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中的“减“包含了减轻学生负担,减少校外培训。那么,对于减轻学生负担来讲,愚以为并未减轻。
首先,在校学习时间更长了。这一点有目共睹,单就这一点讲,纯粹的加重了学生思想负担。这让他们自我调节的权利丧失不说,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我支配时间的自由。俗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用延长学生在校时间解决所谓的学生作业存在或出现的问题,完全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的表现。
其二,在校时间的延长又堂而皇之叫延时,似乎理所应当收延时费。岂不知这又增加每一位学生家长的负担,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在增加学生在校时间后,老师在校时间也增加了,谁又为老师被增加了负担着想和呼吁呢?
其三,延时学生在校的规定的普遍执行(小学也未能其免)与延时费的收取实际上也是对社会上诸多未按八小时上下班的压榨式工作制度的变相肯定与支持,在某种意义上似解决了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实际上也是对这种不合理工作时间的认同,不论是从这项制度制定时的主现考虑上还是客观效果上,都在有意无意体现着对这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包庇和纵容。
正因如此,“双减”教育政策在相当多的地方仍然没有减轻学生负担,相反还增加了学生思想负担,学习负担,包括家长的经济负担与老师的工作负担,将学生学习已完完全全演变成了狭隘的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加缺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加减少了学生与亲人相处的时间,更加丧失了学生个人支配个人时间的自由,更加缺乏了学生自己生活技能技巧培养和锻炼的机会,也势必更加产生更多的近视学生与典型的“书生“。
这样的教育,还会是健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