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 杨
若拉她们公社成立的知识青年小组是旗知青办的意思。
因为,周秉建从部队回来要在她们公社加入知识青年队伍。
周秉建当初也是下乡的知识青年,到了阿巴嘎旗下乡。后来才知道她从那里参了军,又回到了北京。当周总理知道了她的情况,又让她重新回到锡盟,回到了草原上。

这样,她们才有缘和周秉建认识,与她一起生活。所以旗知青办想借这个东风,组成一个知识青年小组,作为旗知识青年工作的示范点。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又把巴拉根牧场的徐春荣调过来,加上若拉三个人,就组成一个知识青年牧羊小组。
并且派了牧民大叔一家,和我们一起放牧,传授给若拉她们一些更实用的牧羊经验。

因为若拉在语言上和牧民交流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就既方便了知青与牧民的交流,也为知青学习牧民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奠定了基础。
和新来的伙伴们一起生活,若拉心里非常舒畅。因为,周秉建是一个很值得大家学习和信赖的人。
她性情温和,比较低调,从来没有见过她为了一些事情与谁争执,也很容易相处,没有一点点高干子弟的傲气和清高。
所以,知青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方面,若拉都记在心里。
她经常暗暗的想到,人家那么大的干部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边疆了,我们还有什么想法呢?
所以,若拉时时处处,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想丢父母的脸,也不想丢自己的脸。干活的时候,尽量多干一些。如果能帮到别人,就一定要帮忙。
在这个知青群体里,若拉一心一意融入其中,不论在放羊的时候,还是在民兵训练的时候;还是在军民联防时都以身作则,既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也在知识青年群体里做到了严于律己。
想起来,那一年的冬天,有一次,若拉和周秉建一起去奥特儿学习,回家的路上,天下了雪。漫天飞舞的雪花,夹带着很急速的风,一时间,刮得昏天暗地,连都仍白雅尔都找不到方向了。
又走了好久,都仍白雅儿觉得不对劲,事先放好的记号应该到了,可现在怎么没有了呢?这个时候的风越来越急,而且天开始变了,让人觉得身上那一点儿热乎气儿早就让寒风刮跑了。
若拉心想,糟了,可能是迷路了,这大半夜的咋办呀!心里不免有一点儿着急。
正在纠结的时候,周秉建把自己的围巾递过来,说:“天冷,你快戴上!我有帽子。”
若拉也没有推辞,接过围巾,心里好不感动。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风越来越急,雪打在脸上时,像刀割一样疼,我们几乎要绝望了,这个时候,都仍白雅尔说:“按照老人们说的方法试试看吧!就是让马自己找路,我们把缰绳松开!让马自由的走,就可能找到有人家的地方啦!”
绝望中又有了这个消息,我们就照着那个办法做了。
没想到,可真是灵验,没有多久就发现了蒙古包的影子在风雪中忽隐忽现,并且听到了牧羊犬的叫声。
若拉她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和周秉建一起进了大婶的蒙古包。
这个时候,若拉看到了周秉建的脸上有一层白色的东西,大婶看了,着急的说:“赶紧用雪花搓搓吧!不然会落下冻伤的。”
于是,我们几个人就取来了雪花,对着镜子搓起来,不一会儿脸颊上冻伤的地方火辣辣的疼,慢慢的缓过神来,脸颊不再那么疼了,大婶看了看,说:“好了,这回不会有什么问题啦!”就去烧茶,让我们暖暖身子。
她们就在大婶家住了下来,在外面和风雪搏斗了好久,真的有点儿累了,浑身上下哪都疼,若拉直接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亮以后,她们才发现,昨晚走偏了许多,往南面走,却走偏到了北面。
没让冻死,就万幸了啊!都仍白雅尔上午来接她们,就回家了。
从那以后,若拉时刻记得周秉建对自己的好处,更加努力的工作,想用这个方式来报答她们对自己的好。
那一年的风雪夜归人的故事至今还记在心里,那些日子里的善良的人和善良的心,都给了若拉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也使她的思想境界提高了很大一步。
知识青年小组的另一个组员是从巴拉根牧场来的徐春荣。
她们三个人在年龄上区分,徐春荣比若拉和周秉建都大。
所以,她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有事情就先争求徐春荣的意见。
小徐是北京朝阳区来的人,祖籍是山东。人家也算是一个名人啦,曾代表她们区中学的红卫兵上过天安门,受到了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的接见。
她的父母都很普通,母亲在街道工作,父亲是铁路局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
在这个群体里,她们最好的相处,就是生活中相互帮忙,劳动时尽自己的能力,多干,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听广播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学习中学里应该学习的知识,在这个方面,若拉常学常问,也知道了许多自己不懂的知识。
后来,由于知青返乡,小徐去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当上了工农兵大学生。
回想起来,几年来,她们小组在民兵训练场上取得的成绩,众所周知。接待外国友人若干次。并且与驻军结合实行军民联防方面,都受到了好评。
几年里,她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还算是一个好的集体,没有辜负旗知青办对自己的信任,也没有辜负大队党支部对我们的希望。
当知青回城的热潮来临的时候,她们三人小组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
白杨,女,蒙古族,退休教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从事教育事业三十余年。喜欢诗歌、散文,业余时间从事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