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厌山坡贫瘠地,乐于奉献是红苕【黄陂诗联李集分会】119期《咏苕》专题一 刘德芳记栽苕(8首)
(一)
漂洋过海到清朝,落地生根品质高。
不厌山坡贫瘠地,乐于奉献是红苕。
注:红苕,即甘薯。原产于南美洲,清朝康熙年间,由陈振龙从南美引入中国。
(二)
农村夏至正栽苕,整地施肥拢埂条。
每棵苗长三健节,倾斜扦插水淋浇。
(三)
质地要求并不高,栽培管理应勤薅。
防虫治病藤条好,亩产七千上下跑。
(四)
淀粉纤维含量高,防癌保健是琼膏。
根甜叶嫩皆为宝,牛壮羊肥猪长膘。
(五)
装作糊涂岂是苕,养性修身诵离骚①。
人生在世和为贵,无欲无求岁月遥。
注:泛指读书学习,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六)
世味年来薄似纱,何人愿把此君夸。
三年灾难谁曾记,唯有四零五后他。
(七)
玉盘珍羞值万钱,筵间时有薯甘甜。
并非食客感觉好,只是为了装面颜。
(八)
闲来无事不从容,八卦炉中见火功。
牢记初心担使命,是黑是红顷刻中。
作者简介:刘德芳,男,生于一九四九年,武汉市黄陂区人,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毕业。中共党员,政工师,退休后从事行政义工,二00八年后担任街道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现为黄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