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区明珠上杭才溪颂
田承堂(福建)
闽西上杭有个小镇叫才溪,
这是-块神圣的红土地。
在那风烟滚滚的1929年,
朱毛红军挥师入闽,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发动贫苦农民闹革命,
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
在红四军的策应支持下,
才溪人民 打土豪分田地,
成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
还成立各种经济文化组织,
促进了才溪经济文化发展。
勤劳勇敢的才溪人民,
闹革命走在前头,
搞生产力争上游。
才溪老百姓和红军
结下了军民鱼水情。
在各级苏维埃政府组织
开展的扩红支前活动中,
才溪人民大力支援前线,
把才溪子弟输送到红军。
出现了父子争当红军、父母
送子妻送郎的众多事迹。
当时仅有1.6万人口的才溪,
有3762个才溪子弟当红军。
才溪子弟在战场英勇奋战,
多人成长为军师级干部,
在建国后被授予将校军衔,
成就了九军十八师的美名。
才溪在扩红支前及经济文化
建设的突出表现和贡献,
得到上级苏维埃政府的嘉奖,
被誉为中央苏区模范区。
1933年省苏维埃政府为表
彰才溪乡的贡献和业绩,
拨款在才溪建立光荣亭,
红军长征后被反动派所毁。
1955年才溪乡重建光荣亭,
才溪人民敬请毛主席题字,
毛主席手书光荣亭三字。
这是领袖对才溪人民为革
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肯定,
也是对才溪人民的勉励。
才溪人民的先进事迹,
引起了当时中华苏埃临时
中央政府毛主席的重视,
为总结推广才溪乡经验,
毛泽东二次到才溪调查,
写下了《才溪乡调查》。
毛主席在调查中听到一
个村庄因贫穷被称为衰坑,
立即建议改名为发坑。
意在党的领导下该村一定
会发展成富俗之村。
发坑人牢记毛主席的话,
如今发坑已发展为富村。
发坑人牢记毛主席恩情。
勤劳勇敢的才溪人民,
闹革命走在时代前头,
搞建设力争全国上游。
在我国实施玫革开放初,
聪明的才溪人民发挥
三千榔头八百斧的优势,
勇敢吃第一只螃蟹,
闯特区开公司包项目。
在深厦等特区大显身手,
为特区建设作出大贡献,
也为才溪掘到笫一桶金。
涌现出多位农民企业家,
亮出了才溪建筑的美名。
在建好承包项目的同时,
也把才溪建成为小城镇。
这就是我讲述的故事,
中央苏区明珠,
老区典范才溪。
如今每年有大批游客,
前来才溪瞻仰光荣亭,
前来才溪参观毛译东
《才溪乡调查》陈列馆。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重温毛泽东提出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经实践检验过的真理。
才溪人民发扬革命传统,
才溪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改革开放敢为人先,
经济建设力争上游。
红色才溪美名远扬,
苏区明珠永放光芒。
颂歌献给才溪人民。
2021年10⺝16日

作者简介:田承堂,笔名田野,福建上杭人。大专毕业。小教高级职称,从教三十余载。后在政府机关从事文秘、新闻报道工作十余年,先后在《中国交通报》、《福建交通》、《闽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新闻报道数百篇。近期开始诗歌、散文创作,作品散见于《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