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秋雨的不期而至,浇灭了讨厌的高温。今年的夏季有点儿长,都进入十月了,三十左右的气温,还恋恋不舍的占据着秋季的天空。是秋雨送来了凉爽,虽然舒适的天气有点儿晚,但终究还是来了!
站在窗前的我,尽情的遥望着窗外,那秋雨:在东北风的相伴下,居然淅淅沥沥,飘忽不定,并不守规矩的突破次卧室的窗口,时不时的打在脸庞。此时此刻,感觉是一种欣慰,一种惬意,更多的是一种享受。感叹大自然的造化,感恩老天爷的眷顾!
不远处的高架路,正接受着秋雨的洗礼。秋雨,时而似绵绵细手,抚摸着高架路的身躯;时而又像淋浴喷头,冲刷着高架路的污垢。瞧着高架路,在绵绵细雨中,显出威猛高大;再望高架路,在急促的大雨中,展露强壮力量。那连天的秋雨,不仅在高架路上写出秋意,更将秋天的水墨涂抹在城市的画廊。
高架路北的五星红旗,在秋雨中迎风飘扬。那是清江浦区检察院每天升国旗的地方。透过秋雨的中国红,竟让我热泪盈眶。虽没有音乐伴奏,更只有一人眺望,可此时此刻的我,则从内心深处,将《国歌》唱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歌声中,那五星红旗更加鲜艳;在秋雨中,则自豪祖国更加富强!
一阵阵的秋雨,挡不住上班的车流。高架路上的大小车辆,似织机上的穿梭风驰电掣;高架路下的电瓶车、自行车,像观影后的散场浩浩荡荡。环卫工人师傅,冒着秋雨坚守在清扫的路上;晨练的大妈们,不畏秋雨的阻挡,结伴跑步在高架路下的停车场。
一对灰喜鹊,在秋雨中飞翔高唱。一会儿,她俩双双收起翅膀,停在高架路的隔音挡板之上,迎着秋雨的光顾,目送奔流的车辆。一会儿,她俩又前后落脚,停在高架路旁的银杏树上,时而卿卿我我,时而耳鬓厮磨,并将咏秋的歌声唱的响亮。
追着灰喜鹊,我来到了南阳台的窗口。眺望着远处的京杭大运河桥,在秋雨中时隐时现,圆形的桥顶,是咱这座城市的标志。而南端的金吉华冠苑,四座高层在秋雨中如四大金刚;东南角的融创广场,十多栋三十多层的大厦,在秋雨中拔地而起,代表着淮安的未来和希望!
人们都喜欢秋天,因为她是收获的季节;然而,我却更喜欢秋雨,因为她能带来最美好的愿望!

作者简介: 申卫华,祖籍江苏南通。原淮安市公安局警察一名,现淮安市作家协会一员。闲暇之余,喜爱码字、爬格、上网,也有小作偶见有关媒体。
朗诵者简介:李莉,网名:茉莉芬芳,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理事 ,声动淮安阅读会总艺术顾问;资深播音、主持、编辑、记者,在省市级广播电视台工作四十一年,任新闻部副主任,负责主持人节目的编导策划,职称主任编辑。新闻、主持类专题节目,荣获中国记协颁发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和证章、淮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作品多次荣获中央、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党百年大庆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