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赞先贤大德 文讴民族英雄
彪炳精忠节义 弘彰赣粤人文

(江西吉水 文天祥塑像)
江 西 古 贤 在 广 东(共13位)
文/程 艮

一,赞广东转运使欧阳载
其 一
庐陵文化赣鄱魂, 追溯渊源底蕴深。
进士三千荣社稷, 状元十四誉乾坤。
书香门第欧阳载, 忠义之家吉水人。
皇榜有名职御史, 水山不显帝独甄。
其 二
兼听不暗是真宗, 直谏朝堂御史公。
善信怜农修寺院, 恶僧骗术祸京城。
欧阳除害诛人犯, 黎庶安康避酷凶。
治政广东民感戴, 小舟一叶载清风。
欧阳载(959—1026),字则之,江西吉水人。是欧阳修的堂叔,欧氏一门十进士,欧阳载是淳化三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广东转运使等职。欧博学多识,老练沉着,宋真宗挑选御史,人争相毛遂自荐,独欧阳载立墀下默不作声,结果真宗偏偏看中了他。时年京城大旱,有浮图人断臂求雨,官府就在龟山建一座豪华寺院,浮图人入主寺院后广纳信徒,后有恶僧诱惑民众投河溺死,说能升天为神,每年数百人溺死。欧阳载知情后逮捕恶僧,揭穿骗局,唤醒民众……欧在广东任职多年,廉洁自律,百姓拥戴,任满离开广东时,一只小船载家眷回乡,船内没有珍贵物品。
二,赞开宗立派的爱国诗人杨万里
其 一
宋诗绝美不逊唐, 流派江西有老黄。
莫道庭坚唯鼻祖, 畅吟万里再弘扬。
报国护鼎深情咏, 治政亲民正气昂。
职任奉新当县令, 释囚减税佑一方。
其 二
谁言廷秀不知兵, 万里挥戈果出征。
闽盗入侵皆送死, 粤军出击必擒凶。
义师进剿连连胜, 仁者冲锋赫赫功。
秘阁巳升还晋位, 担职吏部任郎中。
其 三
莫道文人气不刚, 杨公诗美句铿锵。
忧国千虑呈良策, 荐士多仁献治方。
直谏常遭宵小妒, 诤言每触帝王伤。
沉浮宦海铮铮骨, 孤愤悲声社稷殇。
其 四
南宋中兴四大家, 诚斋创体古今夸。
开宗奇绝新风美, 立派鲜明蕴境佳。
百卷文澜荣社稷, 万余诗咏冠中华。
精忠节义循声在, 青史人杰政治家。
杨万里(1124一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自幼丧母,勤奋苦读,广师博学。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任赣州司户、广东提点刑狱、宝谟阁学士等职。杨万里曾拜胡铨,张浚等为师,并将爱国名臣奉为终身榜样。他励精图治撰写《千虑策》,忠告皇帝戒贪吏,旌廉吏。任广东提点刑狱时,恰逢闽盗沈师率军进犯广东梅州,杨万里率军征讨,一举剿平,宗孝宗赞其“仁者之勇”。杨还上书《荐士录》,向朝廷举荐了朱熹等60多位正人端士。杨万里不怕得罪权奸韩侘胄,也因多次诤言直谏惹怒了皇帝。他经历了,高宗,孝宗,光宗三帝,都因才华出众,政绩卓著受到重用,又因性情率真,直谏惹恼皇帝而遭到贬谪。开禧二年五月,他反对韩侘胄出兵北伐,料定韩意契侥幸,轻举妄动,必然贻害国家。他彻夜不眠,翌晨拒食,呼纸手书云:“韩侘胄奸臣无能……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唯有孤愤!”又另书告别妻儿,落笔而逝。享年83岁。追赠光禄大夫。杨万里最初由以黄庭坚江西诗派入手,后受庐陵欧阳、张浚、胡铨等影响,最后开宗立派自创“诚斋体”。杨万里一生作诗二万多首,现存4200多首,他散文亦佳。共有诗文133卷。
