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与友相约去榆中北山为久病的自己寻医问药。 今晨,恰逢平分秋色的秋分。 早早起床,整装出发。刚下电梯出了楼道,就看见一辆小区院内的出租车发动起程,便顺意问了声 : “师傅带人不?”车上的师傅打开半开的车窗,问: “去哪里?”我说 : “西 关”。他说 “:上车”。我便搭上顺车。车辆驶出小区,不到二十分钟,到达解放门。我说:”师傅你就这里停吧,我走过去。”便问师傅多少钱?他说 :“就给上十四元行了”。又一个黑心师傅,我们平常搭顺车五元到西关。不跟他争,心里想 : 还看你有多善心,多仁义似的,扫微信支付下车。 下车地,也就进入最繁华的城 中,此时的街景与市郊截然不同,穿梭在城市形形色色各种的车辆,打破沉静了一夜的宁静,开始让城市喧嚣起来,来来往往人流开始攒动脚步,穿行于街街巷巷,渲染起中秋的多彩绚烂和朝气蓬勃的生机,不同的面孔人流,在城街擦肩来往。 因不知去求医的大夫是黑心医生,还是治病救人的良医,这些年没少遇见黑心大夫,治病不咋的,黑钱倒是一绝。所以,时间久了,心存戒心。治病就是耗财,匆匆去银行取了点现金。便去西关坐公交与朋友汇合。解放门至西关就一站路程。快到西关,被一群晨跑的清纯的孩子吸引了,看模样,大概都是中学生,看着他们一张张纯朴的脸,莫名的,依稀自己的青春记忆浮现在心头,唏嘘我们的时光太快,快的来不及回味。看着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渐行渐远去的背影,感叹他们能生在这么美好的时代,焕发光彩,心存羡慕。 
迎着初升的晨阳,乘上115路公交,车行至渭源路南口站时,一股油香土豆味,扑鼻而袭来。太香了!透过车窗,四处环顾一圈,也没发现啥特色美食店,目光回到原点,一个馒头店跃入眼帘,味道应该是从这里出来的,探头细看,’包子’字样映入眼中,闻闻这纯真的香味,应该是一家特色店。从心里暗自赞许。 在遐思和现实憧憬中穿梭城市,很快到了相约的目的地。朋友开车等在路边,上了车,载着我满满的心喜,车使出城市,驶向百里之外的偏远山乡。 酒好不怕巷子深。我们这情景仿佛是”医好不怕没人问”。还是求医心切,不远跋涉。一路友友集中精力开车,我是门里门外乱说“春秋”。翻山越岭,在空灵的山路上,幽径平复了所有的躁动,两多小时的行程到了榆中园子乡大岘村卫生室。原来是个乡镇村医。管它看病好不好,就当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一次体验吧! 看病的人还真不少!应该都是慕名而来的。 嘿!这大夫真有意思,向朋友来前所说的那样,说话喋喋不休。但我从中也听出,在他的话语中想要表达的全是中医理论。我虽不懂,但久病成医,也能听出点道道和名堂。他一个人看病,一个人抓药,也不开处方,药方在心里,真是奇葩。排队看病,前面好几个人,自然得等。听晁大夫说今天来看病的人不算多,在我来说等是一种苦差事。这些年求过的医太多,也没报多大希望,也就平常心了。跟大夫浅浅聊了几句,他不但是我榆中的老乡,还跟我从小生长的故乡有点源缘,都是故乡人,心也放松了。他没把我当牲口,开大剂量的药来喂,也没把我当大病号,只是说是调理一下。 
与其说是去问医,还不如说是一程与时光相拥行走。好久没出来散心了,这不就是最惬意的心灵感触吗。 于晨曦相拥的这一晨,饱了眼福,美了视野,醉了心灵,开阔了心野,熏陶了味蕾,听了晨曦中一路沿街秋色中的鸟鸣,与飘零的树叶瞬间落下的美丽。足够清怡一晨的心悦。 有陪伴,有聆听,有美景,有一路的相携相伴,一路的顺风顺水人情和暖意。 假如把我的喜欢写在风里,风大的地方就是我的动力,假如把我的喜欢写在远方,有陪伴的征程就是我生命的奇遇。 |