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塔云山
文/李中合
塔云山,位于镇安柴坪镇境内,是秦鄂豫川地方的道教名山,号称“秦岭第一仙山”。其根基虽难与武当、崆峒、楼观诸山比肩,然从资料得知,塔云山起造于明正德年间,至今仍旧楼阁峰起,亭台遍布,山奇水美,胜景如画,当为绝佳的旅游之地。 我常于图片中,见塔云山金顶上的两间庙宇,白墙灰顶,一前一后,一上一下,参差错落,凌空于悬崖之巅。惊愕过后,后悔如此名山美景就在身边,路途亦非遥远,何得几十年来竟未一访,岂非憾事! 2019年4月12日,七八级中文专业的48位同学,退休后第三次相聚于镇安城。期间,会议安排了游历塔云山。闻此消息,怦然心动,喜不自禁,此等美事说来便来,遂一夜不曾深眠。 次日,用过早点,即随诸学友乘面包车向山中进发。山距县城三十多公里,两炷香功夫便可到达。当日,预报为阴天,孰料徒然转晴,风轻云淡,四围明净,山花初绽,草木转深,一派生机勃勃景象,这让同学们心情大好。途中,山路崎岖,沟壑险峻,令人望而生畏。好在大家无拘无束,放浪形骸,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恐惧之心也就烟消云散。车至景区,买了票,换景区车继续进发,直至景点,方一齐下车,开始移步赏景。三五成群,各取其便。我同几位同学先走进老君庙,叩头焚香。老子乃道家鼻祖,创立无为学说,其贡献在于虚静和天人合一,丰富了中国思想,消解了万千纷争,堪为一拜。 转而至观音殿,又称金顶宫,此为塔云山招牌建筑,也是游历重点所在。金顶者,以黄铜铸尖,竖于殿上,可防雷霆。阳光照射,发出万道金光,其祥瑞之气永葆地方平安。庙檐四角,挂有风铃,风吹铃动,空谷传响。下殿中心为甬道,有座,可供善男信女列队参佛时小憩。上殿空间狭隘,当为天下庙宇第一小,仅容一佛像,一道人,一钱箱,及一参佛者。前者参拜毕,后者挪身跟进。挨至我,参过之后,得一绺红带,系于颈上,是所谓福来运至,百年吉祥。上下宫衔接处有石龙,鳞爪盘旋,状若欲飞。 离开金顶,似无甚险峻,比及迂回其后,蓦然回首,原来背面正是图片所见景象,三面临空,处于万仞悬崖之上,其凌空危势令人膛目结舌。我游名山多矣,何曾见过此般的险峻神奇!方参悟到塔云山的命名之意,不禁嗟叹古代工匠高超的智慧和过人的胆量! 怀揣感叹,接着向西南行进,逍遥于览云栈道之上。凭栏晀望,远处烟岚雾蔼,飘浮于群山腰际,碧空瓦蓝玄远,此时心追浮云,意想天外,不觉沉醉在天地造化之中。益寿洞,五辉交映,色彩斑斓,宛如水晶宫一般迷丽;太岁洞,六十位太岁大将紧贴墙体,好似年年轮流执事,为生民消灾灭难。前至玻璃桥,桥对面又是一座五层高塔,不知何名,飞檐翘角,与群峰争高,煞是壮观。 观罢,向东南折回,沿天梯拾阶而上,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脱去外衣,搭在臂膊之上。十多人相互搀扶,向山顶福寿亭攀爬。 福寿亭,居于塔云山最高处,以二十根彤柱擎起整个建筑。雕梁画栋,色彩绚丽,玉栏围空,巍峨壮观。传说古有六十翁者,经此打盹,梦见长寿爷彭祖,后来活过百岁。造山者便于此处修造帝阁,欲为人求寿祈福。但凡过者,必长寿多福。我等落座石凳,稍平喘息之后,便四下张望。远处是大大小小景点,近旁丛林密布,鹅耳枥、玉兰、铁匠、梾木,种种杂树,郁郁葱葱,造就出山的柔美和灵秀,让人叹为观止。 走下福寿亭,过了拴马桩,瞧罢紫岚台,太阳已经偏西,腿脚开始泛困,便呼朋唤侣,点齐人数,下山登车返回。 塔云山,其险、其奇、其峻、其灵、其秀,构成了此山的阳刚阴柔特色,成就了它在西秦诸山中的特殊地位。 (2019年4月16日)



作者简介:李中合,1954年10月生,陕西洛南人,毕业于陕西师大商洛分校中文专业,并留校任教,汉语言文学教授。书法主要学习苏轼,兼学王羲之、唐寅、王铎,参以曹全碑及出师颂等章草,中国书法函授高研班结业,受教于中国书法名家袁波先生。陕西省书协会员,现兼任商洛市评协主席、陕西省老教授协会商洛分会副会长等社团职务。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