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外走得很远很远
孔帆升
城外是非常有个性的人。他的个性表现在文学上,那就是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来看社会这条长河,是怎样产生了许多暗流急流的。这种个性造就了他独具慧眼,能够寻找到一个特殊的视角,观照文学与社会、文学与人生。
向阳湖——他揭开了这尘封已久的一页,让金子发光,让高尚的灵魂重现,让崇高精神再放光芒。也让一些辛酸往事发酵,变为酸甜苦涩的陈酿,唤起人们的热情、清醒与思考。

城外对当代文学的贡献,对中国社会的贡献,无疑会载入史册。
写文化名人与向阳湖,写成文化名人,当然值得敬佩,也值得妒嫉。而更多的“蚊人”,都局限在小我天地,梦着自己的梦,说着各自的呓语,作着有病非呻吟不可的诉说。抑或是自恃有天才,却是不见写出什么雄文,光动嘴皮子乱贬一通。那些对文字不敬畏,对写作者不恭,对写作对象轻慢的人,如果混进了所谓的文坛,那真是辱没斯文,阻碍了文艺繁荣与发展。我是多么希望像城外这样的有识之士,有傲骨与正气多一些,让一腔赤诚滋养创作,热情放歌,做棵可平视可仰望的常青树。

有人说向阳湖系列,纪实性强文学性稍弱,我并不反对这种观点。问题是好的文学作品,何尝不是源于生活,忠于生活!有些人自己底气不足,挑挑别人毛病好像更显自己非凡,好像他真地纯文学啦。这种人是真聪明还是真明白哪?文学离开了社会的广阔空间,离开了复杂的人生,那就是一种很肉麻很起鸡皮疙瘩的矫情!似乎如果我们不把所谓的文学顶在头上,山呼万岁,那注定被人认为就是下三烂,是臭不可当,索然无味的东西。
城外真是傻,傻得不知风花雪月,无论魏晋!向阳湖,一片荒芜,一片枯竭,一片孤寂,他硬是要钻进去,挖掘出大量珍贵的史实,大量的场景,大量的思想情怀。

似乎,如果我们不把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拥有的才情,用在哄骗世人之上,却去打扮昨日黄花,那么,这种人注定在大众面前失去拥戴,只好作伶仃洋里一声长叹。城外,那是一片无人抵达的河滩,他却在那里开采出了文学的金矿。
我在城外见过的:谁奉献一颗丹心,洒一片雨滴,发一声呐喊在这广阔土地上,谁就是绿,就是花。
一个文人,如果我们仅仅写些纯个人情感的文章,不能对生养的土地有所作为有所奉献,我们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什么值得炫耀与自豪的,还谈什么人生价值?一直以来,我都奉劝我身边的文友们走出自我,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放眼世界,多写些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的文章。
为此,我们都应向城外学习。

作者简介:
孔帆升,中国作协会员,通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四级调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