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赏析
文/吴名岗
《将进酒》是李白以劝酒的形式写的一首诗。“将”音(qiang),“将进酒”就是我们口语常说的“将吃点”的那个“将”。《将进酒》是汉乐府诗歌名,就是劝酒辞。
这次喝酒是元丹丘做东,大概他年龄较小,所以李白在诗中叫他“丹丘生”,另外一位叫岑勋,诗中称他“岑夫子”,可能年龄较大。
这首诗一般认为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是李白被从皇宫赶出后所作,这年李白应是50岁,从其诗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以看出,李白当时对人生还是积极的,对自己的前途还抱有信心。

《新唐书·李白传》说:天宝初年,李白和道士吴筠隐居于会稽剡中(今浙江绍兴),玄宗召吴筠,吴筠荐李白,一起被召入宫,俱待诏翰林院。李白嗜酒,无事就到酒馆和朋友们喝酒。一天,玄宗在沉香亭游玩,心有所感,想叫李白作诗。李白不在宫中,派人找到街上,李白已经醉在酒馆。差人把他拉回,用凉水洒到他的脸上,稍醒。给他拿来笔墨,李白写出了《清平调》三首,其中之一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把杨贵妃写成了仙女,连写了十余首诗,都很好。唐明皇很高兴,多次请李白参加宴会并与之交谈。李白受宠若惊,有一次他竟沉醉殿上,还伸着腿让高力士给他脱靴。高力士很生气,他可是大内总管。高力士把李白的诗摘抄给杨贵妃,并给予曲解以激怒她。唐明皇要给李白个官当,杨玉环说李白的坏话,官没当成。李白自觉在宫中难待下去,便“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李白因此浪迹江湖,醉酒吟诗。
《将进酒》是李白离开宫中数年后,大概有点什么“得意”之事,朋友请他喝酒,他很高兴,又愁又愤自己的怀才不遇,所谓“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机”,便写出了这首酣畅淋漓的劝酒诗。
劝人喝酒要说个理,李白讲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凑在一块不容易,多喝点,喝酒不要怕花钱,花光了再挣,“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时光不会倒流,机会不会再来,喝酒别怕醉,醉了比醒着好:醉了才无忧无虑,才无烦恼,无忧愁。岑夫子、丹丘生,让我们一醉方休,同消忧愁!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劲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句是说人生短暂。译成白话就是:您没看见吗,住在正房的长辈们照着镜子,看到自己的满头白发,感叹一晃就老啦。“朝如青丝暮成雪”是就人的头发的变化写出了人生的短暂。因为人生短暂,所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趁此机会多喝几杯。
喝酒要有酒钱,特别是那种奢华的豪饮,没有钱是不行的。以下诗句,都与钱有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说只要有用,能挣钱,花光了还能挣。皇帝“赐金”就都被李白喝酒花了。别怕花钱,喝吧!不但劝酒,还要为君歌一曲,真是“对酒当歌”。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这三句是“歌”的内容,说那些钟鸣鼎食之家,锦衣玉食之人并不足贵。“馔玉”就是“玉馔”,象玉一样珍贵的食品。李白对“钟鼓馔玉”看不上眼,“但愿长醉不复醒”。下面讲的是陈王曹植的饮酒故事,曹植有才,与兄曹丕争为帝而敗,斗酒十千,挥霍销愁。
听李白说这些,主人元丹丘说:“我怎么能和陈王曹植相比,那有那么多钱?”李白说:“径取沽酒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把我的宝马、能值千金的狐裘拿去换酒喝,也要大家一醉方休。
《将进酒》虽然是李白在酒桌上的一篇大话,酒话,但道理清晰,比喻恰当,豪气万丈,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贯到底!这样劝酒,我也会多喝几杯,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者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