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野:诗是我苦难灵魂的唯一居所
策划/访问者 卢圣虎
01
诗人简历
雪野,本名樊晖。诗作刊发于海内外百余种报刊、网媒,出版有诗集《塑造》《爱本身并不是一种过错》,散文集《缩减的时代》,长篇小说《漂泊》,诗论集《雪野诗学札记》。
02
诗人印象
每到深夜,诗人雪野还醒着,固执地分享一些不知从哪里淘来的诗评链接,既不“敲门”,也不发声,坚持多年,从无间断。就像从前报纸的夜班编辑,星光满天仍敬业调制次日的精神早餐,无私,无利,无悔。我由此受益良多,并深深记住了他。
这也许是雪野的生活习惯。似乎只有在夜里,他才能好好端详这个神秘的世界,从而将白天迷惑的问题一一捋清。更有可能是,他痴迷于诗学研究的重要表征,他专业精神的自然流露。
坦率地说,雪野的诗不是我喜欢的那种。技法显得传统,抒情流于华丽,或用力过猛,或拘谨守拙。一方面,可能是学究气给自由诗写形成的表达硬伤,另一方面可能是浸染西学而不能自拔呈现的创作痛苦。但这并不妨碍我对雪野的尊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谦虚向古今中外及当代优秀前行诗人学习,别轻易否定任何人。取法其上,用法其中。襟怀的有无与格局大小,决定一个诗人最终能走多远。”(雪野语)的确,诗人骨子里透出的士子之气、执着于诗的追求纯度和慷慨好学的专业胸襟,以及文本表现出的真诚和古典审美,常常让我感佩不已。
正如诗人所说:凡是诗性的探索与努力,都是值得尊敬的。雪野绝不妥协的个性特征,恰恰是真正的诗歌写作者必须珍视的学养品质,也是“肖像专题”不可或缺的现时形态之一。
当然,诗无达诂,仁智互见。以上仅是基于个人趣味勾勒的印象。了解一位诗人的真实和全部,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还是让我们从诗人答卷及其诗作开始吧。(卢圣虎)
03
诗人答卷
A、基本信息
姓名:雪野,本名樊晖
出生年月:1968年4月18日
何时开始写诗:15岁在《甘肃日报》百花副刊发表处女作《彩色的生命之光》,随后于80年代初开始写作。学历:文学硕士
职业:先后做过教师、编辑、策划、创意、职业经理人
祖籍及现居地:祖籍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窑店镇将军村,现居兰州市
代表作或最满意的诗作:20多年创作了上千首诗,对自我一直处在否定之中,永不满足,永不言败。
诗歌成就:荣获首届雁翼诗歌奖、世界华语散文金奖、萧军散文金奖、华语诗歌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大奖30多项。
B、几个问题
1、您为什么选择写诗?
雪野(以下简称雪):诗是我苦难灵魂的唯一居所。只有在诗中,我才能找到美和真实,找到真正的自己。
2、您对当今诗坛的认识?
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网络媒介助推着当下诗歌的繁荣与浮躁,写诗的比读诗的多,这不是什么坏事也不是什么好事,需理性面对正确引领,不可助推虚假的繁荣。
3、您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您的日常生活及职业与写作的关系?
雪:日常生活抽空喜好读书,听音乐,探访自然,以充实心灵。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4、您的家人如何看待您的写作及您的诗人身份?
雪:家人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倒是周围的朋友们欣赏支持我,给了我真诚的鼓励与帮助。
5、您的诗学主张是什么?或者您认为诗写的方向是什么?
雪:生活是一株长满可能的长青树。诗亦然。一切自然皆是精神的象征与载体。诗,是人性的历险,是人类灵魂的终极探求与拷问。诗意无处不在,大千世界诗意流布,就看你有没有发现诗的心灵。
我主张人与自然合一的禅悟,烛亮人性幽暗的那一抹诗性光芒的闪耀。
至于诗写的方向,因人而异,凡是诗性的探索与努力,都是值得尊敬的。
6、您喜欢或追求什么样的诗?您的诗作风格是怎样的?
雪:诗意蕴藉思想厚重的诗是我推崇的,反感语言游戏似的轻飘飘的东西。自认为个人没有所谓固定的风格,我的诗风一直在变化中,因题材不同或大气豪迈,或清新婉约,或苍茫幽远,不一而足。
7、您的诗写计划?
