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大树遮荫
每每闲聊,总有话题,大树好乘凉。因有枝繁叶茂,可以遮阳档雨,每与人便。
酒酣时,异见生,其言曰大树荫死草。理之凿凿,不容争辩。大树者,吸尽辖区营养,收尽阳光雨露,不与小草谋生之机。
余见认为,事皆两面,利弊均占,巧占而可取利。君不见凡乏大树之地贫瘠,每见大树之地肥沃?小苗因有大树阴凉而簇生,又因大树之荫,不争阳光雨露而枯,终究幸存一二,于夹缝之中艰难生长,瘦骨而零丁。然虽骨瘦,因荫于大树之下,身直似笔,意志弥坚,为夺一缕阳光,力争向上,终于一天身高齐群,得见阳光,可以饱露。
此时之小树,论身家,沧海之一滴,然论高度,却与大富齐肩。身处保护之中,虽身杆纤纤瘦小,然狂风暴雨袭来,毫发不伤,因有群林呵护。始得天时,犹占地利,谦卑得人和,始发横枝,日复日,年复年,小树已参天。
如之者,万中之一,虽长成,亦已历千辛万苦,年久岁长。然不失为励志之典型。
时运有之,造化有之,巧合有之。种子飘落,或天定自然,或人为移徙,总有适宜之地。处大树之周而生,不争其食,似与大树无关,却可借其利,风暴来时,免当其冲,凭阻风暴。假时日,亦盛茂,亦当责。木木联接而林,再而森。
物种诸多,所须各异,生存条件各不相同。大树之下并非无杂草,某些生物偏喜大树之下生存,喜阴动植物常有之,因有大树之荫而蓬勃。
固此余意认为,大树者,利大而弊小,人各取其巧,趋利自然中。
文/尖山稚子 202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