三,赞捐俸救灾的广东经略杨长孺
其 一
杨家世代政廉清, 万里亲民有盛名。
乐善好施财似土, 禁贪绝俗富如穷。
齿德并重真君子, 诗品具佳是笃行。
能啃菜根知匹庶, 鞠躬社稷见精忠。
其 二
善任知人用俊贤, 除邪申正创清廉。
岭南大旱民堪苦, 粤海凶灾吏更贪。
免税缓和逃难绝, 捐银确保死生还。
救得百姓倾家产, 两载鬓霜胜万年。
杨长孺(1157—1236),字寿仁,江西吉水人。杨万里之子。杨万里曾担任过广东常平茶盐事。受父亲影响,杨长孺爱国爱民,视金玉如粪土。他历任湖州太守,福建安抚使,广东经略等。任广东经略两年间,有一年逢大旱,农民颗粒无收,地方官吏强加各种杂税,百姓逃难。杨长孺了解详情后,立即免税救灾。并将自己多年的积蓄700万缗俸薪全部捐献。故当地百姓感激涕泣。有人写诗称赞他:两年枉了鬓霜华,照管南人没一褂。七百万缗都不要,脂膏留放小民家。
四,赞韶州太守、文学家刘元刚
其 一
幼年博览史书经, 梓里八方有誉声。
德秀名儒称典雅, 杏坛庠老赞精英。
行文字字珠玑美, 挥笔行行锦绣工。
勤政亲民积广善, 禁贪反腐倡廉风。
其 二
耿耿精忠性慨慷, 畅言直谏有元刚。
亏空财政唯奸吏, 失窃仓银是内赃。
赵宋反贪标耻柱, 理宗创洁立碑彰。
清风两袖儒仙逝, 青史留名万古芳。
刘元刚(1187—1268),字南夫,号容斋,江西吉水人。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历任崇仁知县,广东韶州太守等职。刘性直敢谏,反对滥发纸币应对财政亏空,彻查银库监守自盗。宋理宗反腐倡廉,曾经树了一块贪廉大石碑,贪官,廉官均铭刻在石碑上,刘元刚的名字刻在廉官第四位……刘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他文笔清丽,篇章锦绣。82岁无疾而终。逝后没钱买棺材,是友人缪元德出钱下葬,文天祥为其写墓志铭。刘元刚有《孝经》《孟子衍仪》《容斋杂著》《词科类稿》等著作传世。

五,赞状元、右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
其 一
名师学子状元郎, 论策宏篇四海扬。
几度上书除董祸, 数番贬黜痛国殇。
元军举伐担君命, 宋诏急征跨骕骦。
出使敌营遭抵扣, 不卑不亢志昂扬。
其 二
镇江脱险联张陆, 拥立新廷救宋邦。
人阻群情羊搏虎, 君言众议弱胜强。
起兵赣粤挥戈戟, 驰骋潮丰赴火汤。
散尽家财无反顾, 精忠士勇必勤王。
其 三
誓死保乡安社稷, 决无降首拒言和。
北伐初胜扬旌纛, 南战连捷唱凯歌。
收复赣湘十四县, 荡平粤闽万千车。
海丰陷阵因贼匪, 不幸兵俘五岭坡。
其 四
崖山五岭过零丁, 千古囚诗发正声。
厚禄高官难利诱, 威逼恐吓岂能从。
土牢受尽折磨苦, 地狱尝全酷虐刑。
守节捐躯存浩气, 千秋万代赞精忠。
文天祥(1236—1283),字文山,号履善,江西吉水人。江万里的得意门生。宝祐四年状元。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曾散尽家财募士勤王,征战赣粤闽数省……后在广东五坡岭被俘。文天祥被押至北京三年,受尽牢狱折磨。最后在柴市口英勇就义,宁死不屈!文天祥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古文作品。其诗文气势磅礴,笔力劲遒。著作辑为《文山先生全集》。今广东省共有文天祥公园、文天祥纪念馆、文公祠、文山大厦等30多处纪念文天祥的场所(请看本书文天祥小传)。
