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生活像一首歌,内容精彩,旋律悠扬。人不管到了哪个年纪,都要带着“一张和气的脸、一副克制的嘴、一颗善良的心”,在忙碌中不忘初心,在快乐中奉献爱心,给他人带来快乐,才能活成最美最好的模样。
宋老师的老有所乐,本质上取决于自身良好的涵养。那是宋老师的内在素质,它隐藏着高贵、典雅的气质美,也是外人最钦敬的品质。宋老师的涵养,不仅在于自身有丰富的内涵和高尚的道德情趣,而且在于是个有爱心且知书达理、心地善良的人。
因为容得下别人,更看得清自己。因为有涵养,才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宽厚、包容,不斤斤计较,这不仅会让人油然而生起一种敬意与崇拜,也是宋老师智力与修养最高的证明。

日子福成熊猫时一一来沪周年有感
安徽省东至县大渡口中学 宋一鸥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到今天,来沪一周年了。这三百六十五天,日日快乐,天天充实,没有虚度!
当十多年前,老伴归西,我就愁肠百结,余下的辰光如何打发?此时,刚退休时入盟的私立学校又向我伸来橄榄枝(因亡妻来沪治病,陪护两年半),我义不容辞地重新走进课堂。当时子女千阻万止,担心安了三根支架的我随时有殒命的危险。但我亲历老伴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痛苦情状时,我就想,如果突然倒在课堂上倒是人生幸事!这种不惧生死的洒脱倒成全了我目前的精神状态。

当2019年不慎摔成重伤离开学校不久,我毫不犹豫地又来到上海继续发挥光和热,再次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理想。早上六点半左右打发上班族和上学的外孙的早点,等他们全都离开家的时候,是我的自由天地了:看书,浏览视频,码码字,拉拉琴,很快过午,随便将头天的剩菜剩饭来个全面打扫,既完成了裹腹,又无一丁点浪费,实现了我终生节俭简单的生活准则,正如我在散文《我爱我的陋室》一文中所抒发的情怀:我才不羡慕膏粱美食,锦绣华堂呢!
只要能解决裹腹之虞就行了,剩下大把的时间在文史海洋里徜徉!看官别以为我大腹便便是个吃货,实际上我的生活很简单,只是味口特别好,不挑食,一把六谷粉熬成一碗糊,就着一点咸菜,我也能对付!

下午去菜市场购菜倒成了我的思想负担:小女再三嘱托不要买便宜货,餐桌上最低不能少于一个荤,因为他的宝贝儿子正在读高一,必须营养保证,再说也不是缺乏消费能力,于是我在执行过程中也只能大部分屈从于她,在烹饪过程中也祘是煞费心机,一百个小心,一向挑食的外孙基本首肯了我的厨艺。双休日,一向早起的我无所事事,常常和粉擀面,那个薄,那个韧劲是一般人难以完成的,要好的朋友如果不信,我可以现场表演,现在又学会做包子了。饭桌上其乐融融,品尝着我的汗水结晶,一片温馨!
我是喜在眉梢,甜在心头!小女不时来点过头的幽默,小女婿嗔骂她开玩笑没大没小,我笑着说,民主空气是家庭欢乐的基调,干嘛那么严肃正经。
来到上海,治愈了多年的失眠症,以往不看书不能入睡,老花镜总是架在鼻梁上入梦乡,现在基本上上床即有鼾声(小女说的),基本上保证五至六小时的睡眠时间,一向没有午睡习惯的我也打破惯例,小憩两十分钟,所以揽镜自照,气色不错,看来没有异常情况,还能轻松度过八十大关。

天天动笔,自觉写作快多了,一首小诗,立马可就,一篇千字文也无须打草稿。只是琴技不尽人意,一则无人指导,二则双手笨拙,但我坚信,铁柱总能磨成针的,只是每每转发练习演奏视频,怕有人腹诽我不自量力,好在自娱自乐,没有功利之忧。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长寿是“忙”孕育的,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愁坐闲城,想着生死,想着种种不如意,百无聊赖,不得病才怪哩!只有忙得四脚朝天,无暇念及生老病死,种种不快,病魔自然落荒而逃。好了,就与群友聊到这里,都是肺腑之言,没有矫饰取宠之心,或许对你身心有所帮助!从明天起回放来沪的作品,起名叫《流年碎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