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又 到 三 月 三
——学 书 悟 道
文/侯振宇
书法居四大国粹之首,历朝历代都是文人雅士一生的追求。
书法随着文字的诞生而诞生,篆隶楷行草,从始至终追求的是美。
书法是文人余事,曹丕“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杜甫的“文章千古事,得失过心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唐朝取士“身言书判”,把书法提高到一个高度,举办了有史以来最豪华的书法培训班,教授是虞世南褚遂良。
书写字是人的门面,书为心画,是情感的表达。三大行书,三种心情,三种意境,不可重复。

我自幼喜欢写字,从小学到初中用毛笔写描红写印格,大字写在方框里面,小字写在方格上,给大字加了一道方方正正的围墙,后边就停了大字课,写钢笔字,在同班同学里字写的算是比较好,但到高中就明显落后,同学中有书写更好的,出版报根本轮不到我,这更激起我练字的热情。后来有位同学送我一本字帖,黑底黄字,是王羲之的行草书,散的,我粘贴在红旗杂志上,封面写上“千金夹”,读高中插队工作都带在身边,一有机会就看就写。单位上也有爱好者借去,时间长了就忘记谁借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了,曾写过一篇《三十多年的寻找》的小散文,仍然没有唤回,只惋惜后悔自责!但练字始终没有停止,有条件了用毛笔,没有条件用钢笔,走到哪里,看到写的好的字就端祥揣摩,报纸杂志上的就剪帖。零二年因工作交流,单身一人,又在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除了必要的应酬外,重新拿起了毛笔练字,始终没拜师,没有读书法理论书,只是练字,后来调进西安,看书展,看一些书法家现场挥毫,知道自己的差距,从交流中知道不仅要练还要读书法理论,知道怎么练,怎么读帖。再后来知道了只写行书不行,学写魏碑,增强点画的力感质感立体感,并从章法气韵节奏上注意,有所进步,也总结了一些体会。我认为书法有四个层次:技.艺.道.德。

技:技就是技法,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笔法就是方笔圆笔,永字八法讲的很清楚很形象很生动,起行收,讲运笔的藏露轻重缓急虚实节奏。字法讲的是结构,启功先生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了“五八”黄金分割法很精准很实用。墨法就是如何研墨调墨写出墨分五色。章法就是一张作品的布局,布局有小布局大布局,一个字就是一个小章法,一行有一行的章法,整幅作品有整幅作品的章法,不同书体有不同的章法,如图似画,最能打动人的是行草书,有轻重倚侧大小聚散行云流水,既有规矩又有个性,最能体现作者的才情心胸气魄,最能打动人感染人,最能使人浮想联翩,最能引人入胜。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东西,全靠临帖,然后如张旭光先生在行书八讲中讲的“临摹性创作,依托性创作,吸收性创作”,这是书法的基本功,可书写盈联古今诗文,精到者可为匠人,可以出门做活了,百分之七八十学书者处于这一阶段,这也是伴随学书者的终生,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文征明八十多岁仍然临帖。

艺:首先要学的是书法理论,陈振廉先生写的中国书法史比较系统,白蕉先生写的书法讲稿比较全面通俗易懂,郑晓华讲《书谱》深入浅出,旁证博引,理论实践齐头并进。在理论指导下临摹,会有打开天窗之感,豁然开朗,找到了方向,寻到了亲娘。其次是美学理论的学习,宗白华“一支笔界破了虚空”,书画同源,笔法美,结构美,墨色美,章法美,意境美。文史哲的学习,可以自作诗文作序写跋,引用典故自然常知。你的知识面越宽,不仅仅是开阔视野,宝塔要高地基就得宽厚大,才能屹立不倒,还会使作品文章书法相得益彰,文人书画是人生枚枚以求的,三大行书不仅是书法美,诗文也非常感人。孔子曰“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不学诗无以言”,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东坡“退笔如塚不足珍,读书万巷始通神”,处于这一阶段才能称为书法家,这部份人约占学书者的百分之二三十。

道:道法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并对儒道释对哲学有较深的研究,在书法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书法实践具有自己的风格和面貌,在书法界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引领一代书风。如同陈年的酒,绵软醇厚。玉石山料与籽料,山料便宜,而籽料经过河水的冲刷渗润,加上大师的精雕细琢就是一件完美的上上之品!

德:指一个书法艺术家的品行修为,在艺术上甚称旗帜,在德行上是榜样,其作品才能在社会留得住传得下去,有传统精神,正大气象,人品艺品相得益彰。宋四家苏黄米蔡,按艺术水平应该是蔡京,但因是奸相,就换成了蔡襄。宋徽宗的瘦金体是亡国之君书法,也不可学,再好挂在家里没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气象。包括赵孟頫,因是赵宋后人而作二臣,仍有很多人瞧不起,被傅山骂的狗血淋头。八大山人石涛同为朱明后裔,但两人由于年龄经历不同,对清廷的态度也不同,石涛也被人垢病。明未清初的王铎也是二臣,被后人看不起,上世纪八九十年因日本人推崇才在国内兴起学习热潮。明朝的董其昌父子横行乡里也被文人雅士不齿,因康熙皇帝好之而在清朝成好主流书风。民国有于右任组织编写了标准草书,用魏碑写草书而自成一体。解放后有被毛主席赞为“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的舒同,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都是德艺双馨极具影响力的书法艺术家。这里还不得不说的是毛主席,号称毛体书法,毛体书法靠章法气韵气势气概诗文联句提词取胜,学习临摹者很多,但意境神韵气势很难达到。
四美具大物也,若情境和合,可直追三大行书。
如今退休了,继续我的书法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