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一把手》
文/一蓑烟雨
马举发表在辽宁作协月刊上的新作《一把手》,是一篇新时代难得的农村题材好小说。作者一如既往,-头扎入家乡塞北的农村,全身心体会感悟着父老乡亲们的时下生活和喜怒哀乐。描写刻画塞北乡下,农村女人的立体形象,而这篇《一把手》却一反他自己以前的小说女性模式结局,通过真实可信的细节,把主人公腊梅塑造的哀而不伤;这位腊梅从屈辱悲忿的生存环境中,奋然崛起,自强自立,在生活的屈辱中,不断寻找自己新的人生定位,终于创造了人生成功的奇迹。为社会和生活频添了一道亮色。而她的大度宽容和深沉母爱,这些纯朴善良的品格,也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演变,渐渐丰满起来。一个灵秀坚贞,勤劳奋进的美丽村姑形象也跃然纸上,丰满可信。
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异变迁,毋庸讳言,女性,特别是农村妇女,总比男性承受着社会更多的心理压力和世俗偏见,许多乡下红颜就是在这坎坷的磨难中慢慢夭折,演绎了一幕幕又一出出人生悲剧,故民歌酸曲中唱道: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圆,人里头数不过女儿可怜……我们从马举小说《孽缘》,《杏花白了》…等一系列长中短篇小说中见惯了乡下女人不幸的命运和悲催结局;而本篇小说《一把手》却一反这种境遇,把一个受尽浪荡丈夫欺凌虐待的农村女子,写得愈挫愈奋,在底层毫无希望的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岀了自己全新的天地,读来令人感佩。
由此可见,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自己的路,始终在自己的脚下。有人在崎岖坎坷中,仍能趟岀一条光明的路来,反之,前面即使是坦途大道,倘若你畏怯裹足不前,亦是黯淡人生,一切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