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朴能涵深意
真淳自副雄奇
——试论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陈佐松兄的楹联创作
康永恒
楹联的风格,如同诗词曲一样,有婉约,有豪放,有绮丽,有朴厚,有雄浑,有冲淡,不一而足。但古人重诗词而轻联语,楹联创作往往以实用为根本,少有为性情而作,因此很少有专文论及某一联家的总体风格。既使像《楹联丛话》、《对联话》这样的典籍,也多是就某一联论其得失,或引多联以证明某一特点。
佐松兄是与我相知十年有余的老友,虽然已是中国楹联学会的常务理事、湖北省楹联学会的常务副会长,但他始终谦和待人,敬诚做事,认真写联。每有所作,辄从微信上示我。或有犹疑不定之处,辄相与讨论。缘此,我对其联语风格,是比较熟悉的。
在我看来,其联可以“大朴而涵深意,真淳自副雄奇”来概括。主要特点体现为:

一、语言凝炼,大朴大雅。这一点恰如其人,平时话语不多,但待人真诚而大方。反映在联中,便是措词平易简明,要言不烦。如《题许志勇中堂画联》:
德比山梁撑骨格;
情同泉水淡尘嚣。
将抽象的“德”和“情”喻以形象之“山梁”与“泉水”,更辅以“撑骨格”、“淡尘嚣”的补笔,其意境立刻豁然开朗了。全联无一费字,也无一生僻字。而“撑”、“淡”二字,尤为精准。再如他为纪念中共建党一百周年所撰联:
一党劳心万众;
百年昂首五洲。
上联可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象刻画,下联则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凝结为“昂首五洲”四字,不但精确,而且掷地有声。另如《题秭归屈原新祠联》:
独领风骚,文雄千古;
孤求真理,义特百夫。
上联写屈原的文学成就,下联写其节义。“独”、“孤”、“雄”、“特”四字极其精切。

二、洞明世事,载道寓理。宋儒周敦颐言:“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这段话充分表明了“文以载道”于中国传统文学观的重要性。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部分,自然也离不开“载道寓理”。佐松兄深谙此理,多有洞达世事、醒人耳目的寓理联。如其题崇阳大觉寺联:
莫以精明称觉悟,
最难炼达到糊涂。
此联深寓禅理而又不拘于禅悟,切合佛旨又能达于世情。堪称是郑板桥“难得糊涂”的绝好注脚。读来令人如醍醐灌顶。再如其为阳新富池半壁山锁钥楼所撰联:
峡口起烽烟,成败攸关,未必天时输地利;
人心生锁钥,攻防所系,岂凭铁索固金瓯。
此联读来颇有赵藩题成都武侯祠“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一联的意味。其中的“成败攸关,未必天时输地利”、“ 攻防所系,岂凭铁索固金瓯”等语,深寓“人心即是天意”、“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联语戛戛独造,启人深思。另如其题赤壁大沙洲观音寺大雄宝殿联:
三千幻境,六字箴言,解脱方离深业海;
万户功名,一朝尘土,嗔痴不过大沙洲。
这是一副佛寺联,既称其境,更寓佛理。“解脱方离深业海”、“ 嗔痴不过大沙洲”二语,将玄之又玄的佛教思想,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令人过目不忘。

三、堂皇大气,令人仰止。传统楹联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悬挂于厅堂或楹柱之上。因为这一特点,所以古来楹联佳制,多堂皇伟丽,或高古雍穆。佐松兄的联作,即多堂皇高古之作。如其题蔡官田古村牌坊一联:
胜地毓英贤,曾传颂御史杖朝,将军柱国;
古村绵沛泽,更喜闻玉泉流响,宝树生香。
令人读来顿生高山仰止之感。再如其题蔡以忱烈士陈列馆联:
励志匡时,满腹经纶酬信仰;
以身许国,一腔肝胆献丹忱。
令人想见烈士的高风亮节。再如其辛丑年为湖北省文联大院所题春联:
传承古调,引领新声,紫燕黄鹂歌大雅;
净扫尘霾,重开气象,红梅翠柳舞清风。
此联虽是春联,但其张扬文联宗旨,体现文坛气象,充满正能量。文辞既富有春的气息,更洋溢着时代精神。全联堂皇雅丽,允称佳制。

