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感悟
崔芬
昨天因为要去参加朋友儿子的婚礼,听完魏俊梅老师的直播课教学匆忙出发,虽然一路疾驰,马不停蹄,赶到时婚礼仪式即将结束,心中不免有点愧疚。因为朋友前一个月就告诉我,一定要提前到,帮她招呼一下宾客。本来想放弃直播课但又考虑到我是刚开始学习《诗经》吟诵,对于吟诵的技巧,群里的规矩,老师的要求还不甚了解,再加之第一节直播课听魏老师说把没有修改名片的踢出群,单怕自己旷课遭到同样的“待遇”,就想朋友那里人多,缺我一个无所谓,坚持听完了直播课再动身。
婚礼结束,朋友一家人敬酒时,面对朋友真切的眼神又一次不安。我刚想开口解释,朋友先说话了:“来,我们先敬这位刻苦学习传统文化的践行者,最近是不是又开始学习《诗经》了?”我感激地举起杯。
魏老师课堂上的话开始在耳边回响。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在等待中煎熬焦灼,当期盼变成失望,失望进展成绝望时,有几个人能做到不抱怨,有几个人会替对方担忧,祈求对方平安无事,而不是一味地不平,认为对方放了自己鸽子。
生活中的偶然时有发生,当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小伙子满怀期待的站在东门外的杨树下等待心怡的姑娘时,等到的不是姗姗而来的她,却是满天星斗呼唤出的启明星,听到的不是姑娘温柔甜蜜的话语,而是杨树叶子随风摇曳的飒飒声。如果这个小伙子的风流倜傥仅仅表现在外表,他一定会抱怨,甚至会愤怒。相反,他的胸怀如同他的外表一样风流倜傥,他就会表现出君子风范,不怨不怒,反而会担忧。就像我的朋友原谅我理解我一样原谅没有如期而至的姑娘。这是怎样的包容大度!我似乎听见,小伙子喃喃自语:“失约不要紧,只要你平安”。我似乎看见,小伙子步履悠悠走向姑娘的住处。
《东门之杨》的学习,让我明白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要崇德向善,见人过失,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反之,抓住别人的一点过失,大肆渲染,给人难堪,甚至羞辱,就不配学习传统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