利的战斗,都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使敌人闻风丧胆。竟发出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之哀叹。赵尚志同志指挥有上百次战斗,其中最著名的有“肖田地”和"冰趟子"这两场战斗。
现在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赵尚志指挥的“肖田地”战斗。
在赵尚志采取主动进攻日伪军的战例中,肖田地战斗最具有代表性。因为在战斗结束后,日军头目曾望月慨叹到:此战必有名将指挥。
那是1934年11月下旬,赵尚志率哈东支队200余名队员行至肖田地时,与日伪军700余人不期而遇。由于日伪军数倍于我军,只一会功夫就完成对我哈东支队的包围。赵尚志临危不惊,马上环顾周围地形,迅速指挥战士们占领附近的一个独立山头阵地,并果断指挥部队进入战斗状态。交火后,经过几个轮回的激战,压制住了敌人的正面攻击。不多时,狡猾的敌人又从右边山沟的沟底兜了上来。赵尚志指挥部队看敌人正面的防御比较薄弱,就调动一部分重武器集中火力消灭沟底的敌人。虚晃一枪之后,又马上杀了个回马枪,从正面一顿猛冲猛打,很快撕开一个缺口突围了出去,并快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将部队如鱼游春水般带到了密林深处。鏖战中,赵尚志同志左肘部中弹负伤,但仍井然有序地坚持指挥部队。敌人不知路径,所以也不敢贸然追击。肖田地一战毙伤日伪军100余名,我军只伤亡三人。
还有一个战例就是在1937年3月初的“冰趟子”战斗。抗联第三军在第二次西征途中,赵尚志亲率骑兵两百多人,行进到黑龙江省海伦县与通北交界的山里时,遭遇到日伪军"讨伐队"的追击,赵尚志果断决定将敌人引入他过去预先观察好的地形中。那里有一大片从山上流淌下来的泉水而结成的冰川,冰上覆雪,雪上结冰,其表面光滑无比,人畜踏上去无不摔跤滑倒,当地人称之为"冰趟子"。3月7日傍晚,日军竹内部队的守田大尉率领日军七百余人对我抗联部队穷追不舍,哪曾想却陆续开进了我军事先设好的伏击圈。只听赵尚志将军一声令下,我抗联部队步枪、机枪等轻重武器一起开火,敌人在光滑如镜的冰川上本来就站立不住,又遭到抗联部队交叉火力伏击,只一会儿功夫,日伪军的尸体就一排排盖满了冰面。由于此次战斗规模比较大,所以被消灭的敌人数量也比较多。而我军由于占有地利优势作掩护,则伤亡极少。关于这次战斗的具体情况,据参加过此次战斗的原抗联三军老战士陈明同志讲后被记录了下来,成为了研究东北抗联战役的珍贵资料存档。
上面讲述的,就是赵尚志指挥抗联部队战斗的两个经典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