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文学作品征文059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康 桥
关于徐志摩,关于剑桥,最好的方式是用诗来诠释。
许多人把徐志摩定格在英国的剑桥,我把诗人留在济南北大山。
一九八0年,我考入济南军区军医学校。当我听说徐志摩出事的地点就在附近白马山(注:后来考证坠机此山是误传,实为长清北大山)时,就在周末和同学相约去爬山了。
白马山海拔不高,只有89米,不费什么劲我们就爬到了山顶。我们希望像林徽因一样,幸运地找到一片飞机残骸,纪念一代诗魂。
从感情上说,我更愿称呼先生章垿,志摩是先生留学英国改的名。
徐志摩是为爱而活出精彩的人,张幼仪何尝不是?
如果徐志摩不到英国,他一定属于张幼仪和他的孩子。
张幼仪十五岁嫁给徐志摩,我曾经想过,济南哪一座桥能替代徐志摩诗中的康桥,没有!
只有张幼仪!!
读先生的诗,你会认为徐志摩是为爱而生的,他似乎被爱神之箭多次击中过。
都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写给林徽因的。我却认为,诗里边除了林徽因,还有张幼仪等东方女子的影子。我甚至认为,《再别康桥》诗中的意象是林徽因,内核与本质却是张幼仪。
1922年秋天,先生从英国剑桥留学归国,石破天惊地发表了『徐志摩离婚通告』,先生当时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先生把林薇因当做“灵魂伴侣”追求,但他不能否认自己的血骨之中有张幼仪!他的血曾流进张幼仪的身体,他的生命在张幼仪的身体中孕育延续。当张幼仪在德国生下先生的第二个孩子,并在离婚证书上签字时,张幼仪没有爱着徐志摩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是写剑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你还能坚持说这是写剑桥吗?
我在中学读《再别康桥》时,确实认为这首诗是写剑桥的。多年后,我从诗中读出林徽因的影子。
那河畔的金柳,是林徽因!她如夕阳中的新娘,波光的艳影里,在先生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先生既而联想自己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现在,我又从诗里看到张幼仪。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先生这诗句写给林徽因,也写给自己的心灵。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先生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先生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诗里难道没有张幼仪?正是因为先生爱着林薇因,正是因为先生为了林薇因不得不放弃张幼仪,才会有这样的句子。
“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读到这里,我们又回到剑桥。
是的,先生写的是剑桥,更写的是自己的爱。
1915年张幼仪与徐志摩结婚。三年后生下长子徐积锴。同年的夏天,先生去美国学习银行学。
那年,先生21岁。徐志摩的理想是成为汉密尔顿那样的大政治家,那时,他的生命里还没有诗。
美国的学习生涯,先生并不满意。他在“迷茫”时期,英国哲学家罗素感召了他,他不惜放弃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来到英国,只为“想跟这位20世纪的伏尔泰认真念一点书”。
先生来到英国时,罗素己经离开剑桥大学。
剑桥对于先生来讲,有着政治理想情结,不是一个情字便可解的!
当然,在剑桥大学,先生遇到林徽因并相恋,这是不争的事实。
徐志摩是性情中人,他追求林徽因,更追求罗素,追求泰格尔。
1924年4月23日,徐志摩和林徽因陪同泰戈尔到达济南。
泰戈尔在1913年因英国出版的诗集《吉檀枷利一饥饿的石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亚洲第一个获诺奖诗人。消息一出,济南有200多各界人士到车站欢迎。更让人欣喜的是:有人在群中看到了徐志摩,众人欢呼起来,场面一度难以控制。
众人簇拥,泰戈尔一行好不容易出了火车站,下榻津浦铁路宾馆。
在济南,泰戈尔应邀做了三次演讲。
首场演讲是在山东议会大厦,演讲题目是《中印文化之交流》。
下午山东省各界人士欢迎泰戈尔先生大会在济南第一师范学校隆重举行。
大礼堂座无虚席,过道上、窗台上站满了慕名前来的文学爱好者。
徐志摩走上讲台,向大家鞠躬问好,先生优雅的气质、诙谐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一下子把在场所有人的情绪感染了。
徐志摩曾在一年前应王统照之邀,来济南讲过学,许多学生都是他的崇拜者。
徐志摩介绍泰格尔:今天站在你们面前的长者,是我们日思夜想的伟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先生!
