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散记(之一)
蓝白领
终于闲下来了,人也快老了。老邦子想起他这已经走过的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每走一步,他都是小心翼翼地,有目的地去远征。从一无所有,到慢慢拥有,再到失去,及致人近花甲五十五的生日里,他不禁感概颇多。多少个日日夜夜里,他那么目标明确地孜孜以求,结果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现在只剩下一个光人了。事业爱情早已随风飘去,自己的双髦也已经白发飘飘。追求过的事业,爱过的女人,早已经淹没于一条叫做过去的河流里,不见一点踪影。
老邦子想了很多,他发现过去的五十五年里,每做一件事都是有自己的目的。那怕去一个小饭店里买一个快餐,也是因为该小饭店既卫生又便宜,目的是让自己既吃得饱又花钱不多。那怕出远门去旅行,也有一个计划好的交通路线,坐什么交通工具到何地,再在何地转乘另一个交通工具,又到何地。在外面多久,计划花费多少,经过多少日子回来等等。老邦子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自己始终有一个自己的目的。他凡事目标明确,这是他一贯地为人处事的作风。他从不含含糊糊的,目标不明确地干过什么事情。
老邦子又想到,自己虽然说凡事有计划,做凡事有个自己明确的目的。但天灾人祸却总是突兀其来,打乱他原本很好的安排。以致错过一生中关键时间段应该做的主要事情。比如高中求学期间,本来计划好好学习,为考上大学作准备。结果突兀其来的一场怪病,让自己努力地学习化作泡影。名落孙山后,自己有目的去S市打工,有计划地进了工厂,还是疾病把自己逼回了家。多年以后,老邦子曾一度认为,对于个人的发展,疾病是个最大的麻烦,因为它如影随形地永远跟着当事人阻碍当事人的任何行动。只要疾病没好,那怕好了,体质也没有无病之前棒,每每在你埋头苦干,向上冲刺时拖你后腿。比如因平穷辍学的人,出外打工,就会摆脱平穷了,而因疾病辍学的人,出外打工,疾病还是捆绑了自己的手脚。让自己困兽犹斗苦不堪言,贫病交加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
老邦子又想到自己还是因为疾病,在因该处对象时不能处,能处时,与自己年龄年仿的妹儿都成了别人的妈。以致,后来的小妹儿,总是以年龄太大而拒绝。虽说每每有成功的老男人搞上青春正旺的小老婆,但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邦子,总是被小妹嫌年老,大妹子嫌无钱而与姻缘失之交臂。那种名人父女,爷孙之恋,从来没有光顾他们,以致想成家立业最终化为泡影。惨痛的经历证明,不是他与女人没有真爱,而是自己的社会地位低,金钱太少而吸引不了女人们可以破格下嫁给他。老邦子又想到,虽说自己有目的去搞对象,有目的讨好那个妹子,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改决自己的终身大事儿,先认识交友,再恋爱结婚。结果到头来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愿意嫁的女人何其多,却作新郎的男人永远不是自己。
老邦子无比凄凉地想到,世事都在变,自己有目的行动,总是达不到自己预期的目的而告吹。那么,目标明确,有目的去运作,又能有什么用,有目的也没有起到目的作用。从他青春期开始想念女人始,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只有梦里才能娶上自己满意的媳妇儿,但是在现实中,自己有目的交友,处对象,什么都改变了,自己一个光棍的标签却始终不变,只是变成了老光棍儿而已。如果人真能活上千年,至怕到时,老邦子凄苦地想到自己也成了千年的老光棍。想起自己过去的五十五年里,自从青春期爆发想女人以来,多少女人轻而易举地走进自己的梦,霸占了自己的心,自己又是为人家女的废寝忘食吃不下睡不着,到头来,个个终是别个男人的新娘。后来,为了打破老处男的魔咒,很想知道女人味道的老邦子,除了与几个不三不四的女人上过床,一生中(至少至五十五岁生日),他都没有与一个有感情瓜葛的女人上过床。大半生中,别说没个女人嫁过他,他连个情人也没有搞到过,除了几次钱色交易,没有一个有感情的女人为他敞开过温暖的被窝。
