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朱自清先生寓居永宁的踪迹
一一纪念西南联大叙永分校80周年
作者:钟小平
荐稿:叙永县作家协会
策划:李腾双(自由翱翔)
制版:春到百草园

【朱自清先生在叙永演讲的叙永县立初级中学校一隅(今貌)】
辛丑夏日的一个晚上,月光轻泻在我的窗前,我又一次拜读朱自清先生平淡朴素而清新秀丽、充满诗意的散文,深深陶醉在梅雨潭奇异的绿光中、陶醉在清华园无边的荷香月色里、陶醉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小船上……心有所思,夜不能寐。于是,我放下书,走出定水寺,漫步在月光映照下、灯火闪烁的叙永街头,寻觅着朱自清先生在叙永古城的踪迹。

(叙永县城里的四川省十大名街——鱼凫古街夜景)
时光飞逝太匆匆,朱自清先生寓居叙永已经过去80年了。
“千里携家来蜀道,三秋顾影放江船。乱中轻别真堪悔,回首蓉城一点烟。”①1941年的秋天,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从成都启程到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于10月8日乘木船顺岷江而下,开始了一生中第一次川滇之行。

国破山河碎,华人患难时。战火逼迫学校停课、师生漂泊的厄运和抗战艰苦岁月的离愁别绪,使朱自清先生忧心忡忡、一路惆怅,无暇观赏景色优美的沿途风光。经乐山,过宜宾,10月18日抵纳溪登岸,改走旱路。10月19日晚秋风瑟瑟、阴雨绵绵,颠簸行进的车还未到站,油尽停了下来,先生只得携妻子走了十多里的泥泞石子路,终于摸黑进入西南联大叙永分校所在地——叙永古城。

(叙永县城里春秋祠内的西南联大校址纪念碑)
朱自清先生在叙永期间,受到了叙永主人的热情款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曾吟诗“堂庑恢廓盘餐美,十日栖迟不忆家。” ②,在他写给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信中就两次提到“亏得主人好,不觉得在作客。”、“我的主人很好客,住的地方也不错。”,就是最好的说明。然而,通篇手札并未提及主人姓名和住址。这个主人究竟是谁呢?住的地方又在哪里呢?我从教育家叶圣陶的大公子叶至善先生撰写的文章《为收信人着想》③和叙永师范校高级讲师李其津处得到佐证——这个好客的主人就是李铁夫。李先生,名王旬,号铁夫,叙永人,是朱自清在成都时的好朋友,1910年18岁加入同盟会,1927年任国民党刘文辉24军少将副官长。日本侵略中国后,因其要求赴前线对敌作战的理想不能实现,愤而去职,赋闲成都,有时回叙永老家,常以琴棋诗酒打发时光。李先生虽早年投笔从戎,但酷爱文学艺术,与张大千、徐悲鸿等文艺界、教育界知名人士久有交往且关系密切。他家在叙永西城鱼市口开有宝和祥商号④,李铁夫一大家族人都居住在宝和祥商号这幢三层楼宽敞的大房子里。这里除一般的商业经营活动外,还是众多文人墨客以文会友之地,故这次朱自清先生一到叙永就住进李府。作为李铁夫当时只有5岁的侄子李其津,至今仍依稀记得朱自清先生身体微胖、中等个子、戴眼镜、着一青色长袍、和蔼可亲的形象,听到三伯伯李铁夫给人介绍远方来客,幼小的李其津知道了朱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作家。

朱自清先生寓居叙永,除了在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先修班授课、拜访李广田教授等老友外,同时还亲临叙永南华宫、县立初级中学作演讲,考察了丹山小学等学校。先生住叙永的时间虽不长,但纯朴自然、风景如画的川南小山城却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在致函朋友介绍川滇之行时描写道:“叙永是个边城。永宁河曲折从城中流过,蜿蜒多姿态。河上有上下两桥。站在桥上看,似乎颇旷远;而山高水深,更有一种幽味。东城长街十多里,都用石板铺就,很宽阔,有气象,西城是马路……”⑤。寥寥数语,勾勒出了叙永这座川滇黔交界上的古城的独特风貌。

(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叙永东城一隅)
20世纪40年代的旧中国,民族灾难深重,国家金瓯残缺。日军铁蹄践踏之下,人民大众背井离乡,旅途艰辛,生活清贫。在这样的环境中,朱自清先生也从未停止教书育人的步伐。1941年深秋,先生与叙永的朋友们依依告别,带着“如此匆匆奈何许,登车回首屡长嗟。”的感慨离开了叙永,沿川滇公路进入云南境内,并到达了目的地——昆明,继续他在西南联大的教育生涯。

