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
文/张秉全

阴历的“冬三月”是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农历十月初一是冬三月的第一天。是传统的寒衣节。看一看这两天的天气,真佩服我们的老祖先,前两天还风和日丽,暖阳高照,而寒衣节到来,再加上立冬节气临近,就开始大风降温,寒冷无比了。这也是老天爷提醒大家,冬天来了,严寒的天气开始了,我们翻箱倒柜的把过冬的衣服拿出来,穿在身上保暖。我们也要提醒给自己的亲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爱人、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所关心的人出门要穿上御寒的棉衣,注意保暖,保重身体。
生者如此,逝者也是这样的。河湟地区,在寒衣节这天,要给我们已逝去的亲人烧一些纸衣之类的东西,表示天冷了,给你们送寒衣来了,来表达我们对已逝去的亲人无限的思念和惦念之情。因此有“十月一,送寒衣”的说法。
有关寒衣节的来历,有多种版本,最早的是来源于周朝的腊祭日,这天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时间恰好在农历十月一日。
关于寒衣节还有一个非常悲凉的爱情故事,相传在秦始皇时期,江南有一位孟员外,有一年他们在后花园种了一个葫芦,这个葫芦就顺着墙爬到了隔壁的老姜家,结了一个大葫芦。秋后,剖开葫芦之后从里面出来一个白白胖胖、非常可爱的女孩儿,取名叫孟姜女。

时光荏苒,孟姜女长到十八岁了,她聪明伶俐,知书达礼,婷婷玉立。有一天,范喜良躲避徭役,躲到孟家,员外看到范喜良英俊潇洒,一表人才,就把他招为女婿。三天后,范喜良被抓去修筑万里长城。孟姜女日思夜想自己的丈夫,天气冷了,她就想,我一定要亲手缝制寒衣给他送过去,为我的丈夫御寒。当孟姜女挑灯缝纫,把自己万千思念化作一针一线,密密缝进寒衣。她不怕山高路远,不怕艰难险阻,千里寻夫,把寒衣给自己的丈夫送过去。当寻到长城脚下,她万万没想到,丈夫已经被活活累死,尸骨已经埋筑在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撕心裂肺地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她就把自己亲手缝制的棉衣给烧了,送给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丈夫……
因此就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千百年来,这段忠贞不屈“送寒衣”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