他是我们新的诗歌启蒙人、受苦受难者的歌颂者、热情赞美人民的使者,更是我的领路人、严师和长者。
徐志摩对泰戈尔的介绍和翻译都很出彩。
泰戈尔在热烈的掌声后,开始了他的开场:“我的青年朋友们!很高兴,我们集会在这个美丽的泉水喷涌歌唱的地方……”
徐志摩诗一般的翻译,为泰戈尔的演讲增辉不少,来宾听得如痴如醉。
演讲持续至黄昏时分才结束。临走,先生应大家的要求,朗诵了一首诗《你走》。
先生,济南的泉水记着你,济南的晚霞记着你,济南的杨柳记着你,济南每一个写诗读诗的人记着你。
泰戈尔的演讲一场比一场精彩。齐鲁大学《东西方文化之比较》达到高峰。
先生这样形容泰戈尔:“他的心府不是堆积货品的栈房,他的辞令不是教科书的喇叭。他是灵活的泉水,一颗颗颤动的圆珠从他心里泛出水面……”
徐志摩用泉水喷涌歌唱做泰戈尔的开场白,用泉水比喻泰戈尔的演讲,说明济南的泉水已经流入先生的心中。
我甚至认为,泰格尔能从上海来山东爬泰山拜孔子,来济南讲学,与徐志摩半年多前来济南讲学有关。
先生,你深深爱着济南,才会陪同泰戈尔来济南,你喜欢泉水,你爱济南的趵突泉、黑虎泉和大明湖……
先生,你到过历山、华山和鹊山吗?
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和陆小曼结合,是否想过让小曼画历山、画齐烟九点、画唐宋八大家曾巩建筑的汇波楼、百花堤?
南丰先生曾咏名泉趵突泉、金线泉、舜泉、漱玉泉,他除了咏泉,还写过鹊山亭、水香亭、北渚亭、芍药亭、华不注山、灵岩寺,都有曾巩妙文留世。
我多么想读到先生写《再别康桥》那样写济南的诗,哪怕仅仅有一首。
出于对泰戈尔诗集《新月》的兴趣,先生曾提议借用“新月”二字为诗人活动的社名,新月社因此而得名。
新月社集结了中国当时最优秀的人才:胡适、梁实秋、闻一多、陈源等。
新月派批评“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他们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讲究“纯诗”的立场,讲究“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新月派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先生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了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新月社成立,先生婉约的诗风更加明显,纵观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 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
徐志摩不仅诗歌写的好,散文也自成一格 ,取得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 《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佳作。
遗憾先生英年早逝,不然,我们会读到先生更多的经典文章。
先生有一篇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这篇散文里,先生这样描写剑桥:“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剑桥的景色,泉城济南的护城河可以找到。
1923年7月,26岁的徐志摩来到济南。
那晚,先生去大明湖乘船赏月,欣赏了大明湖的夜色。
鹊华桥头,月明星稀。芦苇丛中泛舟,远处悠扬的笛声,和近处的荷香让先生如醉如痴。
先生在剑桥曾学撑船,在大明湖有重温剑桥康河晚照的意境。
其实,最能体现康河去处的是黑虎泉。
白马山,并不长眠着徐志摩。
先生长眠的那座山,在白马山的西边一一北大山。
无论白马山还是北大山,都是泰山到达济南的必经之地。
我是因为喜欢泰格尔而喜欢徐志摩的吗?
许多人问我:名字叫康桥,是否因为喜欢徐志摩,喜欢徐志摩的诗。
林徽因没有嫁给徐志摩,而嫁给了梁思成。是林徽因不爱徐志摩吗?不是的。
因为爱,因为不想伤害张幼仪,所以另选他爱。
如果林徽因跟了梁思成,徐志摩能回到张幼仪身边,那是最好不过的。
偏偏这时,徐志摩认识了陆小曼。
陆小曼是民国时期的名媛,有名的绝代佳人。她才艺双全,擅字画,谙昆曲,能演皮黄;陆小曼还善交际,曾兼职担任外交翻译,她被胡适誉为“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刘海栗称她是光彩照人的“一代才女”;郁达夫说她是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然而,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祝福,甚至没有得到证婚人的祝福。
陆小曼的丈夫王庚很优秀,他是民国时期高级军官,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王庚先后在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西点军校就读,是艾森豪威尔的同学。
徐志摩娶陆小曼,曾征得张幼仪的同意。
张幼仪离婚后,独自带孩子,继续照顾公婆,她的宽宏与大量,难道不是爱吗?
