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钰莲《十六字令·秋》三首词的简析
包存贤(思源)
作者玉莲的词“十六字令·秋”三首,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下面就这三首词从思想内容上作一点简要的分析。附原玉如下:
十六字令.秋(新韵)
文/钰莲
一
秋。残叶飘零满目愁。风波皱,凉意上心头。
二
秋。半百流年面有沟。声声叹,岁月不回头。
三
秋。十月红枫韵正稠。江山俊,七彩染神州。
一,先谈谈第一首和第二首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金风送爽五彩斑斓的季节;又是花落的季节。无论怎样,作者都是通过对眼前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浮想联翩,触景生情。
或许作者有很多不如意的往事而心随境迁吧?“残叶飘零”,秋水“波皱”,满目愁容,丝丝凉意袭上心头。回想往事“半百流年”,青春已去,从而发出声声叹息及“岁月不回头”的感慨。作者迎着瑟瑟的秋风,任凭它吹拂自己的苍颜,啊!我已经老了!岁月的年轮已深深地刻在脸上,流逝的时光伴随着如霜的花发渐渐远去。往事不堪回首,秋,这岁月长河里的瞬间时光,给了作者无限的遐想……无尽的思念……此时作者的思想情绪已低落到低谷。
总之,这两首词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限怀念与感慨,然而逝去的时光不再重返,消沉并不是解决思想情绪的良药。
二, 再谈谈第三首
尽管作者在前两首词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思想情绪的消沉,然而第三首词却表现了与前两首词完全不同的思想情怀。
秋,十月的秋,“红枫韵正稠”,放眼望去,,远处的枫林,层林尽染,火红繁稠。“江山俊,七彩染神州”,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多么美丽壮观,一幅多彩多姿的秋景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是呀,秋风萧瑟,落叶飘零,不经意间会引起多少人不愉快的往事,而红枫正稠,却又激起多少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从第三首词可以看到作者的情绪发生了质的转变,由低沉失落转为昂扬向上。
总之,这三首词“十六字令·秋”都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哀伤与喜悦之情,均是因景生情,有感而发,故词中有画,画中有人,人亦有情,即:景——人——情的布局浑然一体。虽然每首词仅仅十六个字,却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表露无余。
以上简析只是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如有异议渴望商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