雪:在创作短诗的同时,酝酿长诗与诗剧探索。当然诗评、散文、小说写作也一直在进行中。
8、您曾经参与过于诗歌有关的哪些活动?或者您的诗歌经历?
雪:90年代初曾应共青团省委之邀,以一个青年作者的身份筏漂黄河,对甘肃到内蒙一带流域进行人文、风情、地理、环保等釆风考察,写作了《筏漂黄河》一书60多万字,可惜委托打印被弄丢失。好在创作发表了许多诗篇与散文,也算是一种补偿。
9、您怎样看待诗歌与时代的关系?
雪:时代塑造人,人亦创造时代。忠实书写时代历史,是诗人作家应有的使命。热爱你所处的时代,但不要被世俗生活所异化。

10、您的日常写作习惯?
雪:我不喜扎堆凑热闹,惯于独处。一直面向生活背对文坛在孤独中写作。习惯了夜深人静时援笔写作,一任思想野马般自由驰骋,用鲜活精准的语言记录灵魂的呼啸。
11、您的诗写生活有哪些难忘的记忆?或者说哪些事对您的诗写带来了深刻影响?
雪: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诗是生活的投影。诗写与一个人的生活阅历、积淀、美感、悟性、学养等密不可分。有两次经历印象至深。其一,是14岁上高中,去街道书店买《艾青诗选》遭遇了青春女性异常美丽的眼睛,懂得了诗是一种发现,籍此诞生了获奖诗作《塑造》;其二,在北师大礼堂周末聆听诗人西川演讲,并朗诵了海子的诗《黑夜的献诗》,深受震撼。
12、您认为的好诗是怎样的?
雪:窃以为贴近生活,有厚重感、有穿透力的诗作才有生命力,应追求书写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大气诗作。
13、您的写作与日常生活是否有过最艰难的时期?
雪:生活馈赠我苦难,我却报之以歌。我的人生因身体的缘故,坎坷不平早已司空见惯,好在在人生旅途我遇见很多善良好心朋友视我如兄弟,给了我许多温暖与帮助。尽管这个世界待我刻薄不公,我的诗作如许多读友反馈的那样,流露着淡淡的忧伤,我的心灵常常在泣血,但我作品却从未表现过不满与失望。我坚信,未来世界是充满人道与博爱的世界!
14、除了写诗,您的业余兴趣是什么?您有哪些生活上的癖好?
雪:读书、听藏乐、在大自然幽径漫步,都是我放牧心灵的最佳途径。生活上的癖好就是养花种草,聆听梵音。
15、您最喜欢的国外及国内诗人是?
雪:早期喜欢国外的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印度诗人泰戈尔,国内唐代王维、李白、杜甫;现在国外有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爱尔兰诗人叶芝;国内有诗人穆旦、艾青、牛汉、昌耀、海子、西川等。
16、您怎样看“诗人”这一身份?
雪:没有什么特殊的,只不过拥有运用语言表达心灵感悟的一种手艺而已。
17、您与国内诗人的交往记忆(对您有帮助或有影响的诗人)?
雪:最早是1990年在北京拜见老诗人牛汉,亲聆教诲,被他历经磨难不屈服的风骨深深折服。其次,是青春写作期与诗人周瑟瑟就诗人使命,如何走向世界的书信探讨,他的复信言筒意赅阐述条理清晰,至今还深刻影响着我的写作。
18、您对当前诗歌评论界是怎么看的?
雪:隔靴搔痒、恭维吹捧者太多,真正有见地能引领诗歌发展创新的鲜有。尽管我也偶尔捉笔写评或论,总觉得无益写作者进步的陈词滥调,不如不写。
19、您对诗歌写作者有何寄语?
雪:谈不上寄语,只有共勉。站在神圣的诗的面前,站在神秘的自然万象面前,我说过我不是诗人,我只不过是上帝最诚实的孩子,说出了一些上帝未说的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谦虚向古今中外及当代优秀前行诗人学习,别轻易否定任何人。取法其上,用法其中。襟怀的有无与格局大小,决定一个诗人最终能走多远。

作者简介:雪野,本名樊晖,文学硕士,省作协会员,写诗亦写散文、评论小说等,作品散见海内外报刊及网媒,曾获雁翼诗歌奖、萧军散文金奖、华语诗歌一二三等奖等多项。诗观:诗是诗人对宇宙万象及人性的客观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