六,赞兵部尚书、民族英雄邹讽
其 一
文章节义在庐陵, 名士三千史籍登。
尚武精神唯吉水, 抗元骁将是邹讽。
少年励志勤努力, 青壮情怀苦躬耕。
授政端宗衔副使, 紧随丞相斩金兵。
其 二
会师丞相万千军, 声势凌云震厚坤。
收复永兴诸失地, 夺回赣粤几关津。
海丰冲阵难突破, 汕尾鏖敌陷阱深。
十九将军齐拔剑, 惊天泣鬼壮国魂。
邹讽(1221—1279),字凤叔,江西吉水人。少有大志,从文天祥勤王,历任武资将军、政寺丞、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邹讽作战勇敢,带兵有方,到宁都聚兵数万抗元,曾先后收复江西永丰,兴国等郡县。后在永丰与元军血战失利,从文天祥自赣州关岭道几次复出,在广东海丰五坡岭与元军鏖战,终因寡不敌众,文天祥被俘……邹讽与刘子俊等十九位抗元将军全部拔剑自刎,壮烈殉国。
七,赞左都骑将军、民族英雄陈弼
其 一
善射能骑好俊郎, 为人义气勇担当。
诗书满腹犹刚毅, 文武双全更慨慷。
国难将军皆请战, 临安昏帝却求降。
上疏苦谏图加害, 忧愤辞官返故乡。
其 二
元兵大举向南侵, 粤闽诸乡遭陷沦。
散尽家资招义勇, 投奔丞相与敌拼。
赣都收复凯歌奏, 闽邑夺取捷报欣。
五岭坡丛遭重创, 捐躯仗剑自成仁。
陈弼(1225—1277),字应乙,江西吉水人。宝祐四年与文天祥同榜进士。历任左都骑将军。元兵大举南侵,陈弼屡屡上书请战,险遭贾似道等权奸加害。陈气愤辞官归家,目睹于都、宁都、福建汀州等均失陷。毅然倾其家资组织义军,并率军投奔文天祥合力抗元,并很快收复了宁都,于都,汀州等城邑。由于元军收买宋朝降将张弘范,文天祥在退出赣州南下途中,遭到元军与叛将的重重合围,救出文天祥后,带领少许部队隐于五坡岭丛林……景炎二年,终因寡不敌众,文天祥被张弘范所执,并劝陈弼投降,陈弼严词拒绝:“吾不能捍卫文丞相,乃教人背叛乎?”陈弼远对文丞相一跪,猛然拔剑自刎,以身殉忠!
八,赞广东宣抚副使聂以道
其 一
聂公心耿性直言, 快语豪情治政廉。
初授永丰儒教录, 再升海南法司监。
尽除宿弊惩贪吏, 力创新篇颂好官。
考满文宗极赞赏, 湖湘广粤几南迁。
其 二
兴学重教劝农桑, 抚复流民守本邦。
开垦良田千万顷, 安居黎庶百十庄。
几多足迹行峤岭, 无限深情注粤疆。
宦海匆匆人易老, 留得善绩造福长。
聂以道(1282—1346),江西吉水人。少年心耿言直,初授永丰儒学录事,升吏部从参政,整理海南监法,深受文宗帝赞誉,升湖南江华知县。天历二年晋广东岭南中书使,民跪夹道留,文宗曰:“……向使岭南廉吏也”。升广东宣抚副使。

九,赞杰出的外交家、地理学家陈诚
其 一
尊父儒商喜广游, 家风世袭揽神州。
陈诚自幼得天赋, 子鲁长成有远猷。
初使南安尊理节, 四出西域展风流。
干戈化作杯中酒, 天下邦交子最牛。
其 二
难能可敬是清廉, 形象中华使命肩。
海上郑和牵纽带, 陆行陈诚破冰坚。
秀峰处处观奇胜, 神岳时时履碧滩。
亲历亲为亲感受, 险夷勇跨万重山。
其 三
万国朝贡话明唐, 永乐贞观各盛强。
内政竭诚听纳谏, 外交友好结邻邦。
德才兼备陈公智, 义勇双全子鲁刚。
巨著鸿篇彪史册, 千秋赞颂溢芬芳。
