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故事新编】第二集
誓死守护交通站
继承传统建丰碑
上回书说到崔玉佩等37个村民被日伪军抓走,好长一段时间没有音讯,大家怀疑是被日伪军残害了。1943年春,陈雷、付国才等几名抗联返回兴东“三家窝棚”, 由荆树有领路找到了貉子洞,取回了保存完好的枪支。1944年,荆树有怀着家仇国恨毅然接替父亲工作,为重新恢复的交通站做联络工作,并与刘瘪子、石宝中、邱红才一起及时把情报源源不断地传送给江东的抗联基地。1945年,苏联红军攻打在兴东驻扎的日伪军时有一名苏军战士牺牲,荊树有冒着生命危险,用板车趁黑夜把战士尸体拉到江边送到苏军的船上。荊树有作为交通员,一直工作到抗战胜利,誓死守护着这个抗联交通站。 兴东抗联交通联络站是在东北抗日联军处于最艰苦的时期兴建的。赵尚志将军及不少抗联有关领导在1937年至1941年间,曾多次通过这个交通站出入中苏边境,进行战略调整和执行任务,多次往返前苏联和中国东北两地之间对占领东北的日本侵略军开展侦察工作,有效破坏了日军一些军事设施。不屈的兴东人民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群众基础护送赵尚志等抗联将士执行任务,为东北抗日联军提供了后勤保障,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矗立江边的由李敏同志主持揭幕并题写碑文的“赵尚志渡江纪念碑”,是2016年荆树有老人动员全家倾囊出资100多万元,与兴东抗联交通站遗址一起兴建的。碑身设计结构严谨、数字精确、深含寓意,纪念碑重45.93吨,高459.3厘米,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 2014年,作家韩学敏、柴秀荣慕名去兴东村采访,写出长篇通讯【三家窝棚交通站】,发表在鹤岗日报;其后,原市文联主席王同兴、作家张家祥等多次到这里出谋划策,帮助如何建立和恢复交通站遗址,并进行了有效的总结和宣传。在各级政府的密切关注与重视下,终于把抗联交通站遗址及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落成。 2018年7月12日,“赵尚志渡江纪念碑”揭幕仪式在太平沟乡兴东村抗联交通联络站遗址隆重揭幕,东北抗联老战士、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敏,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春波,抗联支前模范荆树有、抗联后代的代表与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抗联历史文化研究志愿者刘毅等都参加了揭幕仪式,萝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凤翔主持了揭幕仪式,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来这里参观的团队和个人络绎不绝,特别是鹤岗市户外团队在常务副主席东北虎的带领下,每年都多次组织户外驴友在这里宿营,缅怀抗联英雄;鹤岗日报小记者团队也经常来这里采访。
让我们重走抗联路,洒泪祭英魂。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