(叙永城区永宁路)
我站在叙永古城的鱼市口,凝望着宝和祥商号原址上新建的矗立在繁华的永宁路口的漂亮大厦,心中一片茫然。夜色阑珊,行人很多。从二楼的蝴蝶吧咖啡厅装饰考究的窗棂里飘出的民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余音袅袅,街边道上的烧烤、面食、夜啤酒等小吃摊熙熙攘攘,朱自清先生寓居的地方已成为叙永这座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迎接南来北往的商人、游客以及当地群众休闲娱乐的美好场所。而先生曾伫立远眺的蓬莱、永和古桥与新建的现代化扬武坊大桥如飞虹般次第横跨在美丽的永宁河上,华灯灿烂,交辉相映,显得愈是风采焕然。

【朱自清先生描绘的“蓬莱桥”与“永和桥”(现代人又称“上桥”与“下桥”)】
一段历史一片情,抚今追昔忆名家。睹物思人,感受良多,朱自清先生要是生活在和平、幸福的今天该多好。天府旅游名县一一边城叙永这颗镶嵌于祖国大地的明珠在先生的笔下一定是更加光彩夺目、绚丽多姿啊!
2021年10月定稿于永宁定水寺

(叙永城区今貌)
注:
①.萧公权是朱自清的好朋友,在朱自清离开成都时作《赠别佩弦兄,谨依寄怀平伯韵》诗送行,朱自清踏上川滇之行后作《公权次寄怀平伯韵赠别,叠韵奉答》诗唱和,引号内容是全诗第一首后两句。
②.引号内诗句和第7段引号内诗句均摘自朱自清《发叙永,车中寄铁夫》诗。
③.《为收信人着想》:该文章由教育家叶圣陶大公子叶至善先生撰写,连同朱自清先生写给朱光潜的信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1期上,文中叙述道:“第四段写了叙永这座边城。朱自清先生当时住在李铁夫家里。”
④.宝和祥商号:位于叙永西城鱼市口,该幢房屋紧临坳口上吴家茶叶烟丝门市,土木结构三层,有天井,有天楼,门面商店由李铁夫胞弟李佩瑜先生(李其津父亲)开设,经营土特产等商品。该房解放后,退租减押,低价卖与铁业工会的翁师傅,后作为叙永县商会、叙永县工商业联合会的办公地点,2000年旧城改造修永宁路拆迁。开发商已在原址上建新楼,本文写到的蝴蝶吧咖啡厅就在这幢楼里。
⑤.括号内一段引自1941年10月26日朱自清写给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文中提到的上下桥是叙永城蓬莱、永和两座古桥的俗称。
⑥.永宁,叙永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接壤,历为三省交通要道。由于元置永宁路,明设宣抚司置永宁卫,清设叙永直隶厅辖永宁县,民国初年改叙永县,故邑人也常用永宁称谓叙永。

(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叙永东城一隅)
作家风采

钟小平,汉族,笔名四美轩主。籍贯隆昌,生于叙永,现供职于叙永二中。余德泉教授入室弟子,泸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叙永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县硬笔书协主席,永宁诗书画院副秘书长,市县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叙永县政协文史研究员。书法作品数十次参加各级展评入展、获奖、入编作品集,1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各类媒体、各级刊物发表。致力于叙永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传播,参加打造叙永景区文化策划,参与了《叙永儿童歌谣》《神怡楼集》 《永宁儿女》 《求索之路》 《诗韵画稿铁笔风流》《大美长歌》等书籍的编辑工作。

温馨提示

【朱自清先生在叙永演讲的叙永县立初级中学校(叙永县定水中学,现名叙永县第二中学校)今貌】
投稿邮箱
2563560978@qq.com
投稿要求
古体诗:律诗(古风意境佳)六至十二首,绝句(古风意境佳)十至二十首。投稿时每行两句排列,格式如下:
作者姓名(省名)
诗题
XXXXXXX,XXXXXXⅩ。
……
现代诗:两首及以上(最多不超过五首一百行)。
散文:一篇
小说:视篇幅而定
另外:附作者简介和一张清晰的个人生活照。
可以应作者要求配图和配乐(投稿时加入想配的图片和乐曲名称,注明演唱者等)所有投稿都以正文发送或加编辑微信707904340直接发送投稿,不发附件,如果投稿十日内没有收到用稿回复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投稿以后记得加编辑微信号707904340,以便联系,未加微信的投稿,一般不予编发。
关注《春到百草园》能欣赏更多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