陈诚(1364—1458),字子鲁,江西吉水人。生于儒商之家,父亲陈同早年遍游名山大川。陈诚自幼聪颖好学,洪武二十七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广东布政司左参议、广州任所管事、广东布政司参议、广东布政司右参议、吏部员外郎等职。曾出使安南(今越南),为争取安南归还所侵占土地据理力争,且坚守法度,拒绝贿赂,受朝廷嘉奖……陈诚曾参与编修《永乐大典》。陈四次出使西域,历尽千难万险,与周边国家结成友好邻邦,还将沿途的山川,人物,风俗等写成日记,辑成《使西域记》与《狮子赋》《西域番国志》等重要游记和地理著作。天顺元年,陈诚回乡闲居近30年之久,竞以93岁高龄被召进京,任光禄寺事右通政。翌年在官邸逝世。陈诚著述极丰,除外交与旅游地理著作外,还有诗文集《陈竹山文集》传世。
十,赞广东副都元帅、拒做二臣的黄跃
其 一
苛政元朝起义多, 昏庸顺帝怠局躅。
汉蒙对立同拔剑, 良莠难齐共反戈。
闯匪士诚犹暴虐, 平民百姓被强夺。
黄家父子殉国难, 血海深仇驾战车。
其 二
荡产捐资募义兵, 吉州乡勇似群龙。
挥师剿匪传捷报, 浴血鏖敌举胜旌。
功赫痛歼陈氏寇, 勋德拒做朱家丞。
恩仇快意无遗憾, 赢却生前逝后名。
黄跃(1319—1366),字于渊,江西吉水人。元末顺帝昏聩,奸相伯颜排汉官,废科举,恶化民族矛盾,各地纷纷揭竿。盐贩张士诚勾结土豪方国珍趁虚而入,纠集寇匪造反,抢劫民财,攻占城池。黄跃父亲黄端叔,弟弟黄安生均捐躯阵亡。黄跃在闽浙募兵,又尽捐家产,在吉水招募勇士,率军在袁州打败方国珍,张士诚……黄通韬略,作战猛。晋升吉州知州兼广东义兵万户侯,广东副都元帅。后打败汉王陈友谅……朱元璋平定江西后,十分钦佩黄跃,诏令其进京任职,黄跃宁做亡臣,不做二臣,称病谢绝。

十一,赞广东布政司参议罗侨
其 一
进士罗侨性静温, 抬棺疏奏敢殉身。
京城大旱阴阳悖, 政事荒芜理智昏。
奉帝释囚图伟业, 劝君纳谏远乖人。
岂知奸侫虚传旨, 籍令朝臣议罚文。
其 二
刘谨阴谋置重刑, 东阳仗义救罗生。
权奸事败爵完复, 讨逆功成位再升。
亲历底层访疾苦, 巡回田舍促农耕。
为民兴利丕福祉, 宦海人生尽赤忠。
罗侨(1460—1534),字维升,江西吉水人。弘治十二年进士,历任广东新会知县、广东布政司参议等职。正德初年,京城大旱,他抬着棺材向皇帝提交谏言书,却被奸臣刘谨截下,假传圣旨,准备定罗侨死罪,幸有李东阳竭力营救,才改判回原籍职教。刘谨事败,罗官复原位。后宁王反叛朝迋,罗侨在吉安讨逆有功,后晋升广东布政司参议。嘉靖四年,职满归里,翌年病故,享年74岁,著有《东川集》《潜心集》传世。
十二,赞循声卓著的广东右布政使李中
其 一
忠言自古不中听, 上下廷臣尽附庸。
居正宰官何不谏, 谷平持事却发声。
武宗法度该儒主, 殿陛称王去客僧。
良药苦唇难治病, 反遭帝怒贬流刑。
其 二
流放穷荒向粤征, 世宗践阼复回宫。
初职两广回南岭, 再擢三迁到广东。
品性耿直还忤上, 清廉治政枉勋功。
沉浮宦海川鲁任, 历事三朝到光宗。
其 三
远客集邀到李家, 哪得美酒与香茶。
无柴无米忒尴尬, 赊物赊粮窘匮乏。
义友之交如淡水, 宵人犹近隔天涯。
安贫守道真君子, 三品高官位不差。
其 四
心学性善本生缘, 独仰阳明万世传。
受教杨珠贤弟子, 再承桃李满芳园。
周生贡试鸣天下, 罗氏洪先是状元。
吉水三先荣史册, 名儒高格誉千年。