唉!老邦子不禁老泪纵横,女人的爱永远与他无缘。很是有小女人投入名老人的怀抱里,信誓旦旦地说:“我们是真心相爱的!”。但是已经五十五岁的老邦子,从未发现一个青青亮丽的小女人,抱着一个老农如是说过,这些个爱情至上的女人们都是无一例外地在一些各行各业有名气的老男人里撒娇卖萌。表面爱老男人的人,实则是老男人的名誉,地位,金钱等等老农所不具备的硬通货,难道说老农都是花花公子爱玩弄情感的骗子么?其实,老邦子早已经知道了,一个老农是没有资格去花心的,因为没有一个女人卖她的帐。对于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邦子的人生经验告诉他,女人的眼睛才真正是雪亮的!别管爱不爱,感情好不好?作为男人,有名气有地位有金钱,这才是最为关键的东西。有,你可以抱着个似女儿,孙女的小女人大秀恩爱。没有,你只有顾影自怜了。小女人搂着名老男人的脖子都说我爱你,我们是真心相爱的。但是谁都知道,不是每个名男人都是用情专一的人。那个叫邓建国的名老男人,搞了一个干女儿,又搞了一个干女儿,还有作了干女儿,又作小老婆,又再作干女儿的女人。每次,干女儿与干爹不都说是真爱。如果老邓是个老农民,只怕搞不上干女儿的,不仅搞不上,至怕认一个干女儿也不可得。老邦子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自伤。
自己对于女人的失败,全是自己对于事业的失败,至今还是个温饱型的男人。如果成了小康,找个女人不难,成了中产,很容易搞到女人,成了超级富豪,是不用去搞女人了,因为女人会主动投怀送抱让你搞的。总之,征服了世界的男人,才能征服他想征服的女人!又思天灾人祸不可控,地震海啸不可控,天旱天涝不可控,突兀其来的病毒不可控。有目的去抵抗又有什么用,纯粹是拿鸡蛋对抗石头,除了粉身碎骨没有其它可能。所以五十五岁的老邦子恍然大悟,改变不了现状,改变不了社会与旁人,先改变自己。以后,做什么,不用先计划好,有目的进行。而是无目的来放纵一回,比如活着,不企求要活得长寿的目的,而加强训练,而是怎么舒服怎么过,随遇而安。那怕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也是好的。真的!失水了在浪激的情况下,逆流而上是不可能的,而随波逐流反而有获救的可能!所以老邦子决定过了五十五岁的生日,不再有任何目的做任何事了。比如,今年买蛋糕是为了过生的目的,为啥今天吃蛋糕,因为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这个为生日庆祝的目的。所以,老邦子今后吃蛋糕不一定过生日,过生日也未必买个蛋糕。从这件小事上,老邦子要以无目的改变自己的生活。比如自己想去跑步,决不是为了健康这一目的而跑步,比如想坐着躺着,决不因为不利健康这一目的而不坐着不躺着了。凡事,无目的。因为老邦子现在知道了,为了健康而锻炼的人,未必能够长寿,那么为了长寿而锻炼的人岂不陷入锻炼的苦海中了。太多身强力壮的人死于非命,自己努力读书没上大学,努力工作几十年,还在社会底层挣扎,那么用心地去爱女人,结果还是老光棍一条。如果当初不带目的活着,不吃读书的苦,不花讨好女人的精力时间有限的钱财,至少也不比现在还差了!为了搞个老婆这个目的,那怕费了一文钱,早死了心不怕没老婆,不是反而比有目标有目的讨个老婆更富有一文钱么?怪不得,有目的综合症爆发呀,太在意一件事儿,反而办砸了。就像自己,老邦子又想到,太怕一个人过一生,结果搞来搞去,受了女人的气,费了时间精力有限的金钱,结果还是老光棍一条。早知不为结婚而去搞女人,至少不受女人的气女人的骗,顶多还不是与现在一样是个老光棍,至少不受女人的气,不上女人的当,浪费了时间精力有限的金钱。那个随波逐流的光棍真的比现在有目的搞过老婆而未得的老棍差么?现在搞老婆的目的破了,真比那样一个不怕没老婆的光棍好么,至少不怕没老婆的光棍,还可以大吼一声:大丈夫何患无妻的豪言壮语的。现在,搞个老婆的目的没达到,豪迈的心境也没了,这样的老光棍更惨。
