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一辈子,与一个词儿连系最紧密,那就是“饥饿”!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我和全国人民一起,经受了“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酷考验。那几年,我们的“中心点”就是怎么填肚子。我吃过土茯苓根磨粉蒸馒头、吃过其他的野生植物、也喝过小球藻......我曾爬上围墙去扯过没熟的芭蕉,也到别人的地里去啃过苞谷杆,我那时最大的愿望是我妈能在供销合作社或者在伙食团工作。这样,我们就能得到比定量多一点的食粮……由于那时我正在长身体,对食物的需求量增加,而现实又让我得不到这种需求的那怕四分之一。因此,饥饿就像虫子在咬我的心,弄得我一天到晚不得安生。我的头脑里只装着一个字,那就是:“吃”!
后来,我又与另一个“饥饿”结缘。那就是情感上的饥饿。
我爸妈生了我们四个孩子,爸爸英俊,妈妈漂亮,但我却没有继承他们的优点。因此,我从小就有自卑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一直伴随到我的成年。由于初恋的不成功,更加深了我的自卑。我本是一个十分敏感、情感十分丰富的人,而在这个方面,我也受到极大的压抑和伤害。因此,我渴望“爱”!幼时,好在我的祖母给了我许多的爱,这样,我才淋浴到爱的阳光;因此,在我祖母过世之后,我就更加渴望得到异性的爱。
好像佛洛伊德曾经说过,一个女人,如果幼时没有得到充分的母爱,那么,她也不会得到来自异性的真正的爱。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缺乏母爱的少女,由于患有“爱的饥渴症”,于是多有“灯蛾扑火”的热情而缺乏“神闲气定”的睿智。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的相貌缺乏自信的女生,更是经不起别人的一点施予。一点爱意就会被她们夸张、放大,以至于最后发现自己跳进坑里,爬不出來了!
有人可能会问:那么,我还要不要大胆地去追求爱呢?我认为,你最好在心里爱就行了。多观察观察对方,不要一下子把自己弄个“赤身裸体”。不然,尴尬之时,你连裤儿衣服都来不及穿上,弄得自己狼狈不堪。
肚子的饥饿要靠具体的食物解决,但情感的饥饿却不必靠具体的对象,中文的“移情”二字给出了妙招。没有人来解决你情感的饥饿你也不必去寻找,更不必去求乞。你可以找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去做,比如弹琴唱歌画画之类。有些人一辈子不结婚不找异性朋友,但他们却过得非常滋润,因为艺术巳经成了他们的爱人和情人,他们与艺术结合了。
我体会,写作也是一个解决情感饥饿和寂寞的高招。在写作中,你可以与自己对话,而且,这种对话才是最本真最没有废话的,全是“干货”!你也可以联想、遐想、幻想、胡思乱想!没有人笑你!反而你自己可以恣意挥洒自己的情绪,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我写我的《伦敦德里之歌》那本书,有时候,我笑得止都止不住!
感谢上帝给我指了这么好的一条路!现在,吃的东西不匮乏了,就看我吃不吃得下了;情感也帮我安顿好了,就看我怎么发揮想像力,把我的爱包装成一颗颗五光十色的糖果,发给大家分享了!
刘明琼
20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