李中(1478一1542),字子庸,号谷平,江西吉水人。正德九年进士,历任广西提举副使、广东右布政使、广东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等职。他不满朝廷重用张居正,上疏指出武宗不该用喇叭僧来主持其建寺西门内,应有儒家仪式主持,因此触怒武宗被贬广东通衢驿丞。世宗即位后重新启用。后在广东升职时,原广西的同僚相约到李中家作客,身居高官的李中一贫如洗,向邻居借米,结果还没柴,没菜……李中笃行心学,是名儒杨珠的弟子,而李中也在五经书院讲过学,状元罗洪先,名儒王龟年,周子恭等又是李中的学生。李中在南京粮食总督任上病卒,享年64岁。著有《平谷文集》五卷,《李庄介文集》传世。
十三,赞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中央最高法院院长徐元诰
其 一
出身贫困是寒松, 寡母孤儿窘苦中。
自幼庠塾家教好, 长成学养器识宏。
参加留日同盟会, 肄业归国砥砺行。
扶汉灭清多历险, 三番五次竞前锋。
其 二
功败逃亡上海滩, 后闻滇境又风烟。
反袁日夜投盟友, 革命终朝献赤丹。
省长不当当市长, 贿银勿要要清廉。
祸国鸦片应除尽, 不可殃民可弃官。
其 三
孙文护法在羊城, 徐氏投身再远征。
策划北伐皆北上, 进攻南赣返南行。
精忠革命知元诰, 背叛中山是炯明。
登上永丰还避难, 同甘同险共枯荣。
其 四
孙文逝世泪潸泫, 战友先师是逸仙。
戡乱统一完夙愿, 黄金十载胜空前。
政坛负责唯司法, 学界兼职任主编。
学海书山勤著述, 中华宏典炳千年。
徐元诰(1876一1955),字寒松,江西吉水人。幼年丧父,寡母靠纺纱织布把他养大,元诰曾读私塾,再读江西高等学堂,后留学日本攻读法律,由李烈钧介绍加入同盟会。学成归国,于南昌创办江西法政学堂。辛亥革命后先后担任江西省司法厅长、政务厅长、广东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长,中央最高法院院长,徐元诰曾参加了辛亥革命,湖口起义,云南起义,护法运动和北伐战争。徐元诰为扫除两广军阀多有建树,在担任上海市长时潮州鸦片巨贾重金贿赂请求签署鸦片进口,遭到徐严厉拒绝,后冯国璋亲自出面,并以40万两银票奉送,同样遭到严厉拒绝……徐元诰学识渊博,政事之余,戮力著述,是中国文字学泰斗。主编了《中华大字典》《辞海》,校正了《康熙字典》中的错误两千多条。著有《著子释疑》《学文》《法学通论》《民法》等传世。
作家、诗人程艮简介
程艮,本名程金根。江西新建人,出生于景德镇,九十年代来深圳。中国楹联学会终身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作协会员……程艮曾著有《不废昌江万古流》等中、长篇小说十余部,在《南方文学》《江西文献》《江西文史》《香港文学报》等海内外60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一千多篇,诗词创作1500多首。在深圳先后创刊了《赣鄱风》等八种期刊,策划主编了大型报告文学集《江西精英在南粤》,成功采写在粤江西精英400多名。
程艮跑遍南粤大地时发现:赣粤两省对江西古贤及民族英雄认识差异极大,甚至相反。本着文化人的责任和使命,他广泛搜集、收藏江西人文史料,致力抢救弘扬赣鄱人文历史。先后著述出版了《江西人的气质》《千秋国魂》《忠义千秋》《喋血军魂》《江西古贤在广东》等30余部赣文化著作。立志做一位文化义工,先后向赣粤两省的主要图书馆以及作协、诗社等文化单位和广大江西同乡,程氏宗亲赠送各类图书及期刊17万多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