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泰安肥城市安临站白庄村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邓翠英
文/石 峰 王启联 王志振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肥城有一位为救9名党员和群众,亲手捂死自己儿子的共产党员,她就是肥城市安临站镇白庄村的邓翠英。
邓翠英,女,汉族,1927年12月出生,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是陈富明、尹丰祚同志。他们两个介绍人问她为何入党时,她说:“为了人民”。
他们又问“你不怕死吗?”
“不怕死”,她坚定的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入党后,她任村妇救会主任。多次动员群众支援前线。在复查斗争中,带领群众斗地主分田地,表现得非常积极勇敢。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为了铭记那段难忘的历史,按照肥城市委组织部的要求,走进了安临站镇白庄村建国前中共党员邓翠英老人家,采访了这位老党员的动人事迹。
邓翠英老人已是94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头脑清醒,说话声音洪亮,她虽然个头不高,有一米五多,然而在我们眼中她的形象十分高大。她向我们讲起在风雨如磐、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的故事,使我们走进了这位伟大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当我们问起当时的情景时,邓翠英老人回忆道:“1947年3月,国民党第一绥靖第七十三师十五族二兵十六团以及还乡团孙某某、王某某,王某某等人来安临站据点,对我土改积极分子进行报复,西陆房党支部书记闫传岱被王某某用铡刀劈死。大董村干部王怀丰、王闫兰入狱被害。顿时安临站乌云密布,形势急剧恶化。3月19日,国民党兵及还乡团孙某某、王某某、王某某进行大搜查、大逮捕。听说敌人要搜山,我腰插上一个手榴弹,抱着儿子,带领9名党员和群众转移,藏在九山山洞里。当敌人即将来到跟前时,两岁的儿子大哭了起来,我来不急多想。立即用手死死地捂住了他的嘴,用身子死死压住了他,他在怀里挣扎着,哭不上来,脸上红了又紫,紫了又红,那时我是心如刀割,一分一秒的等待着,等着搜山的敌人过去。等敌人过去后,再看看自己的儿子竟死在了自己的怀里,我顿时放声大哭起来。群众看到这悲惨的一幕,纷纷上来劝说,个个都流下了心痛和感激的泪水……”事后有人问她:“你后悔吗?”“不后悔,我是中国共产党员,用我儿子的一条生命换来了9名党员和群众的生命,值!” 我们听到这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时,此时用什么语言也难以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敬仰之情!她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共产党员!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面对敌人的残暴杀戮,在肥城,像邓翠英这样的共产党员,还有许许多多。
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容磨灭;时代变迁,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和宽广胸怀令人肃然起敬!总书记强调,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我们回望波澜壮阔、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在今天永远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