四、对仗工稳,时见匠心。对仗是对联审美的根本。有人说,对联的精髓就是对仗,这话虽然言过其当,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对仗于对联艺术的重要性。佐松兄于对仗基本功修为甚高,其所作楹联,不但颇多精工之笔,更多有因对生巧之思。如其赠荆楚楷模刘廷洲的联:
水保其秀,山保其清,珠履追风生态景;
秉之以诚,鬻之以信,粉丝炒火网红村。
其中以“珠履”对“粉丝”,以“追风”对“炒火”,不但极尽工妙,而且以古词配以新语,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再如赠荆楚楷模廖宗安的联:
信访解民忧,完成十宗百宗千宗案;
精诚赢众誉,屡获三等二等一等功。
联中的“十宗百宗千宗”与“三等二等一等”,充分运用对联的排比性词语自对形式,使联语节奏为之一变,读来妙趣横生。另如其贺咸宁女词人清风女史48华诞联:
芳辰恰阴历五月十五、阳历六月十五,阴阳双契合,正天地月圆,莲花依旧;
意韵犹南唐词家一帝、北宋词家一后,南北互融和,令坫坛家振,柳絮翻新。
此联巧妙利用女词人阴历生日与阳历生日契合于“十五”这一点来立意,同时综合运用排偶型句子自对及重字技巧,别出机杼,使整副联趣味大增。再如其挽“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联:
曾做饥民,深痛饥民,饥民饱肚腹,愿无天下饥民悲鼎鼐;
自称种子,精培种子,种子发胚芽,幸有人才种子续箕裘。
此联更是巧妙运用重字技巧,突出“饥民”和“种子”这两个关键词语,使整副联的感染力显著增强。这种重字的运用,其实仍是建立在同字自对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对仗法。再如其题“自家人”的厨房一联,同样巧用重字,且不避俚俗,使联语颇有奇趣。
大灶大锅,大嫂操持大场合;
土粮土菜,土方烹饪土风情。

佐松兄的联,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立足现实,贴近生活。一如他自己所主张的:“倡导雅真,兼容俚俗”。其作品题材,或应邀为风景名胜而题,或受请为楼堂馆所而撰,或为亲友赠贺哀挽,或因对时事颂赞针贬,皆能因事立言,依境作语。一联既出,意自真淳,绝少矫揉虚饰之态。即如以下诸联,便可窥其堂奥:
武汉龟山公园张之洞凝铁亭
但能精气凝成铁;
自可形骸坚若磐。
题武昌首义中学
大任于斯,整顿乾坤兴首义;
春风渐处,催生桃李溢清芬。
挽哈哈公
朗朗双眉,慈颜每见俨弥勒;
哈哈一笑,尘虑全抛谒杜康。
题大冶一中综合楼后门
抉奥探微;信可兰台观玉册;
腾龙举凤,须知云路启金湖。
菖蒲
剑胆宛然,用则驱邪弘正气;
琴心隐在,退而倚石枕清流。
题嘉鱼草船借箭亭
成事岂由天,不过依时依势;
运筹能悟道,何妨借雾借风。
题嘉鱼孔明桥
进退四维间,遑论耕夫遑论相;
沉浮一念里,半缘天道半缘谋。
题段维教授拂尘园太空莲
仙子太空来,别具丰仪清俗眼;
幽人闲处坐,长凭妙影拂尘心。

作者简介:
康永恒,号抱犊散仙。河北石家庄市鹿泉人,当代“联坛十秀”之一,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河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暨学术委员会主任,石家庄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曾获“湖头杯”首届中国对联巅峰对决赛冠军、首届中国楹联莲花奖最佳联手、2011年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文化创作奖金奖。出版有《抱犊散仙诗联初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