1926年农历七月初七,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梁启超宣讲了这样的证婚词: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
陆小曼,我希望你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
你们……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
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
这番“证婚词”表明梁启超这位近代大儒对张幼仪的维护。
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完美的婚姻。陆小曼和徐志摩经过一段消魂蚀骨的爱情生活后,落入困窘。
陆小曼是社会名媛,习惯了奢糜的生活。当时他们在上海租的房子一个月一百大洋,加上陆小曼喜欢唱歌、跳舞、画画、逛街,这些花销加在一起,每个月都要五百多大洋。按说,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是国民政府的赋税司长,他早年在日本求学,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担任财政高层,后下海经商,一手创建中华储蓄银行,名胜一方。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也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富绅。如果双方父母亲能接济一下也好,可他们两人都不被双方家长看好,徐志摩只有四处奔波,到处讲课。
徐志摩每周在北大8小时课,女师大8小时课,总共教八九种不同科目,备课占去不少业余时间。为赚稿费,先生经常写作到凌晨一二点,影响了身体,影响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
惋惜,我惋惜徐志摩的同时,也惋惜陆小曼。
为什么徐志摩的爱情是悲剧!
为什么张幼仪的爱情是悲剧!
为什么陆小曼的爱情是悲剧!
今年是徐志摩罹难九十周年,我们金石文学书画院的同仁准备在先生罹难曰拜谒徐志摩纪念园,我饱蘸浓墨写下:当代诗魂。
先生,如果不是为了节省开支,你怎么会搭乘邮政飞机。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济南号”邮政从南京飞北平,因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享年34岁。
陆小曼后悔了,她素衣闭户,不再去歌厅舞厅,也不再嫁人,一代名媛的传奇人生就此落幕。
而张幼仪,1922年在柏林与先生离婚,1926年返回中国,1927年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
1928年,张幼仪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担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1949年移民香港。
1988年张幼仪病逝于纽约。
天空飘起了雪花,在另外一个世界,先生你看见了什么?
今天,我们来拜谒纪念园。念着你的诗歌,说着你的故事,想着你的亲人……
更有济南作家宋俊忠十几年前就在他的散文《北大山上觅诗魂》中提议:将北大山改为志摩山。
先生,你是留在济南了吗?
如果你不在天上,你的来生一定是我们中的某一个人。
是谁?是我吗?我知道我不是,我没有你的才情,但我懂得珍惜,珍惜身边每一位诗人,因为我们灵魂的血中都有你的DNA。

【康桥】,著名军旅诗人、国家一级专业作家。著有诗集《寸草心》、《血缘之源》、《飞翔,向着太阳》、《生命的呼吸》、《征途》、《像天鹅一样歌唱》等;散文集《天问:我是谁》、《冰层下绽放的花朵》。诗集获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三次、首届齐鲁文学奖、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
纪念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文学作品
征文启事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他的诗文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成为永远的“网红”。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的“济南号”邮政包机,在济南长清区的北大山坠机,一代情圣诗人在此涅槃。为纪念徐志摩在济南逝世九十周年,由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山东省写作学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市作家协会主办,举行“纪念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华语文学作品征文活动。
“纪念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华语文学作品征文旨在缅怀徐志摩先生逝世90周年,进一步展示济南作为“东亚文化之都”“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济南“文化之都”的人文魅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鼓励创新,培育推出新人,以丰富当代文学,传承和创新文化,促进新时代济南文化品牌建设,为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为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顾问:
桑恒昌 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原副秘书长
耿建华 著名诗人、评论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主办
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
山东省写作学会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济南市作家协会
二、承办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三、协办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四、征文内容
征文应围绕与徐志摩相关的历史事件、民间轶事及诗歌艺术这一主题,选取相关的素材,坦露自己对于文学、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与切身感受;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以表达对徐志摩先生的怀念与热爱。
五、征文要求
体裁为散文或诗歌。
六、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征文获奖者可在支持媒体发布、刊登。
来稿须注明“徐志摩征文”字样,文后请注明作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七、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11月10日。
八、投稿邮箱:
13325115197(微信)
1025924131@qq.com
九、评奖方式:
征文作品在《都市头条》设立征文专栏推介,择优推荐《山东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及《海右文学》等文学公众号刊发。
评委会有教授、作家、编辑等专家组成。
十、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散文诗歌各一名,颁发获奖证书。
二等奖4名,散文诗歌各2名,颁发获奖证书。
三等奖10名,散文诗歌各5名,颁发获奖证书。
优秀奖20名,颁发获奖证书。
人气奖2名,奖励散文诗歌浏览阅读量前两位的作者颁发获奖证书。
十一、其他事项:
所有以上获奖者将受邀于2021年11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举行的颁奖活动,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二〇二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