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文/沈新培
今年的10月14日,是农历(阴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或“重九”,也就是民间熟称的重阳节
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最早起源于汉朝。农历九月初九正值深秋,属一年中最佳旅游季节,田野中硕果累累,桂花飘香,气候不冷不热舒适宜人。此时和家人或亲朋好友结伴出游,便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惬意快乐之事。
作为传统节日,重阳节这天人们喜爱赏秋及登高望远,意喻高膽远瞩;遍插茱萸饮桂花雄黄酒,祈祷安康平安。我的故乡上海嘉定地区,百姓们有在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因为"糕"与"高"谐音,意喻吃了重阳糕,以后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万事步步能登高。

作为传统节日的美食,重阳糕历经时代的变迁,与年初一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和中秋节的月饼一样,正经历着品种与舌尖味蕾的挑战,从单一的糯米白糕,演变为如今的猪油糕、豆沙糕、五仁糕、花色糕等等,并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喜欢,不仅仅重阳节必须吃重阳糕,即使重阳节过完了,有的家中重阳糕切成片片,自然晾干后放在家里,还能一直吃到立冬。
正因为喜爱重阳糕,重视重阳糕。所以,重阳节之前,上海嘉定区街道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二级基层单位,都会给辖区内年满60岁的老人,送一蒸重阳糕到家中,以示敬意,并祝贺老人步步登"糕"(高)。
如今的重阳节,又被国家赋予了更高的荣誉,称之为敬老节。每到此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尊老敬老爱老孝老助老等活动,使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如晚霞般绚丽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