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稻改文化展览馆




山东省大众日报刊登当年的假小子铁姑娘班班长刘桂兰







时任国务院副总经理的陈永贵来临沂亲自到东张屯视察工作


李玉德书记的女儿来《稻改文化展览馆》留影纪念

应邀来馆人员留影
赞《稻改纪念馆》
文/王西洲
李玉德他下决心,
带领村民拔穷根。
六三年稻改成功,
不再靠救济为生。
涝洼湖里茅草荒,
变成高产米粮仓。
大众日报说巨变,
人民日报刊米箩。
东张屯村树红旗,
全国各地来学习。
百姓生活步步高,
国家贡献年年增。
多亏党的好领导,
群众奉献也不小。
五十八年奋斗史,
见证风风和雨雨。
稻改纪念馆落成,
不忘初心砥砺行。

赞《稻改纪念馆》落成
文/李兆民
农业农村和农民
靠天吃饭多贫困
千百年来农民苦
荒年暴月尤为甚
六三稻改划时代
旱涝保收永脱贫
家家吃上大米饭
为国贡献百万斤
劳动模范李玉德
力推稻改第一人
北国风光赛江南
一面旗帜东张屯
时光一晃六十载
睹物思人更觉亲
乡村振兴谋出路
党的领导是根本
2021年10月6日,读西洲同志“乡愁”新作有感。

赞稻改
文/赵连瑧
稻改立丰功,
诗赞蕴深情。
愚公换天地,
沂蒙出英雄。
为英雄的沂蒙儿女点赞!
2021.10.8

赞《稻改纪念馆》
文/王云
金秋禾穗溢飘香,
阡陌纵横万亩灿。
展望丰硕心荡漾,
实满归仓庆华年。
稻改辛苦岁月艰,
如今保收永无患。
第一功臣众怀敬,
久载盛誉凯歌旋。

西江月.《稻改展馆》落成
文/徐守玺
欣闻河东区太平镇“稻改展览馆”落成,感慨万千,赋词以寄情。
明月别枝惊鹊,
梦回旧事联翩。
稻花香里说丰年,
堪忆功臣①应赞。
困苦荒年岁月,
壮怀思变志坚。
涝田稻改凯歌旋,
听取蛙声一片。
2021.10.8
注:①河东区太平镇东张屯村原党支部书记李玉德,省级劳动模范。1963年,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把本村涝洼地改种水稻试验成功。第二年就向国家上交爱国粮100万斤。全国先后有17个省市前来参观学习。结束了村民祖祖辈辈吃糠咽菜的时代,从此吃上了大米饭。山东省大众日报《东张屯一年巨变》人民日报《从糠箩到米罗》都做了长篇报道,而且影响带动了全国亿万民众。
李玉德书记:功不可没!他的名字将永远活在太平人民的心中!
主编徐守玺参观留影
作者简介:
徐守玺,笔名杏坛斋主,山东临沂人。诗词作品在《欧洲龙吟诗社》巴黎《欧华文艺》《世界汉语文学》《兰亭诗画》等刋物发表。曾获山东省诗词大赛一等奖《华语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优秀奖《蝶恋花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二等奖。著有《沂蒙词韵》《漫步五洲湖》等作品。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兰山作协顾问,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