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电影的热播,让那71年前,惨烈的长津湖战役,重回人们的视野,成了国人当下不二的话题。
前几日,我与老部队,王双林团长聊起此事,他激动地对我说:“云广,咱老战友姜伟的父亲姜庆云你认识吗?他是我的老团长,抗美援朝那会儿是咱240团7连连长,就是长津湖战役中,第三次炸毁“水门桥”的敢死队长。
我从1973年入伍直到提干,在姜团长手下待了五年。此后,不论他调到师部任职、还是离休,几十年里,我从未间断过与老人的来往。老人家是1947年入伍的,参加过抗美援朝,解放战争中参加过孟良崮、济南、淮海、京沪杭等等战役、战斗无数,多次受伤,九死一生,15次立功。在我心里,姜老就是个标准的山东大汉,威武英俊,谈吐风趣幽默,待人和蔼可亲;他平易近人、很少发火,也没有一点儿官架子;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爱帮助人:他爱惜人才,更善于量才施用;他做事极其严格、认真,一派儒将风范。惭愧呀!可我不知道,原来老团长是个大英雄!” 
据王团长回忆,姜老曾讲过:我们27军打长津湖战役,非常艰苦、非常惨烈。部队仓促入朝,缺吃少喝,后勤保障本来就困难,再加上美军狂轰滥炸的严密封锁和破坏,供 应问题更是雪上加霜。我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雪地里,昼伏夜行,翻越大山,隐蔽接敌,通过大范围长途穿插、迂回,愣是把装备精良、供给充足的美陆战一师和步兵7师的31团,生生截成了5段,分割包围在了长津湖地域。
我军不仅在新兴里全歼了号称“北极熊团”的31团,就连号称“常胜之师”的美陆战一师,也差点儿被我们包了饺子。姜老遗憾地说:那一仗,我们冻死冻伤的实在太多了;要不是装备太差、后勤跟不上,就凭我军的斗志,美陆战一师肯定是跑不掉的呀!
王团长说:这么多年,我从没听姜老讲过自己的事迹。2019年,纪录片《冰血长津湖》在央视播出,那里有对姜老的采访。至此,我才知道,原来老团长可是个大英雄。
有一次,翁绍信老战友专程从上海来石家庄看望姜老,我们向老人家问起来了“水门桥”战斗的事。姜老说:水门桥是一个架在长津湖上,悬空的单车道桥梁。美陆战一师在新兴里遭到沉重打击后,损失巨大,狡猾的史密斯师长预感到,我军不是要阻止美军北进,目的是想全歼他们,于是他决定要尽快南撤。水门桥是敌人撤退的必由之路,过了水门桥,向南就是平坦的开阔地,那么美军就可以利用机械化的速度优势,迅速摆脱志愿军的追击,逃得一命。炸掉水门桥,美军就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我们就可以来他一个“关门打狗”。这一点,敌我都十分清楚。
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的三炸水门桥的情况。前两次炸桥呐,都是由咱们9兵团的友军部队完成的,炸了两次,敌人很快就修好了两次。再要去炸桥,可那个炸桥分队的炸 药已经用光了。所以,第三次炸桥的任务就交给了我这个连,当时,美军为了强化守桥措施,派遣了一个加强坦克营,整整40辆坦克、数十门火炮、还有大量轻重机枪,组成了更严密的火力网。我们连那会儿,刚穿插到位,断粮也两天了,要想完成任务,只有以命相博了。我整了一个由几十人组成的敢死队,我任队长,人人都背上炸 药包,为了伪装,反穿着棉衣,隐蔽接敌时,在离桥大概还有四十米的地方,被敌人发现了,一梭子子 弹打过来,当场三人牺牲、四个人负伤。我左肩中了一 枪、右胳膊中了一 枪。我中 枪倒地,其他人继续向前冲,最终还是把桥给炸掉了。
姜老说:我一生都要感谢团卫生队的王盛战友,是他把我救了。我命大呀!要是有一枪打到中间,我也就完了。“嗨!你们知道吗?中了枪,失血太多,人无能为力呀”!说到此,姜老的眼圈已经泛红了,我能感受到,此时的他,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他在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他在想念救他一命的战友;他在惋惜,他在责怪自己没能亲手炸掉那座大桥……。
在姜老家里,我和战友特别要求,看了看老人家的伤,他左肩胛骨下方的贯穿伤留下的疤痕清晰可见,估计足有6、7公分长。这说明他当时的伤口一定是很大、很重的。我暗自感叹,老人家真是命大呀!
王团长说:我与姜老交往多年,感悟良多。一是,他廉洁自律、从不居功自傲,总是赞誉他人,从不夸耀自己;二是,他极其知足。老人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同村和我一起参加队伍的有12个人,抗美援朝结束,就剩下了我一个了。现在党和政府给了我这么好的待遇,我知足啦”!
三是,他治家严格,对子女要甚严。他经常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召开家庭会议。会议内容,从传统的孝悌廉耻、为人处事、如何工作,到党规国法,包罗万象;四是,他有正气、爱学习。报纸、电视、书籍都是他的最爱。重点内容做标记、写备注、做笔记、剪贴报纸,是他常用的学习办法。这些年,光读书笔记他就留下了几十本;五是,他关心政治、爱党爱国。强国强军更是他一生的梦想。在谈及炸水门桥的战斗时,他多次不无遗憾地说:“那个时候,我军实在太落后,国力太弱,可美军太先进、太强了。我军三炸水门桥,特别是第三次,我们连桥墩都给他炸烂了啊。可没人能想到,美军竟然用飞机快速投送来了巨大的钢制建桥组件,出动工兵,两天就把桥修好了,而且比原来的还坚固。就这样,我军眼看着敌人过了桥。
还有,在前面担任阻击敌人的连队,因为没吃没喝,在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潜伏着,可等敌人到了,他们全连却都冻死了。哎!如果不是这样,美陆战一师,怎没能跑得掉呀!没有强大的国家、没有强大的军队、没有好的装备、没有好的后勤,真不行呀”!听他讲这些话时,我能感觉到,他对于长津湖一战,没有成功拦住美陆战一师的退路,没有全歼他们,深感惋惜,一直耿耿于怀。让我感赞:这就是我们不计个人功与名、不论个人伤与痛,可亲可敬的前辈,可亲可敬的英雄!
2021年3月18日,老人家突然去世,留给了我们无尽的哀痛。《长津湖》这部反映他们那一代人抗美援朝的电影,姜老也未能看上。惋惜,实在是太惋惜了!原中央军委副主席、27军的老前辈、与姜老一同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迟浩田上将,惊闻噩耗,当即提笔写下了一幅挽词:“哭,二十七军老战友,志愿军老英雄:零下四十度血战长津湖,全歼北熊团庆云是先锋”。迟将军对姜老评价之高、赞誉之中肯,由此可见一斑;迟将军题写挽词,起首便用了一个“哭”字,更是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姜团长:做您的兵是我此生的幸福、我的骄傲、我的荣幸”。
“姜团长:如果有来世,下辈子我一定还要做您的兵”。
“姜团长:我,向您致敬”!!!
“姜团长:我真希望世上有灵,让您能听到我发自肺腑的这句赞美——我的老团长是个大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