想了很多的老邦子,在他五十五岁后,他决定去漫游了。他准备离家出走,没有目的地,没有归期,没有计划,没有什么目的漫游下去。原来老邦子叫郑邦国,小名叫邦子,人称老邦子。自称穷秀才,一生所获得的耻业都是不用脑子的,纯文盲地干活。他失学以后,自己坚持自学,原本目的成为一个作家,结果有目的看了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书,到头来还是下笔千言不值一文。因此,他现在下定决心,凡事不要有目的,比如自从进入有打赏的软件上写文,目的为了那一文二文的打赏,累得牛死马发瘟,结果还是不名一文,连读书习作的乐趣也没有了。至此,好怀念以前那种不为一文打赏而自说自话的习作,那种一吐为快,自我欣赏自我倾诉的快感也没有了,而钱也没有赚上几文,连多开一个电话号码的钱也没赚回来。才知,有目的写作,还没有漫无目的,不求一文打赏时地自我发挥来得痛快。于是,老邦子决定,今后不带任何目的行动了。比如爱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为目的不利于自己的健康和老疾病的后遗症了。于是,过了五十五岁,老邦子打起了背包,又要出门了!以前出门都是为打工赚钱,也有过目的地。这次出门,他没有什么目的,那怕随时随地向左向右向后向前改变前进的方向,都不会影响他自己的出行和心情。他这次要真正做到随遇而安,随波逐流,随心所欲的行走下去……后面是老邦子的漫无目地记下的出行记录!
附
牧 歌
柳绍才
晨曦露,
炊烟冉,
山村屋顶鸣叫天。
草尖亮,
金银闪,
鞭儿清脆震山川
犊儿跳,
羔儿欢,
哞咩交融声婉转。
旭日升,
霞光灿,
牛羊一片歌一片。
釆蘑菇
柳绍才
"三毛楞”刚眨眼,
林间荫下笑语喧。
露水打衣裤,
镰拨草丛间。
黄澄澄一朵朵,
红彤彤一片片,
颗颗珍珠装满篮。
惊煞鸟儿枝上叫,
喜得姑娘歌不断……
山村一派好风景,
妙手丹青绘不完。
爷爷的醉
柳绍才
晚风吹进农家院,
明月映入荧屏前,
阖家围坐餐桌前。
喷油的水饺,
芳香的酒盏,
爷爷乐得胡子颤:
"大孙子的屋里,
重孙女立男……
今个我要开斋喝‘白干’。”
不曾想,
咱这山旮旯子,
也走上了柏油道、安上了风电。
酒盅刚端起,
老泪流腮边,
爷爷情不自禁捋长髯。
一盅又一盅,
从不沾酒的爷爷,
为啥今日成醉仙?!
一位哲人说:“你将锁链套在奴隶的脖子上,锁链另一端就自动锁在你自己的脖子上了。”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其他地方。这简直就是一个定律,姑且称之为“互锁定律”吧。如:你纵情地喝美酒,那美酒也在“喝”你;你极想坐处长、局长那个座儿,那个座儿也在“坐”你;你一心要用时间赚取金钱,那金钱也在赚取你的生命。举目四顾,满大街都是和喜爱之物紧紧互锁之人。
但也有例外,我认识一位大学教师,他有个爱好:炒股。平时只见他双手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炒股,却不见股票烟熏火燎地“炒”他。一日收盘后,见他对着电脑屏幕吟唱:“我坐在城楼观山景……”我以为他买的股票红盘报收,凑近一看,却是根绿森森的大阴线。某晚闲聊,问及此事,他说他有个处事宗旨,叫作“活在里面,但不完全属于它”。
我一怔,当时就想,这句话可能是破除互锁定律的唯一法宝。人处在世间,很难不被喜爱之事羁绊,很难不受世俗裹挟。然而,我们可以活在其中,但不完全属于它。这样,你和事物之间就有了一段距离,你才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当它哗啦啦抛来锁链时,你就有了躲避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