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十二首 咏普陀山十二景(4)
七、短姑圣迹
姑嫂相约谒普陀,不洁身子忌参佛。
姑离石岸嫂独拜,菩萨送食纾饿舌。
注释与说明:
1、相传曾有姑嫂渡莲洋到普陀山进香,船刚泊道头,不巧小姑“天癸”(月经)来潮,自愧不洁,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埋怨)之无福朝圣,将姑留置船中,独自进山拜佛去了。不料时近晌午,潮水大涨,小舟与岸相隔,小姑久坐船中,腹中空空,饥肠难耐。正在此时,只见一村妇持食盒至岸边,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块,踩着这些石块径直来到小姑舟中,说是她嫂嫂托其捎来,放下食盒,便离船而去。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其姑”,从此,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
2、纾shū,缓和,解除
八、朝阳涌日
东方潮涌启暾时,洞口朝阳晖映石。
观日阁中红日照,揽霞亭上彩霞滋。
注释与说明:
1、朝阳洞:为什么叫它“朝阳洞”呢?因为旭日东升,先照映这个洞。朝阳洞外巨石参差,洞口直面东海,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在普陀山观日出,以朝阳洞为最,故名“朝阳涌日”。
2、暾tūn,刚升起的太阳。
3、观日阁、揽霞亭:均为朝阳洞近旁的亭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