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朱自清先生在四川的一次抗日演讲
一一纪念朱自清先生在叙永演讲80周年
作者:钟小平
荐稿:叙永县作家协会
策划:李腾双(自由翱翔)
制版:春到百草园

(朱自清先生在叙永县立初级中学校演讲记石碑)
凡是读过散文《背影》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它的作者——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文章以细腻的文笔,平凡动人的琐事,朴实无华的语言勾画的那个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行路蹒跚的父亲的背影给我们留下了永久不能磨灭的印象。我读中学时,也深受《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的文学熏陶,逐渐了解并熟悉了朱自清先生。还因先生曾经短暂寓居我的家乡——四川叙永这座川滇古道上的小城,使我于文于人都产生了强烈的亲切感。“一路风尘一路歌,文星飘泊永宁河。青灯隐约山城路,敢问诗情出哪坡。”,这首《忆朱自清先生在叙永》的诗由天津市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毕开文老师撰写,艺术地再现了让人难以忘怀的朱自清先生抗战时期羁留叙永的一段历史,但让我更难以忘怀的是先生在叙永的一次抗日演讲。

(叙永县春秋祠内西南联大叙永分校纪念碑)
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候,10月19日朱自清先生带着家眷准备前往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在途经川南叙永时油尽车停,兵荒马乱之际,交通非常不便,先生无法尽快入滇,经他在西南联大叙永分校教书的好友李广田教授的再三挽留,于是住了下来,一则访友、考察叙永教育,同时为地方各界人士作报告。闻我县新办中学,极感兴趣,于是欣然应叙永县立初级中学①之邀请,从县城观澜门外的挑水码头乘船渡过南门河,进入古木森森的定水寺,莅临这所刚成立的新学校,举行了一次演讲活动。这天,深秋的寒风吹得简陋的校舍哗哗作响,国民党特务对进步人士的严密监视和随时可能的残酷打击,给本已冰冷的永宁城平添了几分肃杀的寒气。师生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齐集男一班教室,聆听清华名师朱自清先生的精彩演讲,他赞赏了县中风景优美、适宜读书,勉励学生爱惜光阴,认真学习。在演讲中慷慨激昂地说:“你们的学校在国家危急关头创立,意义重大,我向你们祝贺!日寇侵略我国,国家已到生死存亡之秋,青少年应有爱国家、爱民族、爱自由的伟大志气,现在刻苦学习,将来担负起挽救国家、民族的伟大使命,收复失地,誓雪国耻……”他鼓励学生们“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就如同拿起枪炮上前线杀日本鬼子一样”。②先生声音洪亮、简洁生动、富有激情的演讲,博得了全校师生经久不息的掌声。演讲后,宋礼门主任率师生送朱先生至河滨,朱先生在渡船上向欢送的学生频频招手致意,行至城墙根犹一再回首颇瞻望。不久先生就匆匆离开叙永,告别了他十分欣赏的“很宽阔、有气象”③的边城,到彩云之南的春城西南联大任教去了。这次难得的演讲,激励、鼓舞了广大师生,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抗日救亡的爱国主义教育,许多学生受其进步思想的影响,初中毕业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次难得的演讲,至今仍是叙永人激励后生的最好教材。

(聆听过朱自清先生演讲的学生们)
今天,我回忆起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在抗战艰难的岁月里、在反动派白色恐怖的统治中,为四川叙永的学生作的这次抗日演讲,肃然起敬。每当注目先生的生平事迹,缅怀他发表反对美帝扶日宣言和在反对黑暗统治的宣言上签字等等行动,我不得不为朱自清先生为人真诚、工作勤勤恳恳、一身正气、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所感动和鞭策。早在1949年毛主席说:“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多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我想,新中国的一代伟人对他光荣的称誉,朱自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先生虽然离开我们七十三年了,但逝者英名在、精神永留存。
(《荷塘月色》 著名画家刘和璧先生画)
(朱自清先生像 著名画家张正和先生画)
注:
①.叙永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叙永城南定水寺,始建于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中期,国家金瓯残缺,民族灾难深重,为了唤醒民众共赴国难、教育青少年拯救祖国,地方先贤岳选青、李祝衡、宋礼门诸先生倡议组建了这所学校。当时办学条件十分简陋,课桌凳、学生用床等都是西南联大捐赠,该校后改名定水中学,现发展为叙永县第二中学校。
②.引号内语摘自叙永县立初级中学校史中朱自清为学生作的抗日演讲记录资料,现存于叙永县定水中学校史中。
③.引自朱自清1941年10月26日给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信:“叙永是个边城。永宁河曲折从城中流过,蜿蜒多姿态。河上有上下两桥,站在桥上看,似乎颇旷远;而山高水深,更有一种幽味。东城长街十多里,都用石板铺就,很宽阔,有气象……。”

(朱自清先生)
作家风采

钟小平,汉族,笔名四美轩主。籍贯隆昌,生于叙永,现供职于叙永二中。余德泉教授入室弟子,泸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叙永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县硬笔书协主席,永宁诗书画院副秘书长,市县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叙永县政协文史研究员。书法作品数十次参加各级展评入展、获奖、入编作品集,1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各类媒体、各级刊物发表。致力于叙永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传播,参加打造叙永景区文化策划,参与了《叙永儿童歌谣》《神怡楼集》 《永宁儿女》 《求索之路》 《诗韵画稿铁笔风流》《大美长歌》等书籍的编辑工作。

(叙永县定水中学原小桥)
温馨提示

(朱自清先生在叙永演讲的叙永县立初级中学校今校园一角)
投稿邮箱
2563560978@qq.com
投稿要求
古体诗:律诗(古风意境佳)六至十二首,绝句(古风意境佳)十至二十首。投稿时每行两句排列,格式如下:
作者姓名(省名)
诗题
XXXXXXX,XXXXXXⅩ。
……
现代诗:两首及以上(最多不超过五首一百行)。
散文:一篇
小说:视篇幅而定
另外:附作者简介和一张清晰的个人生活照。
可以应作者要求配图和配乐(投稿时加入想配的图片和乐曲名称,注明演唱者等)所有投稿都以正文发送或加编辑微信707904340直接发送投稿,不发附件,如果投稿十日内没有收到用稿回复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投稿以后记得加编辑微信号707904340,以便联系,未加微信的投稿,一般不予编发。
关注《春到百草园》能欣赏更多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